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为什么生态立市

赤峰历史上几次文明的高峰都与自然环境有关,水草丰美、植被覆盖好的时期正是经济文化发达时代。可以说赤峰的文明进程是以绿色的生态为基础。
两河流域——文明的摇篮

赤峰境内,发掘出的古文化遗址密度可谓全国之最。从时间上看,近则距今4000年,远则距今万年之久。尤其是敖汉兴隆洼“中华第一村”的发掘,将中国境内文明发源时间表向前推进到8000年前。在史学界,对赤峰地区古文化的历史意义,很多学者多有著述。但如此丰富的古文明为什么诞生在今天看来荒凉的不毛之地呢?这个历史之谜不得不使我们对这个区域的古生态及其与人类文明的关系发生兴趣。

纵观世界文明发源地可以发现,很多文明都出现在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孕育了古希腊文明;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产生了古印度文明;长江、黄河流域孕育了华夏文明。两河流域一一文明的摇篮,这是很多文明的发现所证明了的。这并不是巧合,因为两河流域从自然地理条件而言,往往是最具人类居住的区域,充足的水源,湿润的气候,平坦的冲积平原孕育了茂密的森林。良好的生态环境,为那些直立人采集充饥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也为人类生活向固定居住、生产向畜牧业和农业文明过渡提供了天然的物质基础。

西拉沐沦河

像诸多文明一样,西拉沐沦河和老哈河流域孕育了赤峰地区诸多的古文明。从大量考古资料中,我们找到描述赤峰地区远古时期的生态状况:“花粉孢子分析显示,敖汉旗7000——8000年前,植被覆被率高达97%。”“新石器时代,今赤峰大地多为原始森林、草原,人类稀疏分散居住。”“胡桃楸等史前人类的食物遍地生长,喜土质肥沃、气候湿润的落叶阔叶乔木随处可见,组成温带落叶阔叶和针叶混交林,极宜人类居住生息。”“距今4500——5000年前的青铜器时期,从墓葬填土中花粉孢子土样化验分析看,植被覆盖率达到89%左右。”由此可见,当时赤峰地区种类繁多的植物果实、根茎和野兽鱼蛤,为远古黎民提供了丰厚的衣食之源。

我们不妨按时间顺序对遍布赤峰各地的古文化遗迹作如下梳理:翁牛特旗上窑村发现距今1万年前的早期洞穴;敖汉旗兴隆洼村发现距今8000年前房舍10余排100余座;林西白音长汗、克什克腾旗南台子发现距今8000年前的“积石冢”;敖汉旗赵宝沟发现距今7000年前的房址140余座;赤峰红山后发现6000——5500年前红山文化先民遗存;巴林左旗富河沟门发现5300年前先民房址37座;敖汉旗小河沿、翁牛特旗大南沟发现4500年前新石器末期青铜器早期文化群;松山区王家店乡夏家店村发现距今4300年前北方早期青铜器时代先民遗存;敖汉旗、松山区阴河、英金河流域发现多处夏家店下层文化遗迹;克什克腾旗土城子乡、松山区五三乡、翁牛特旗梧桐花镇等地发现距今4200年前早商时期大型青铜礼器。所有这些发现,遍布西拉沐沦河和老哈河流域的赤峰各地,充分说明了赤峰古人类与古生态的密切关系。

多次文明的演替、间断之问

从上述对不同时期赤峰地区古文化分布的描述可以看出,在这个区域内古人类活动从来没有停止过,但亦可以发现这些文化现象之间,总是有一二千年的间歇时间。那么,在这一间歇期间,这一文明的断代期内,人们到哪里去了呢?为什么离开了开发了的熟土呢?谜底是什么?

