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医药电商:“卖药”VS“用药”下的两种生态

  文/魏宇奇

  来源:表外表里(ID:excel-ers)

  传统电商“多快好省”模型中,“省”是消费的永恒追求。正是抓准了这一点,拼多多在阿里模式和京东模式之外开辟了第三种模式。

  随着互联网思维嫁接到医疗领域的尝试,医疗电商应运而生。但在这个专业化门槛更高的领域,情况似乎有些不同。

  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不能独立使用,需要在医生、药师指导下,按时按量对症服用,才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线下用药,遵循从诊疗到买药的过程,为的就是解决药品有效性需求。换到线上,由于脱离了面对面的场景,所以对这一流程的要求更为严格。

  因此,适用于互联网医疗的电商新排序应该为“好、省、快、多”。

  那么,该领域里各大互联网医疗平台,在这几方面的成果如何呢?本文将对此展开具体分析(医药领域对SKU丰富度需求较弱,本文就不展开探讨)。

  好:流量是意外,留存是“试金石”

  疫情特殊时期,线上医疗收割了一波意料外的流量,无论是阿里健康、京东健康、平安好医生等大平台,还是微医、春雨医生们,都有享受到。

  根据艾瑞咨询数据,2020年春节,医疗健康类App日活跃用户数同比2019年明显提升。

  但随着生活的恢复,有多少可以留存,成为投资者普遍关注的焦点。而平台如何承接疫情催化下,线上医疗行业对用户教育作用,扩大留存优势,取决于用户对平台的信任和依赖程度。

  表外表里分析认为,平台对用户线上就诊信心的打造,通常覆盖了以下三个方面:

  ①医疗资源充沛,7x24h在线

  如果问“为什么人们都愿意去三甲医院看病”,一般会收获“三甲医院拥有更先进的技术设备;那里的医生拥有丰富的诊疗经验;某些短缺药品的供应只有三甲医院才能拿到”等答案。

  其实,总结起来就是:三甲医院医疗资源丰富。

  而医疗平台想要达到像三甲医院那样在患者心中的地位,需要做得更多。

  比如,如何让患者无论7x24h任何时候,什么疾病,都能够找到相应的专科医院、专科医生,且医院间、医生间能够有所挑选。

  由此来看,医疗平台医疗资源充沛的前提是囊括足够多的医院、医生。那么,各平台目前的搭建进度如何呢?

  ·据阿里健康2021H1财报:阿里健康合作的二级(二甲)和三级(三甲)医院数量超过4000家。

  ·据平安好医生2020H1财报:平安好医生合作医院达到3700多家,其中,三级医院近2000家。

  ·据京东健康招股书:京东健康家庭医生覆盖全国2700多家三级医院。

  不过,我们发现,在合作医院数量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平安好医生和阿里健康的签约医生人数差距悬殊。如下图所示,2019年,阿里健康平台医师数量为42000人,远超平安好医生的医生人数7814。

  悬殊的医生数量资源差距究竟为何?我们接着探究。

  ②问诊水平够高,隔屏诊脉才不是“神话”

  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让“悬丝诊脉”不再是医疗神话。但隔着屏幕的问诊,也对医生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

  综合来看,线上问诊平台囊括三甲医院的多少,以及合作主治、副主任、主任医师的多少部分决定着平台整体医疗质量的高低。

  2020H1财报显示,平安好医生签约的外部医师,全部来自三甲医院,拥有主治、副主任、主任医师资质。

  相比之下,阿里健康对平台签约的医师资质并没有具体的分类要求,综合来说,整体医师素质可能不及平安好医生。

  医师资质、素质过硬,平台的“面子”有了,但“里子”呢——互联网医疗平台真的会投入大量时间进行问诊,提高平台的医疗水平吗?

