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手】焦虑、恐惧、悲哀、抑郁、绝望......这些心理问题或许比疾病本身更可怕!

癌症是人类健康的“三大杀手”之一,在普通人看来,癌症和死亡中间是划等号的,“谈癌色变”的心理在癌症患者中仍占主要地位,大多数肿瘤患者有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抑郁和悲观、怀疑和否认回避、恐惧和紧张、焦虑和绝望、认可和依赖心理等。除了癌细胞,心理问题正成为扼杀肿瘤患者生命的一个重要因素

几乎所有的癌症患者有心理问题

全国肿瘤登记中心2019年的年报显示: 平均每分钟就有7.5个人被诊断为恶性肿瘤,大约有30%~50%的癌症患者会出现心理社会问题。实际上,这个数字是十分保守的。临床实践告诉我们,几乎100%的癌症患者都会出现轻重程度不同的心理问题。
2020年中国疾病负担总排行榜显示,排名第一位的是精神障碍和自杀,第二位就是恶性肿瘤
国际研究表明,约有20%的肿瘤病人存在着各种类型的抑郁症,发生率为普通人群的3倍以上。在成人的癌症群体中,抑郁的发生可以增加39%的死亡率。然而,约3/4伴有明显抑郁情绪的癌症病人从未接受过任何心理测试或药物干预。所以很多病友和家属的心理问题都没有得到相应的干预,因此会承受更多痛苦,这不能说不是一种缺憾。

肿瘤患者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肿瘤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大致可以归为9个方面:对医疗费用的担心工作被迫停止对癌症本身的恐惧手术及放化疗的折磨躯体功能障碍家庭生活的扰乱担心疾病复发转移人际关系的紊乱对死亡的恐惧
患者的心理问题又会反过来给他们自身带来很多负面影响,主要包括降低生活质量、加重疼痛、增加家庭负担、拖延康复时间、降低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缩短生存期、增加自杀风险等。同时,患者的心理状态会通过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以及其他多种系统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和预后。

肿瘤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

1

焦虑

大多数肿瘤患者,从发现不好的症状或接受诊断性检查开始,持续至完成治疗,一直处于十分紧张焦虑的心理状态。焦虑性精神障碍常见的症状和体征涉及躯体的各个系统。焦虑的程度与个人的心理素质、受教育程度、生活体验以及应对能力有关。焦虑程度严重时,则变为惊恐。可有如下具体表现。
(1)表情:面容绷紧、愁眉苦脸。
(2)行为:言语忧郁、坐立不安、双拳紧握、玩弄手指、吸烟。
(3)精神: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日常兴趣减退、失眠、噩梦、嗜睡。
(4)神经:头痛、细微震颤、肢体麻木、协调性差、手掌潮湿、多汗。
(5)心血管系统:心悸、窦性心动过速、收缩压升高、心前区疼痛。
(6)呼吸系统:过度呼吸、呼吸困难、窒息感。
(7)胃肠道系统:厌食、腹泻、烧灼感、吞气。
(8)生殖泌尿系统:阳痿、性冷淡、尿频尿急、排泄不畅、经期疼痛、月经紊乱。

2

恐惧

恐惧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之一,也是一种重要的适应性心理反应。患者往往高估了恶性肿瘤的死亡率低估了其治愈率,而且视恶性肿瘤为最令人惊恐的疾病。
肿瘤患者的恐惧可有以下具体表现:
(1)情绪:恐慌。
(2)行为:警惕、哭泣、挑衅性行为、冲动行为、行为失控。
(3)生理功能改变:如皮肤苍白、出汗、寒颤、心悸、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呼吸急促、尿频、尿急等。

3

悲哀

由于对丧失身体健康或将丧失生命的恐惧,肿瘤患者在获知诊断后,往往出现悲哀情绪,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肿瘤患者一般呈现淡漠、缄默不语或抑郁状态。可有以下类型的具体表现。
(1)悲痛型:表现为放声大哭,痛不欲生。
(2)悲切型:即不论遭遇多大悲痛,也不愿大哭,只是整天悲悲切切,伤心不已。
(3)悲郁型:一般不轻易流泪,而是愁眉苦脸、悲观消极。
(4)悲愤型:表现为欲哭无泪、悲中含愤、愤中藏悲。此外,悲哀可伴随有心悸、气促、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胃肠道症状等生理功能改变。

4

抑郁

据相关资料显示,50%的肿瘤患者伴有抑郁情绪。可有以下具体表现。
(1)精神:患者情绪低落,心境悲观,有自身感觉不良,对日常生活兴趣缺乏,多伴有睡眠障碍。
(2)身体:食欲缺乏严重,并导致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加重已有的病情。抑郁情绪还可以使机体神经或内分泌功能发生紊乱,从而破坏内环境的平衡,此时被抑制的癌细胞将再度处于活跃状态。

