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机器人大讲堂成功举办第七讲“高富帅”手术机器人的机遇和挑战
温馨提示
胆囊切除动物实验只需要27分钟,器械从1吨重变成1千克,应用虚拟技术摆位,远程技术手术,甚至让“医生躺着做手术”一句玩笑变成现实……
5月21日,在中关村融智特种机器人联盟和RT创投咖啡联合举办的机器人大讲堂上,作为“医疗机器人学术主题月”活动系列之一,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杜志江做了“国产手术机器人的研究体会”主题分享,讲述了手术机器人为何越来越受欢迎,国内手术机器人研发面临的问题,以及国家发展战略高度下的机遇和挑战等。
从2007年初大陆第一例机器人手术开始,直到2014年年底,只完成了1万例左右。而2015年一年就完成了1万多例。
从上述数据不难看出,随着技术成熟,手术机器人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而其根本原因与手术机器人的实用价值密不可分。
外科手术领域追求的是微创,即医生在手术时追求达到肌体最小的创伤。熟为人知的是,早在汉唐时期,华佗就提出了“开胸伤元气”一说,而在技术等各方面不断更高追求的当下,人们追求的“微创再微创”和“精准”。
杜志江指出,2008年已经普及的普通腔镜手术,存在明显技巧性高、手术精度和质量受人为因素影响、器械自由度受限等局限性。相比之下,手术机器人灵巧、精细、操作模式可变,还可实现远程手术。
另外,医生和病人的接受,也为其提供了客观条件。据他介绍,至2016年1月,中国大陆第50台达芬奇机器人在重庆附属医院完成手术。至2015年第三季度,全球装机总量达到3473台。
随着外科手术进入微创时代,全球也掀起了手术机器人的大研发,2014年,美国直觉外科公司已经推出了最新型的达芬奇第四代系统。
而国内也不甘落后,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与当地某医院合作的动物实验项目中,机器人可以在27分钟内完成胆囊切除,完全不亚于一个优秀外科大夫的水平。
手术机器人,是机器人,但首先是医疗器械。
作为一个快成半个医生的机器人研发者,杜志江强调了上述观点,指出手术机器人要辅助医生的工作,并且药扩展医生的能力,同时增长智能水平,即保证医用性、临床适应性遗迹良好的交互性。
基于此,需要在研发中确保“医工结合”,而这在大多以工科为主导研发人员的中国,还存在很大实施问题。
不一样的是,在美国,研发人员半天时间是用来和医生聊天的,为的是提出功能要求、安全性要求和限制等,甚至是天马行空的主观想法作为设计参考,而技术人员需要了解这些,然后生成工程语言,在医工结合下论证,不断修改完善。
另外一个需要解决的就是紧跟临床需求,需要有跨界思维和意识,比如他,研发15年,几乎快成了半吊子医生,需要在共同话语基础下,更多更有效的了解临床需求。
作为“高富帅”产业,手术奇迹人更是要求精益求精,所以,在技术上的创新。比如远程手术技术、人机融合的智能控制、生物建模和虚拟手术仿真技术等。
为确保手术奇迹人产业长远发展,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便是医疗机器人产品标准制定。
在提及监管问题时,杜志江认为,从研发生产到经营使用,任何一个环节,都需要必要的监管,不该对此有抵触情绪。
因为,手术机器人产业是很被看好的,全球范围内都在试图抢占这块技术高地。
据他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医用机器人在全球市场都在高速增长,2015年的市场价值为40亿美元,而2020年的估值将达到114亿美元。
还有一组数据,一台工业机器人的售价是20万元人民币左右,而一台达芬奇系统机器人平均售价为2000万人民币。
相信敏锐的商人总是可以捕捉到这其中的高回报,而基于这种市场前景,研发力量也被受到反推。
作为制造大国,从李克强在2015年世界机器人大会上“促进机器人新兴产业的成长,推动机器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实现更大突破”到手术机器人跻身《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十大标志性产品”,显然,机器人技术已成为中国发展战略。
而作为高度技术密集星机器人系统,杜志江指出,手术机器人技术门槛高,需要跨界的复合型人才,并且因为研发周期长、投资大、风险大,需要在机遇下,建立“政-产-学-研-医”长效机制,各方努力打通研发、注册、生产、销售链条。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