姑苏城内品古韵
“给我一小时,还你一千年”。这句话是苏州民间昆曲表演艺术家吕成芳老师说的,作为中国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的传承人,53岁的吕老师长期致力于昆曲的演唱和推广普及工作,听她一个小时的表演和脱口秀,了解中国几千年古琴古音发展史,对台上台下的人来说都是一种享受。
10月22日周六的下午3点,参加毕业25年聚会的通风883班朋友们按照预约来到苏州平江路97号伏羲古琴文化会馆,聆听和欣赏吕老师与汪老先生的古琴演奏和古音韵文化普及知识。
偶然串场的75岁汪老先生精神矍铄,乐理娴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大家讲解了三弦琴和古筝与琵琶等乐器的音色特征,介绍了并示范演唱了苏州评弹的特点,还与另一位老师表演了琴箫合奏。当然他们的的演奏说唱只是暖场,此时主角吕老师正在会馆一角当众静静的化妆。
吕老师登台后一边解说一边表演,可以看做是一场雅俗共赏十分精彩的脱口秀表演,昆曲与中国戏曲的渊源,与苏州评弹的关系,乃至与一些民歌和地方小调的联系,都使人获益匪浅,而其表演的不同剧种的道白、唱腔、身段等等,即开阔眼界又轻松幽默,尤其是教大家做兰花指让所有人都参与其中并开怀大笑。
会馆中飘逸着醉人的乐曲和会心的笑声掌声,琴瑟悠扬与吴侬暖语相得益彰,听得人如此如醉。或许坐在中间位置的同学们素质都比较高,欣赏陶醉的神情也感染了吕老师,据说平时一个半小时的表演今日达到两个小时还意犹未尽,我也有幸受邀与吕老师同台合作完成了一首宋词朗诵,由吕老师亲自伴奏,也为同学们和客人们带来额外的快乐。
网上搜索一下就知道,伏羲古琴文化会馆是一家品茶听琴的小阁楼,里面的装潢布置充满了自然古朴的韵味,即可以用来发呆消磨时光,也可供昆曲或古琴爱好者切磋技艺。或许平时在此歇脚打发时光的俗客比较多,在此一边听曲一边闲聊嗑瓜子,这对于把昆曲和古琴视为生命的民间艺术家来说,难免有酒吧卖唱般的无奈,而我们这批客人一个个听得入迷,连茶水都是在表演的间隙才喝一口,几位老师当然会很欣慰。无论她们的表演是否达到业界一流水平,那份敬业精神和对非遗文化的传承与执着都值得我们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