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消费的信任成本
这两天脑袋中冒出了一个词,叫信任成本。
比如,
阅读此篇文章的你正在付出保险消费的信任成本。
本来,我作为保险消费者,你作为保险顾问,正常的情况应该是,我说出我的需求,你为我设计合理的方案,找到合适的产品,我获得保障,你赚取报酬,多么愉快的合作。
可现实的情况是,我作为保险消费者,你作为保险顾问,基于既往生活经验,我不能轻易相信你;你为了说服我,一拜访、二拜访、三拜访;我为了验证你是不是在忽悠我,看一篇保险文章,再看一篇保险文章;再再看一篇保险文章。
最后的结果是,我变得比你更了解保险了。
在这种情况下,不论作为保险消费者还是保险顾问都没有赢,在获取相同效果(保障)的情况下,彼此都付出了额外的时间与精力,这就是信任成本。
其实,不仅仅是保险行业,各行各业都有信任成本,比如我最近开始关注的装修行业。
我看一些网友的装修笔记,从一个开关到一套中央空调,所有材料无不逐一了解、对比、挑选,并且还要随时跟装修公司、施工人员斗智斗勇,一套房装下来,自己也从小白蜕变为装修达人了。
实际上,不论怎么比较、挑选,最终装修付出的成本都是没减少的,设计的钱出了,施工的钱出了,监工的钱也出了,还额外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了解装修的知识。
高信任成本的行业对消费者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因为信任成本不仅仅是时间和精力成本,还有金钱成本。
就比如保险消费,因为信任成本太高,保险业务员销售产品变得异常困难,可能十天半个月才能销售一张保单,那么为了维持业务员的收入水平,保险公司不得不开出高额的销售佣金,而佣金又来源于消费者的保费。
目前消费升级是趋势,但我想消费升级的一方面应该就是降低整个社会的信任成本,进一步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但降低信任成本也并不是那么容易,归根到底是一句话:我凭什么相信你?
而回答这个问题又似乎很容易,因为我是权威。
现实中,我们对陌生事物的信任大多基于“权威依赖”,我们追随大V、挂专家号,都是基于他们在某领域树立的权威而产生的信任。
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的今天,好像也只有依赖权威才能保持对陌生领域最基本的认识。
所以你知道了吧,如果你想降低在整个保险配置中的信任成本,方法之一就是去寻找保险领域的权威,比如Jun保屋啊,O(∩_∩)O哈!
Ps,今天的保险大事件是微信也开始卖起保险了,你可以打开你的九宫格看看是不是微信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