  我们认为,这可能要取决于平台和医院的合作模式。

  此前,平台对医院的吸纳最普遍的方式是从医生层面、科室层面直接引入。但随着全国范围内电子健康系统的建立,各医院逐渐部分转移线上,医院自己的线上系统和平台线上就诊之间难免会出现竞争。

  因此,更好的合作方式是在吸纳初期,通过帮助医院建立SaaS系统长期利益捆绑,进行双赢发展。

  目前而言,多家线上医疗平台都已布局SaaS。

  例如,阿里健康2018年入股卫宁健康;平安好医生2018年收购万家医疗,帮助医院、诊所实现对患者的一对一管理;腾讯的企鹅杏仁也在前期主攻医疗智慧,帮助医院建立完善医疗信息系统。

  通过双赢的合作模式,平台能够吸引足够多问诊水平高的医生,在短期内迅速提高患者对平台的信任和依赖。而累积起来的用户规模效应,形成丰富的案例数据,又可以进一步推动医疗水平提升。

  ③用户画像越聚焦,诊断案例越丰富

  既然是脱胎于传统电商,互联网医疗的竞争核心也离不开一个关键词:流量。其不仅意味着平台是否能形成商业闭环,还决定着怎样的业务方向能代表互联网医疗的未来。

  我们注意到,阿里健康、京东健康、平安好医生三大平台都存在着集团内交叉引流的情况。

左:淘宝,中:京东;右:平安金管家

  淘宝的App首页设置了阿里健康的流量位,京东的移动端也开辟了专门的看医购药入口,各自依靠庞大的电商用户群体,为医疗板块导流。

  而且用户在淘宝搜索购买药品时,排在前面的多是阿里健康大药房自营药品,增加购药几率。京东的搜索结果同样如此。

  平安好医生则通过平安集团旗下众多子公司App中的插件为其引流。如平安金管家将“问医生”入口放在醒目位置。点击页面后,可通过健康导航,完成问诊、买药。

  不同的导流渠道模式,可能导致京东健康和阿里健康的用户需求逻辑,和平安好医生的用户需求逻辑有所不同。

  京东健康和阿里健康用户导流,更大程度展示的其“能卖药”,而不是“能看病”,偏向“买药逻辑”。业绩数据显示,阿里健康和京东健康确实更擅长卖药,卖药收入占总营收的比重大于平安好医生。

注:京东健康、平安好医生会计期间均为自然年,阿里健康为会计期间为当年4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

  平安好医生通过保险业务导流,用户有着看诊需求,从问诊到自然买药,趋向“用药逻辑”。因此,其在线医疗服务发展得相对更好,2017-2019年,占比总营收比例,与京东健康、阿里健康始终拉开差距。

  京东健康在线医疗收入未单独披露,此处使用的是数字化营销及其他服务收入(在线医疗服务收入只占其中很小一部分)。

  2019年,平安好医生的日均问诊量达到83万人次,高于阿里健康的40多万人次,京东健康9万人次。

  两种不同的用户需求逻辑下,形成的是不同的用户画像。

  一般来说,“买药逻辑”下,用户一般都是买完即走,跟购买普通的电商商品没有本质区别,不会有过多的沟通;而“用药逻辑”下,因为用户群体大多有持续看诊需求,因此比临时来买药的用户,稳定性更好、粘性也更高。

  这一点在活跃用户规模上有一些交叉验证。

  2017年,平安好医生的活跃用户规模绝对值小于京东健康,但从2018年开始,平安好医生的活跃用户规模和增长速度超过了京东健康。

  由于统计口径上,京东健康为年活跃用户数,平安好医生为月活数,所以真实情况平安好医生的年活可能会更高一些。

  通过扩大问诊规模,积累多元的用户画像案例,是互联网医疗的基础建设,需要纵向深挖。不过,在业务上进行横向出击,也是各平台比较注重的打法。

  事实上,如果说在线医疗满足的是用户对医疗安全的统一需求,那么其他业务的开辟或延伸,旨在解决不同用户的差异化需求。比如对急性药消费者来说,快更重要,但对慢性病患者来说,可能更注重价格便宜。

  省:药品花费之痛“不可承受”

  没有人想生病,但谁也不能保证自己这一辈子都不生病。所以大家避讳的看病吃药,在某种程度上恰恰符合经济学定义的刚需特性。

  深谙这种需求,传统线下药店多采用“低毛获客,高毛盈利”的模式,倾向于向患者推销毛利率高的药品。

  由于缺乏相关知识,消费者只能被动接受,特别是对需要长期服药的慢性病患者来说,在药品方面的花费往往是“不能承受之痛”。

  医疗电商的商城类业务,即是针对这一差异化痛点展开的。

  电商渠道由于医药流通环节少,分销成本进一步降低,本身就有价格优势。同时,医药电商通常采用低毛利、高销量的方式提高渗透率,药品价格对患者很友好。

  此外,疫情催化下互联网医疗纳入国家医保支付范围的日程加快,常见病、慢性病“互联网+”复诊服务将纳入国家医保支付范围。这会进一步消除线下和线上的壁垒,让患者习惯于网上问诊、买药。