荒漠残炊

比较典型的是文明的叠加现象。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考古队于1960年在松山区夏家店村同一地点发掘出两种不同性质的文化堆积,分别称之为“夏家店下层文化”和“夏家店上层文化”。根据当时的挖掘记录记载,上层文化离地面0.2——0.7m的深处,厚8——2.25m。下层文化离地面2——3.45m,厚0.25——1m。两层之间有30——50cm的褐土和浅灰土相隔。通过对两层文化出土文物的测定,两个文明之间相差1500年。这个现象是否可以说明,在下层文化的人群从这个地方消失1000多年后又有一群人居住到同一地点,并创造了草原青铜文化——夏家店上层文化?在赤峰地区发掘的其他遗址中此类现象并非少见。1963年在阴河与锡伯河汇流处发现的蜘蛛山文化遗址,该遗址的文化层堆积厚3——6.5m,叠压有红山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夏家店上层文化、战国汉初四种文化层。根据目前的了解,这四种文化各相距1200——2000年。赤峰西水泉红山文化遗迹发掘发现红山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和辽代遗物叠加情况,其间隔期亦为1000——2000年或稍长一些。显而易见,人们不可能随意地遗弃故土,也不可能有意识地寻找古遗址居住,古人类选择和放弃居住地的主要原因应该是生态环境的原因。那么赤峰地区的古生态环境是如何演变的呢?

距今2.25亿——1.35亿年前的中生代时期,包括赤峰在内的内蒙古地区为热带地区,气候炎热、降雨充沛、湖泊遍布,藻类、苏铁类、银杏类植物繁茂,处于漫长的森林茂密期。由于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山运动,地貌发生了巨大变化,隆起和沉降导致了气候的变化。气温逐渐降低,雨量逐渐减少,湖泊也逐渐萎缩以至全部消失,原来的沙性海底隆起为沙地。今天沙地中经常可见的贝壳足以证明这一点。因此,应该肯定地说,赤峰的沙地是与生俱来的,而不是从外地迁徙来的。

浑善达克沙地鸟瞰

正因为赤峰东西两大沙地是与生俱来的,那么与沙地密切相关的脆弱的生态环境也必然是与生俱来的。外部条件有利,生态环境就好;外部条件不利,生态环境就差。随着气候的变迁和外力的干预,生态平衡经历着失衡和平衡的交替过程。有学术专著考证,科尔沁沙地曾经历了“扩大——固定——缩小——发展”的一系列过程。进入人类历史时期,因气候变暖,科尔沁沙地经历了两次萎缩,沙地普遍发育成黑土层。一次在新石器时期,一次在唐代。辽代沙区大部分复苏……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赤峰地区可能经历了多次的周期性气候变化所导致的荒漠化期。用几十公分厚的土层覆盖,只有洪水或风力作用才能做到。而且风力的搬运活动是以地表植被破坏为前提的。在人口稀少的古代,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气候造成的,但如果这期间有人类从自然界中直接索取生活资料活动的加剧,必然会加速生态脆弱地区的荒漠化进程。荒漠化期到来,人类迁徙;植被逐渐恢复后,人类再来……

上世纪70年代赤峰地区曾经有过的沙尘暴天气

农业文明是古代草原文明的终结者

专家考证,“从科尔沁沙地典型剖面中,可以发现含有三个古土壤层和三个风成沙层,二者相间分布。据考古资料分析,每一次沙地沙化的发展,都是由于人类大面积掠夺式垦殖活动的强烈干扰造成的,而且影响时间极短。三次风成沙层的形成时期各自对应于三个时代的农耕文化。”

据考古资料证明,距今六七千年前,赤峰地区是我国最早的畜牧、狩猎业繁茂地区。到红山文化时期,先人们已经告别了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进入了耜耕农业文明时期。到草原青铜器时代,随着人们冶炼技术的掌握,农耕工具得到了空前的改进,耕作面积愈来愈得到扩展,使处于愈合过程中的荒漠化脆弱带一次又一次地被掀开,人类一批又一批地迁徙。所以可以认为,在生态脆弱的地区建立起来的原始农业文明本身摧毁了他们的家园,赤峰古人类的多次迁移基本上是由于自然环境的变迁。

