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第六章 剩余价值率
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或剩余劳动时间和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它是工人受资本家剥削程度的表现。由于资本家对利润的贪欲是无止境的,因此他们会采取各种手段不断提高剩余价值率,加重对劳动者的剥削。
我们以数学公式来表现剩余价值率,设资本家的预付资本(生产成本)C=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员工工资),(其中不变资本c为原材料、租金、水电等生产资本)。在生产过程结束时的商品价值则是不变资本价值c、可变资本价值v和剩余价值m之和,即:C'=c+v+m(m为剩余价值,C'为商品总价值)。例如,一个蛋炒饭的预付资本C(生产成本)为2元,可变资本v(员工工资)为1元,剩余价值m为2元。C'=C+v+m=2+1+2=5元。其中C+v是生产总成本为3元,商品总价值5元,剩余价值2元。这2元之差就是剩余价值。
由于不变资本的价值只是以成本的形式附加在新的产品中,不变资本的价值不论大小,都不影响产品价值,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的价值增殖,所以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变化的结果,是可变资本转化为劳动力后,资本部分发生价值变化的结果。
由于可变资本的增加,预付资本也随之增加,以上面蛋炒饭的例子,厨师炒的越多,蛋和饭的不变资本也会相应增加,这样一来,剩余价值生产的实质却被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表象所掩盖,可见,要对资本主义商品进行全面的分析,就必须把产品价值中的不变资本价值抽去不讨论,以控制变量的方式来讨论剩余价值生产。即不变资本c=0。
当c=0时,原本预付资本(生产总成本)C=c+v,商品总价值C'=C+v+m则变为预付资本C=v,商品总价值C'=v+m。
由此可得出结论,资本家的生产成本与员工工资呈正相关,员工工资越高,老板成本越高,所生产出来的商品利润与员工工资和工作时长有关,又因为C'-C=v+m-v=m,所以其商品利润与员工工作时长成正相关,员工工作时间越长,老板赚的越多,工具损耗、租金、水电、员工工资等生产产品所必要的价值都会以成本的形式赋值到新商品当中,以马克思的观点来看,这些预付资本或者说生产总成本是平价转移,即使数量有出入但也不会有很多,所以得出结论,资本家的利润来源只跟剩余价值有关,或者说剩余价值是资本家利润来源的大头。
而剩余价值率为: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可变资本, 也可以理解为剩余价值率=(商品总价值-生产总成本-员工工资)/员工工资
假设一桶泡面C'为4块,其生产成本C为1块,员工工资v2块。那么
剩余价值率=(C'-C-V)/v=(4-1-2)/2*100%=50%
剩余价值率还可由剩余劳动和必要劳动的比率来表示。工人的工作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只生产自己劳动力的价值,给多少钱干多少活;另一部分是超时工作,这样的超时工作有的是以加班的方式来完成,有的则在招聘时就谈妥,一天12小时,单休之类的。这部分时间员工虽然在工作,但他不是在为自己工作,他是在免费地为老板创造利润。
剩余价值理论对认识价值本身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为它揭示剩余价值的性质和来源,还指明了资本主义社会剩余劳动的特点,白嫖劳动力。
剩余价值率把同一种关系表现在两种不同的形式上:一个是物化劳动的形式,一个是流动劳动的形式。因此,剩余价值率是资本家的剥削率,也是工人受资本家剥削程度的准确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