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感悟的策略
“感悟”,东方特色的一种思维方式,《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多处提到它,郭思乐教授也认为,感悟是人的智慧和品格发展的~种最重要的方式,是人的精神生命拓展的工作间。在教育教学中具有核心地位。然而,中国传统的悟觉思维十分多样复杂。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盛唐诗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莹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这给感悟披上了神秘主义的外衣,无迹可求。现行小学语文教学对感悟的培养大多局限于阅读教学,其教学策略基本是诵读、体验、涵泳、联想、想象而已,学生所获只是些皮毛之悟,甚至只是些对内容的理解也把它说成是感悟,造成大量的伪感悟,这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应重新审视感悟,去掉感悟的神秘主义外衣,并从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去培养学生感悟。
在某种事物的触发下,就会“感事明理”、“感物兴怀”、“感文而发”。“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造成种种联想、幻想与扩想,产生丰富的象外之象、言外之意、文外之旨。因此,我们的老师就要为学生创造一个感悟的“机缘”,营造一个感触的“氛围”,设定一个触发感悟的“情境”,让学生幡然猛省,获得认识上的飞跃,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培养学生感悟。
一、积累基本的知识经验
庖丁解牛,游刃有余,不以目识而以神遇,全凭经验来感悟。用巴甫洛夫的观点来看,以往的经验经过长期积淀,在人的潜意识中会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种“动力定型”,一旦受到某种刺激,大脑就会自动做出判断。
因此教给学生约定俗成的一些知识、经验,为感悟作准备。如封建士大夫把松、竹、梅作为人格典范君子的象征,把狼作为贪婪人格的象征。让黄牛与勤劳、沉稳,明月与纯洁、清冷,大江与忧愁,青松与顽强等建立联系。让孩子多读些寓言、神话、童话,了解人类的基本想象(如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等)。这样的积累多了,对事物的感悟能力自然就会增强。
二、掀起学生的情感波澜
“没有情感的波澜,绝不会高扬欣赏的风帆。”要让学生“欣赏的风帆”高扬,必须注入情感,让语文课洋溢激情,闪烁灵慧。《威尼斯的小艇》有这么一句,“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忙”字,将船夫的高超驾驶技术恰到好处地体现了出来,小艇如飞,两岸建筑林立,美不胜收,当然眼睛“忙”极了。整篇课文的语言都是这样的流动,如果教师的脸上没有飞扬的神采,语言没有激动的音调,怎能激励、唤醒、鼓舞学生有意义学习的心向,进而感受到美丽的异国风情?因此,教学时,教师要掀起情感的波澜,用自己的情感去点燃学生的情感,学生入境后,同样会感染老师,当师生都进入心与心的碰撞、情与情的交融时,智慧火花就会进出,感悟就出现了。经常这样浸润感染,学生就会“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三、提高学生的思想透视力
要想提高学生的“思想透视力”,首先要开发他的五官,开发他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与嗅觉,增强他观察与感受外部世界的能力,从人们习以为常的现象中发现不平常的关系。如《凡卡》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原想跑回我们村子去,可是我没有鞋,叉怕冷。”一个学生看文中插图后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凡卡背后的架子上,不是有很多鞋吗?穿上就可以回村子了。”另一个学生反驳道:“那鞋是老板他们的,凡卡认为随便偷人家的鞋不好。他是不会穿老板的鞋的。”“前面不是说凡卡偷老板的黄瓜挨打吗?怎么穿老板的鞋不可能?”……显然,这个孩子不光会观察,而且会思考,“思想透视力”超出了他同年的孩子。
其次要保持观察的好奇心。观察的好奇心能引导孩子们不断深入了解客观事物的底蕴。达尔文的父母最成功之处就在于特别注意爱护儿子的好奇心。做教师的要让孩子的好奇心伴随在他的一切活动中,并且教给孩子一些探索答案的方法,以维持他的探索热情。
四、展示形象,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
爱因斯坦自称,他提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时,思维的样式不是语言,而是图像。德国的魏格纳在观看世界地图时,发现处于大西洋两岸的非洲大陆和美洲大陆的外部轮廓是如此相似,遂产生一种奇妙的想象:这两块大陆原来是一个整体。于是提出了近代地质学上有较大影响的“大陆漂移说”。
因此。展示形象,强化感受是“悟”的前提之一。通俗地说,就是课文描写的形象让学生仿佛看到、听到、触摸到,感受就真切了,这样,文章的主旨才会被学生悟出。《麻雀》一文中有这样一句:“突然,一只麻雀从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作为教师应让学生体会语言的形象性,让他读出画面,这样,学生才会悟出母爱的伟大。
五、大胆猜想,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物理学家玻恩说:“实验物理学的全部伟大发现都来源于一些人的直觉。”因此,在教学中应让学生大胆猜测,大胆假设,展开合理想象,力求做出漂亮的应急性回答。我县一位教师执教《高粱情》,问:“为什么说高粱塑造了我的躯体和生命?”全班沉默,这时一学生举手答道:“我是吃高粱米长大的,高粱就像妈妈的乳汁一样把我喂养大的,所以说高粱塑造了我的躯体和生命。”学生由“高粱”悟到“乳汁”,全凭自己的直觉或本能的潜意识,当学生进入这种心理状况时,就会引发学生的想象力,激活思维力,诱发创造力,一些非逻辑的直觉思维。如顿悟、灵感都会接踵而来。
