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书法观——“书肇于自然”,继承庄子思想下的书法创作

汉府古文化

2020-10-21 12:57:24

在庄子眼里,山水是有灵性的,是美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知北游》)。而“书肇于自然”(蔡邕语),自然是书法生命的源泉。变化多姿的大自然形成丰富的物象,或奔雷、坠石,或夏云奇峰或万岁枯藤,都能为书法创作者所吸收而形成风格各异、旨趣纷呈的书法作品。这就需要静心地观照大自然。文与可见道上斗蛇而得草书之妙,苏轼便说:留意于物,往往成趣。

书法的情趣正是作书者吸收种种自然物象,摄取其有用的个性特征并通过欣赏者细心品味而显现出来的。摄取物象个性特征的过程又是一个“悟”的过程。庄子云,“心如死灰,形如枯木”,“嗒焉似丧其耦”(《庄子·齐物论》),只有“天地与我为一,万物与我并生”,主客体之间相互交融才能“成造化之功”,“夺造化之真”。在这一点上,苏轼对庄子理论的继承十分明显。

他说过,“凡学之难者,难于无私。无私之难者,难于通万物之理”。只有“幽居默处而观万物之变,尽其自然之理”才能“断之于中”(《上曾丞相书》)。他赞赏文与可画竹是“嗒然遗其身,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把他的画说成是庄周审美情趣的延续:庄周世无有,谁知此疑神?(《书晁补之所藏文与可画竹》)可见苏轼的“留意于物”并不是被物所拘,而是寄迹自然,尽情游于自然,舍自然之形式,获意象于山水,达到物我化一,而又游刃有余的境地。心存万物又超然物上才能“如假神手,每得佳处”。

追求神韵的过程,也就是融于自然而超脱万物神游的过程,也是莫关于书法本身只求挥写意的过程。这个过程的书法审美也就是撇开了书法形式本身而重传神的审美。“书无意于佳乃佳”又是这一高层次审美的浓缩。

综上所述,书法重自然之美,而体现美的又是神韵而不是形式,要达到神韵的追求必须留意于物而又能物我两忘。这一书法理论都贯穿于“书无意于佳乃佳”的审美意向,与庄子哲学中的自然观、形神观及逍遥游的渊源关系十分明了了(苏轼书法审美与禅也有很深的关系,此不赘述)。

到底是哪些因素导致苏轼书法审美观在不知不觉中与庄子美学思想相契合?如果仅回答艺术是相通的,那决不是答案的全部。道家的纯任自然、清静无为和苏轼把书法作为非功利的自我消遣都是为了人格的独立和自由,如果以此作为反思的共同基点,也许能使我们找到比较晰的线索。

在庄子所处的“礼崩乐坏”的时代里,伴随着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生产发展,财富增长,欲望泛滥,由此导致争权夺利,尔虞我诈,人们日益为权欲、势利所主宰。由此,庄子呼吁人们不役于物,回到人的本性中去,返朴归真,回到小国寡民、与世无争的时代里去,忘掉现世的一切,寄身于自然,逍遥于浩大的宇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