  但开通线上医保推广至全国,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且很难囊括所有病种。这部分线上触达的不足,目前正在由互联网医疗平台弥补。

  比如,平安好医生和平安系保险合作推出健康守护360(曾称为就医360),实现互联网医疗和商业保险协同合作,用户从问诊到购药,都享有一定报销。

  日常预防险种之外,平台还延伸了细分险种。2020年5月,平安好医生推出针对慢性病可报的保险产品,是医疗服务更具适用性的升级。

  与平安好医生相比,由于保险牌照限制,阿里健康和京东健康目前不能在保险进行支持。但其依靠电商供应链的规模效应,可以将药品价格进一步压低,由此为患者“省钱”。

  以一些常见慢性病用药的价格为例,综合来说,京东健康和阿里健康在实际药价方面相对会便宜一些。

  可以看到,无论是医疗健康和保险融合,帮患者报销费用,还是通过供应链采购优势,压低药价,都在一定程度上补充覆盖了医保不能触达的“看病贵”问题。

  而对各医疗平台来说,供应环节减轻了慢性病患者的负担之后,更激烈的竞争布局在讲求时效性的“最后一公里”,核心是满足部分患者对“快”的需求。

  “快”:压缩配送时间,谁也绕不过

  在传统电商的简单化模型里,从消费者端出发,用户线上购物就是出钱来买便利。医疗电商当然也符合这个模式,但它更有其独特性:一些突发轻症,紧急用药的情况,比如感冒发烧,需要把配送时间压缩到极致。

  这是对平台配送能力的考验,谁也绕不过去。

  据中信证券对购药场景的调研对比显示,医疗电商线上渠道的配送方式有B2C和O2O两种。其中,B2C为常规配送;O2O场景,则是平台与线下药店合作,抢时效的送达模式。

  在B2C配送场景,由于时间弹性较大,各平台的服务没有拉开差距。但O2O端,不同的平台有不同的侧重优势。

  如下图所示,阿里健康依靠菜鸟物流网络,京东健康依靠京东物流系统,在部分城市可实现30分钟内送达;平安好医生等其他平台大多依靠外部物流合作,统一实现一小时内送达。

  在覆盖率方面,2020H1阿里健康覆盖的门店为4万多家,京东健康2019年底覆盖2万家,而同期平安好医生合作药店达11.1万多家。

  不过,抛开复杂的竞争因素,各平台在完成送达用户的“最后一公里”后,都不同程度地贯通了就医用药的整个流程。

  而解决用药有效性,打通就诊—卖药环节,在充分满足好、省和快需求的基础上,培养起用户的购买惯性,平台间真正的流量竞争或许才能称得上开始。

  小结

  互联网医疗领域的竞争在疫情的催化下变得更加火热,但疫情的泡沫迟早会退散。

  行业发展恢复常态的时候,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医疗用药“好”的需求,在“省”和“快”上下了更多功夫的那些平台,或许才更有可能在这条赛道上一直跑下去。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0)

相关推荐

  • 获高瓴资本5.3亿美元融资,京东健康就能"高枕无忧"了?

    高瓴资本向京东健康投资拟超5.3亿美元,互联网医疗行业又要洗牌了? 近日,京东健康与高瓴资本就京东健康B轮不可赎回优先股融资签订了最终协议.高瓴资本预期投资额超过8.3亿美元.高瓴资本果然是,要么不投 ...

  • 百度健康掀起医药电商“三国杀”

    618热战正酣. 今年618不再只是电商平台的游戏,生活服务.旅游.医药等垂直电商平台纷纷加入战局,其中医药电商更是成为今年618的重头戏. 6月5日,百度健康推出"全家健康节"首 ...

  • 互联网医疗十大公司排名

    近年来,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逐年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健康需求,在我国人口老龄化逐渐加剧.优质医疗资源供给不足的的情况下,医改.分级诊疗.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诸多因素影响下,互联网医疗迅速发展. ...

  • 五问美团:能在大健康行业搅起风浪吗?

    作为如今国内市值前三的互联网巨头,美团寻找第二增长曲线的迫切性日益严峻,但始终没有令人信服的发展逻辑. 在美团之前,每个真正意义上的巨头都拥有自己无可争议的领地来作为它们的基石型业务.美团在这方面的差 ...