克什克腾旗土城子镇生态建设工程

草原青铜期以后的千余年间,先后有东胡、鲜卑、乌相、突厥等古代民族活动于这一地带,然而由于他们都是游牧民族,在此期间这个地区农业文明几乎没有发展,草原在他们不自觉地、自然地合理利用中得到了休养生息。国家环境科学研究单位从赤峰4000年前至辽代有关聚落建筑遗址中提取的花粉孢子土样化验分析,辽代以前赤峰地区由于平地松林的涵养,植被覆盖率大都在80%以上。

辽王朝建立后,契丹人利用战俘大面积集中垦殖,同时伐木毁林200万亩兴建城池,兴办官办铁炉、陶窑。“滦人毁巨松,童山八百里”。这时期,耕作地带已经扩展到两河外延百公里以上,农业村屯发展到6万户,且均集中垦殖,农耕文明得到了充分的发育。1074年沈括在宁城到巴林右旗途中写下了“木植茂盛,过大碛二十余里。”100年后便形成了“土瘠樵绝,当令所徙之民,姑逐水草以居”的局面。

辽阔壮美的草原

公元13世纪元代忽必烈可汗实行弃屯垦还畜牧政策,包括赤峰地区在内的北方草原又一次得以恢复。清康熙年间,为解决经济压力,大规模垦荒从内蒙古西部延伸到中东部。康熙37年冬,清廷遣官敖汉、奈曼、巴林诸部,发布谕旨:“敖汉及奈曼诸部田地甚佳,百谷可种。如种谷多获,则兴安岭左右无地可种之人就近贸籴,不需入边市也。其向种谷之地不可牧马,未曾垦种者应酌留草木之处做牧地,自两不相妨。”这便是中国北部生态脆弱带上农牧交错形成的开端。到乾隆年间,关内人口大量增加,且自然灾害频繁,清政府实施借地养民、移民戍边政策,晋、冀、鲁等地大量移民涌入赤峰地区,形成空前的开垦局面。光绪33年,即1908年,清政府设置林西县,关内移民又一次大量涌入,“由南而北,由腹地而边缘,逐步深入,垦荒种田,营造房屋,伐树砍柴,火患也相对增多,天然林木逐年减少,植被破坏亦由居民点、撂荒地向四周扩展,自然生态系统日趋失调。”

应该说古代赤峰先人是游牧民族,包括红山文化的创造者和草原青铜文化的缔造者,他们所创造的文明可以被统称为草原文明。所谓草原文明,就是在草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基础上产生的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现象。而因人的欲望无限,在生态环境优越时,农耕可带来更多的剩余产品,逐渐增多的剩余产品又为人类自身发展及工具更新提供了物质保障,最终造成草地荒漠化。从这个角度来讲,生态脆弱条件下的农业文明是荒漠化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草原文明的终结者。

综上所述,赤峰地区的地理位置及地质结构决定了赤峰地区原本上属于生态脆弱带,它的特点是极容易被破坏。上万年的人类历史鲜活地描述了这一地区“荒漠化——恢复——再荒漠化——再恢复……”的历史过程。因此,赤峰要持续稳定地发展,必须始终坚持生态立市这一基本市策。

从上世纪的生态建设,至今赤峰不仅得到了诸多荣誉和影响,更重要的是赤峰得到了青山绿水的回报,粮食多年增长,成为中国北方的粮仓。据了解,近9年来,赤峰市除2014年、2016年部分旗县区遭遇严重旱灾外,风调雨顺,生产稳定增长。目前,赤峰市已经连续9年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00亿斤以上,而今年更是开创新高,达到了122.3亿斤。现在的赤峰气候宜人,使旅游兴旺,使城镇越来越宜居。

青山绿水的赤峰是这片土地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


本文根据白音巴特尔的文章综合整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