六、鼓励标新,凸现学生的求异思维
诗画大家郑板桥说:“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要想学生的感悟独特,必须引导学生求异思维的闪现。如写莲,诗人杨万里这样写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前两句诗人以一种大视野、大手笔的笔触为我们展示了一种壮阔的美,后两句从细微处着眼,给我们描绘出一种清丽的美。这两首诗从莲与荷的外部形态去描写,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他人很难超越,但周敦颐却另辟蹊径,从内涵、气质上去写莲与荷,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感悟:做人应胸怀坦荡、朴实无华,任凭风吹雨打宁折不弯。因此,我们应鼓励学生“标新立异”,这样他的求异思维才会闪现。
七、注重多元,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由于每个学生的知识水平、生活经历不同,呈现出的个性言语品质、个性思维品质也不同,对文章的感悟也会不同。鲁迅说:“一部《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到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因此,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此景此情既可以理解为表现了诗人清高孤傲的性格,又可以理解为表现了诗人空旷孤寂的感受和幽深清远的意境,还可以理解为禅家超世绝俗、净心修行的境界。也许更高明的读者还能读出更多的“言外之意”来。
八、抓住“愤”、“悱”,寻求学生的感悟机缘
孔子在《论语·述而篇第七》中指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就是说要先让学生进入“愤”、“悱”状态,然后启发、开导才能促进学生感悟。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头脑已有了原认知结构来同化新知识,一旦新知识出现差异,就会在认知心理上产生认知冲突,引起探究性反射,有了这种反射,“愤”、“悱”就出现了。那么我们怎样来抓住“愤”、“悱”,促进学生感悟呢?
2、在对立中营造“愤”、“悱”。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认为,如果你把两种对立的思想结合到一起,你的思想就会暂时处于一个不定的状态,然后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对立的思想的纠结缠绕为新观点的奔涌而出创造了条件,因此,我们在教学上,也应从相互对立的方面引发问题,营造“愤”、“悱”,然后引导学生感悟真知。如深圳的赵志祥老师上《地震中的父与子》,待学生读到第10自然段“人们摇头叹息地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为失去孩子过于悲痛,而精神失常了”时,他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这位父亲的精神到底失常没有?有的学生说“失常”,有的学生说“不失常”。于是赵老师就引导同学们联系自己的实际和父母间的亲情,结合警察、救火队长以及其他孩子父母的言行,找出了“失常”和“不失常”的理由。随着双方各自观点的陈述、争辩、碰撞与融汇,“超越时空的父爱”便跃然纸上。
4、在相似处创设“愤”、“悱”。能够在两种不同类事物之间发现相似之处并把它们联系起来这就是一种感悟。“愁”是什么?人们不好讲,可李煜用比喻写出了愁之多:“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贺铸用比喻写出了愁之广:“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同是写春雨,我县两小作者从各自独特的体验和感受出发,抓住事物的相似之处,写出了春雨不同的意象——
生1:春雨沙沙,不停地下。天空这位爱钓鱼的老爷爷,怕钧不到鱼,就把千条万条钓线撒下。钓呀,钓呀,没钓到一条鱼,却钓起了一地的葱绿,一地的鲜花……
生2:我真想,把春天的细雨截断,制作成齐刷刷的粉丝,焖在锅里,变成绿色食品……
5、在诱导中引发“愤”、“悱”。
(1)借助美妙的音乐畅想。四川的崔雪梅老师执教《伯牙绝弦》时她这样引导:伯牙除了志在高山、流水,还会志在很多地方。这么多的景物,让我们在音乐中想一想。此刻你们就是善听的子期,请把你听音乐的感受写下来。然后老师播放古筝曲《高山流水》,学生边听边想边记,写下了这样的感受——
生1:伯牙鼓琴!志在炊烟,钟子期日:“善哉,袅袅兮若晨雾。”
生2:伯牙鼓琴!志在杨柳,钟子期目:“善哉,摇摇兮若丝带。”
生3:伯牙鼓琴!志在天空,钟子期日:“善哉,悠悠兮如白云。”
(2)引发联想。我县一位老师上《游子吟》一诗,为了让学生理解母爱的伟大,她这样引发学生联想:同学们读了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她为什么要“密密缝”呢?请回忆一下,你上学时母亲是怎么叮嘱你的?放学后又是如何翘盼你的?……
(3)激发创造性想象。清华附小的窦桂梅老师执教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一词,为了让那种和谐、温暖、惬意的老年夫妻的幸福生活形象地再现出来,她这样诱发创造性想象:村里的景让人都醉了,“沉醉不知归路”,那我们就不回去了,和这家翁媪聊聊。然后设计了这样一个“夸赞”的环节——
师:“相媚好”什么意思?
生:互相夸奖赞美对方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