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鱼我所欲也》 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 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 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①;死亦我 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②。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 何不为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 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 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③,一豆羹④,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 弗受⑤;蹴尔而与之⑥,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⑦,万钟于 我何加焉⑧!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⑨?乡为身死 而不受⑩,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 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 谓失其本心(11)。

【注释】①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②故患有所不辟:所 以即使是祸患也不躲避。③箪(dān):古代盛食物的圆竹器。④豆:古代一种木 制的盛食物的器具。⑤行道之人:(饥饿的)过路的人。⑥蹴:用脚踢。⑦万钟: 这里指高位厚禄。钟,古代的一种量器,六斛四斗为一钟。⑧何加:有什么益处。 ⑨得:通“德”,感激。⑩乡:通“向”,向来,从前。(11)本心:本性,本来的思想,原有 的良心。

【鉴赏】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上》,阐述了孟子的一个重要主张:义 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

文章先用人们生活中熟知的具体事物打比方,以鱼与熊掌巧设比喻, 引出舍生取义的命题,然后从三个方面论证舍生取义的意义。其一,“生 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 者,故患有所不辟也。”从正面论证生与死的问题,说明义比生更珍贵,不 义比死更令人厌恶。其二,“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 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从反面论 证生死问题是人生大事,但更有比生命还重要,比死亡更可怕的东西,那 就是义与不义。其三,“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 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 之,贤者能勿丧耳。”从客观事实、普遍认识角度论证义比生更珍贵,在二 者不可兼得时应舍生取义。文章还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道理。如“一箪 食,一豆羹”,“万钟”,“宫室之美,妻妾之奉”等事例,生动地阐述了义与 不义的表现,表明了义的美好和不义的丑陋,从而进一步证明舍生取义的 道理。

孟子本人是一个具有舍生取义品性的人,他不肯迁就、趋附权势。他 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 文公下》)这是舍生取义的另一种说法。孟子曾在齐国任客卿,因与齐王 的意见不合,便决定辞去齐卿,齐王托人挽留,准备在齐都中心地区建一 座房子送给孟子,并送万钟粮食作为孟子及其弟子们的生活费用,却遭到 了孟子的严辞拒绝(《孟子·公孙丑下》)。可见,孟子在本文所说“万钟 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是有针对性的,这表现了孟子大义 凛然的性格和气概。

从文学的角度来看,本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生动活泼,充分体现了 孟子浩然正气和雄辩、善辩的才华。明代李贽《四书评》评论道:“全是元 气磅礴! 此等文字都从浩然气中流出,文人那得有此?”孟子喜欢使用排 比的修辞手法,如:“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 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本来,这话用一句就可以说完,即“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妻妾 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但他有意把它分成三句排比起来,从而加 强了气势,增强了感情,显示出说话人的义正词严、理直气壮。而且,为了 把道理说得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孟子还喜欢使用比喻,本文以具体的事 物鱼和熊掌比喻抽象的道理生和义,以“舍鱼而取熊掌”巧妙地比喻“舍 生取义”,就是一个非常著名的例子。本文还大量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 把鱼与熊掌对比,把生与义对比,把重义轻生的人与贪利忘义的人对比, 把“乡为”与“今为”对比,这样互相比较,道理说得更加清楚,给人的印象 特别深刻,加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作者:江灵聪,汤克勤

知识来源:汤克勤 主编.古文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5.第75-76-77页.

(0)

相关推荐

  • 《鱼我所欲也 》详解

    <鱼我所欲也 >详解 1①鱼,我所欲(所要的,所喜欢的)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同时得到),舍(舍去)鱼而取(选取)熊掌者也.生(生命),亦我所欲也,义(道义.正义),亦我所欲 ...

  • 孟子日课194丨面对人生的选择,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

    今天是孟子日课第194节.欢迎你留言交流.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说: 理义 ...

  • ​《荀子·大略》全文注释翻译赏析

    ​<荀子·大略>全文注释翻译赏析 2020-01-20 16:37:06 古典文学网 作者:佚名 本篇收集了荀子的学生平时所记下的荀子言论,因为这些言论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难以用某一词语来 ...

  • 欧阳修《秋声赋》全文注释翻译赏析

    作者:未知来源:未知发表于:2013-04-16 15:53:17阅读:9406     <秋声赋 >作于仁宗嘉佑四年(1059年)秋,欧阳修时年五十三岁,虽身居高位,然有感于宦海沉浮,政 ...

  • 杜牧《阿房宫赋》全文注释翻译赏析

    作者:未知来源:未知发表于:2013-04-16 15:51:48阅读:6811     <阿房宫赋>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创作的一篇散文,遣词用字无比华美,思想深刻见骨,是脍炙人口的经典古文 ...

  • 苏轼《前赤壁赋》全文注释翻译赏析

    作者:未知来源:未知发表于:2013-04-16 15:47:03阅读:4983     前赤壁赋 苏轼 原文 壬(rén)戌 (xū)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

  • 苏轼《后赤壁赋》全文注释翻译赏析

    作者:未知来源:未知发表于:2013-04-16 15:48:45阅读:5117     后赤壁赋 苏轼 原文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gāo).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 ...

  • 西晋鲁褒《钱神论》全文,翻译和赏析这篇千古妙文

    <钱神论>选自<晋书·隐逸列传·鲁褒传>.本文名为论,其体实近似赋.文章以酣畅淋漓的笔调揭露了金钱"无德而尊,无势而热",其力量无处不在的丑恶的社会现象,具 ...

  •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原文、翻译及赏析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曾参 [先秦]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 ...

  • 国学古籍《尚书》全文·注释及译文赏析(上册)

    <尚书>,最早书名为<书>,约成书于前五世纪,传统<尚书>(又称<今文尚书>)由伏生传下来.传说为上古文化<三坟五典>遗留著作. 西汉学者伏 ...

  • 国学古籍《尚书》全文·注释及译文赏析(下册)

    <尚书>,最早书名为<书>,约成书于前五世纪,传统<尚书>(又称<今文尚书>)由伏生传下来.传说为上古文化<三坟五典>遗留著作. 西汉学者伏 ...

  • 《庄子·天下》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天下之治方术者多矣①,皆以其有为不可加矣②.古之所谓道术者③,果恶乎在?曰:"无乎不在."曰:"神何由降④?明何由出⑤?""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