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神炮手的绝活,在敌机眼皮下开炮数小时都未暴露,一天打1.6吨炮弹

1951年9月,侵朝美军又向志愿军发起了秋季攻势。美骑兵一师、步兵第三师共3个团,在20个炮兵营、70辆坦克、22架飞机的支援下,向志愿军驻守的天德山发起了猛攻。驻守天德山的志愿军141师422团与敌展开了血战。在这场战斗中,我军炮兵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诞生了一位“全能炮手”谭朝志。

坚守天德山的422团5连

天德山,位于临津江东岸,距离汉城直线距离仅20公里。在站天德山上,即可俯瞰金化铁原一线的主要交通干线。如果占领天德山,美军的炮兵则可以利用这个节点,控制志愿军大片前沿阵地和纵深目标。天德山的重要性双方都清楚,围绕天德山的血战就此展开。

10月3日清晨,美军的飞机和火炮就开始对天德山进行炮火准备。随后,美军步兵第3师15团的一个营向天德山前沿的345.6高地发起了进攻。驻守天德山的是志愿军第47军141师422团5连,提供火力支援的是志愿军炮2师29团。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血战,美军在付出了800多人伤亡的代价后,占领了天德山前沿的345.6高地,下一步就将进攻天德山主峰。在美军的伤亡中,大部分都是由我军的支援炮火产生的,因此美军在占领345.6高地后,集中了10个炮兵营的火力开始压制我炮兵29团的火力。虽然各炮位都挖有较深的掩体,但在敌人持续不断的轰击下,还是出现了不少的伤亡。

谭朝志是炮29团2连的一名班长,他和战士汪万泗、高寿南三人操作一门美军M2式105毫米榴弹炮。这门榴弹炮是从美军手里缴获的,是当时志愿军主要支援火力。在美军的火力压制下,汪万泗和高寿南两人先后负伤,炮位上只剩下谭朝志一人。这门需要三个人操作的105榴弹炮顿时哑了下来。

正在射击的美军步兵第三师的105榴弹炮

美军的炮弹还在不断的飞向天德山主峰,飞向炮2连阵地。本就火力不足的志愿军支援炮兵,如果再少一门大口径榴弹炮的支援,前线步兵的压力就会增大。想到这里,谭朝志顾不得那么多了,决定一个人操炮,来完成原来三个人才能完成的工作。

一枚105毫米榴弹炮炮弹的重量是21.06公斤,谭朝志用右手挟着炮弹,左手打开炮门,把炮弹推上膛。又迅速地坐到瞄准位上瞄准,再击发。靠着平时苦练的过硬本领,谭朝志一个人熟练的重复着装弹、闭膛、瞄准、击发、退膛、再装弹的动作,炮弹一发发的飞向天德山主峰阵地前沿的美军进攻队形,直炸得美军死伤累累。

美军见单纯的覆盖射击未能压制我方炮兵,又派出了炮兵校射侦察机。这种小飞机肆无忌惮的盘旋在谭朝志的头顶上,一旦发现他,就会立刻将他的坐标传给美军炮兵,炮弹就会呼啸而来。靠谭朝志一人,也不可能将炮位转移,如果停止射击,自己倒是安全了,但前方又失去了支援。

谭朝志经过观察后很快就找到了解决办法。一是利用美军炮弹爆炸同步射击。在美军打过来的炮弹爆炸瞬间开炮,炮口的硝烟和火光与敌人炮弹爆炸的烟幕混在了一起,让敌人无法准确定位他;二是他发现美军侦察机来回掉头的时候,就是飞行员的视线盲区,他就在这个时候果断击发。

这就是美军的炮兵校射侦察机

战斗一直持续到下午16点,美军的校射侦察机始终无法准确定位谭朝志,也就谈不上修正射击了。而到此时,谭朝志已经发射了77发炮弹,总重量达到1621公斤。战斗一停歇,谭朝志就瘫倒在地,整个人近乎虚脱。他双臂肿胀并颤抖不停,眼睛被硝烟熏得不停流泪,连鼻子里流出的鼻涕都是黑色的,但他却创造了奇迹。

在炮火的支援下,主峰阵地共打退美军的进攻10次,歼敌2000余人,谭朝志立下了大功。战后他荣立一等功,获“二级战斗英雄”称号,并获“全能炮手”荣誉称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