5

绝望

随着病情加重,患者体重下降以及各种治疗副作用的产生,患者会感到万念俱灰,丧失希望。可有以下具体表现。
(1)轻者抑郁寡欢,沉默少语,不愿与人接触,失去治疗信心。
(2)重者听不进医护人员或家属和朋友的劝说,易怒、对立情绪、不服从、挑衅、不遵从医嘱等。
(3)更甚者可能消极厌世,产生自杀行为。
(4)也有的患者有认识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不给他人增加烦恼和痛苦,表现得较为平静。

心理问题会影响身体器官功能吗?

心理问题可影响自主神经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从而引起相关脏器的功能变化,导致器官的生理功能障碍,出现复杂的躯体症状,称为躯体化障碍。
躯体化障碍的主要表现包括以下多个方面:
1、头痛和头昏:头痛属于紧张性头痛,以双侧颞部或枕部胀痛多见。
2、气喘和胸闷:患者会自觉胸部发紧或堵塞感,可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或多度换气。
3、心慌、心悸和易紧张:可以听到自己的心跳声,出现濒死感和失控感。
4、腹痛、腹胀、尿频、尿急和排尿困难等。
5、肌肉疼痛感:由于某些肌群处于紧张状态,从而引起疲乏感、肌肉僵硬感。
6、神经性皮肤炎,异常的皮肤瘙痒、烧灼感、刺痛或麻木,甚至出现脱发。
7、植物神经功能障碍:患者可有阵阵发冷或发热感觉。
躯体化障碍的主要特征:躯体症状或神经系统症状多种多样反复出现时常变化,可以涉及身体的任何系统和任一部位,可伴有明显的焦虑与抑郁情绪。患者往往仅述说躯体症状,很少主动提出心理问题。病程常呈慢性波动。

肿瘤相关心理问题的处理方法有哪些?

1

放松疗法

放松疗法主要是对肿瘤患者利用渐进的身心放松法音乐治疗太极拳等方式,或组织病人观看轻松、愉快的文艺演出,解除其心理上的压力,缓和精神紧张,克服情绪上的波动,从而促进病人的康复。有条件时,还可以组织病情缓解而稳定的患者,到海滨、山区或其他安静的风景区短期休假和疗养,这对于肿瘤病人的康复也是有益的。

2

集体疗法  

所谓集体疗法,也就是对肿瘤患者以集体、群体为对象给予心理治疗。这种集体疗法,除了心理医生、肿瘤专科医生的作用外,通过肿瘤患者集体成员之间的讲座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使病人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从而治疗和矫正自己的心理障碍与不良行为。
在这种特殊病人集体的帮助鼓励下,心理治疗效果好见效快。如癌症俱乐部就是一种比较典型的集体疗法。目前认为这种集体疗法为肿瘤病人提供了互相帮助的场所和交流信息的机会,有利于塑造良好的行为,促进同命运人之间的相互支持。对癌症的恐慌心理逐渐减轻,情绪好转,渐渐鼓起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有研究表明,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不良生活事件、负性情绪、不良行为及某些个性特征都是肿瘤发生发展的“催化剂”,而患病后的应对方式直接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通过心理咨询和心理护理、家庭干预和社会回归,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心理压力,树立了生活的信心,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干预措施对延长癌症患者的生存时间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这与世界卫生组织(WHO)所倡导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一致的。

3

药物疗法

(1)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通过抑制单胺氧化酶的降解,使单胺代谢受阻,从而增加神经元内及突出间隙单胺浓度而产生抗抑郁效果。常用的制剂包括苯乙肼、异卡波肼、苯环丙胺等。
(2)三环类(TCA):对惊恐发作、强迫症、儿童多动症及遗尿症有一定疗效,还有一定的镇静作用可促使患者入睡。常用制剂包括丙咪嗪、氯丙咪嗪、阿米替林和多虑平等。
(3)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抑制神经细胞对5-HT的“回收”,从而增加突触间隙里的浓度,包括氟西汀、帕罗西汀等。
(4)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回收抑制剂:抑制神经细胞对去甲肾上腺素的“回收”,从而增加突出间隙里的5-HT的浓度,主要制剂为瑞波西丁。
(5)五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能够同时抑制五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又叫双通道抑制剂,主要制剂为文拉法新。

End

【重要提示】本公号【家属说】文章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谨遵医嘱

RECOMM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