  • 与京东健康、阿里健康硬碰硬,叮当健康能赢吗?

    近日,"叮当快药"母公司叮当健康递交的港股IPO申请材料,在港交所官网披露.若叮当健康成功上市,其也将成为继1药网.阿里健康.平安健康(前身为平安好医生).京东健康后,又一家数字大 ...

  • 这个领域在广招医药人!

     专栏作者/火炎 医疗行业深耕,坚定的长期主义者. 互联网医疗凭借独特的优势在新冠疫情期间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再次成为资本关注的重点领域. 而事实上,因为国家政策的扶持,互联网医疗一直发展势头很足,其 ...

  • 叮当快药拟赴港上市:让利留客模式存疑,烧钱扩张持续亏损

    作者:苏杭 出品:洞察IPO 6月22日,一家名为叮当健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叮当快药)的企业出现在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的列表里,中金公司.招银国际为其联席保荐人. 而这家叮当健康,就是互联网医 ...

  • 收入增长超75%背后,医药电商下一个业务增长点在哪里?

    1998年,上海第一医药开通了自己的网上药店,这是国内第一家"医药电商".之后,国内以阿里.京东为代表的电商平台迎来了快速发展,而医药电商的发展却可以说是步履维艰. 自2005年& ...

  • 互联网医疗企业迎来上市潮,下一家提交IPO申请的会是谁?

    突如其来的疫情为互联网医疗的发展按下了加速键. 从2020年开始,互联网医疗领域的多家公司陆续走到了IPO环节.2020年12月,京东健康正式登陆港交所,作为首家盈利上市的互联网医疗企业更是提振了行业 ...

  • 字节跳动、快手、拼多多、美团持续加码,互联网医疗被玩转了吗?

    互联网医疗江湖风波再起. 这半年来,以字节跳动.快手.拼多多.美团为代表的各大互联网巨头动作频频,纷纷加码互联网医疗.目前披露的大事就有: 字节跳动挂牌"小荷门诊",旗下的小荷医疗 ...

  • 在线接诊超350万用户,3000万件防护物资保障,京东健康数据背后的硬核战疫 | 科技战疫

    国际社会明显在思想上和行动上, 尚未做好准备采用中国的方法, 而中国的方法是目前我们唯一知道的.被事实证明成功的方法. 在全球为疫情应对做准备的过程中,我曾经像其他人一样有过偏见,对非药物干预措施的态 ...

  • 互联网医院十大公司排名

    伴随着互联网医疗的快速发展,互联网赋能医疗也造就了一批成功的互联网医疗企业(排名不分先后): 1.阿里健康:阿里健康是一个健康商城,开展的业务主要集中在医药电商及新零售.互联网医疗.消费医疗.智慧医疗 ...

  • 叮当快药没有护城河

    有消息称,叮当快药很有可能会在今年下半年上市,值得注意的是,叮当快药的第一选择是美股市场,其次才是港股市场. 逐渐加快上市步伐的叮当快药,真的准备好登陆资本市场了吗? 1 杨文龙的二次创业 杨文龙的第 ...

  • 2019年全球500强企业中44家与医疗相关,这些顶尖企业在如何连接医疗?

    7月22日,美国<财富>杂志公布了2019年世界500强排行榜.这份榜单有很多振奋人心的数据,比如中国上榜129家公司,首次超过美国:小米首次上榜并成最年轻的500强企业:沃尔玛连续六年蝉 ...

  • 9个平台处方药的获取路径

    为什么互联网医疗产品都做起了线上买药的事,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国家医疗政策的刺激:医院医药分离.处方外流.线上首诊开方,将处方药的市场在逐步线上释放: 互联网医疗盈利模式的探索,当前绝大部分的互联网 ...

  • 靠卖药挣钱的京东健康,上市值得期待吗?

    有人戏说,等了大半年,资本市场还是没等来微医的IPO,却先迎来了"贴牌"的互联网医疗健康企业:京东健康. 进入今年下半年,京东健康加快了"招兵买马"的速度,多位 ...

  • 陈根:微医上市,如何回应盈利难题?

    文/陈根 4月1日,互联网医疗公司微医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作为备受关注的互联网医疗企业,微医在两度延迟IPO后,终于尘埃落定. 由挂号网转身而来的微医,经过十年发展已成为具有医疗.医药.医险.医检等 ...

  • 平安好医生掉队,是选了更难的那条路

    从千团大战.在线旅游,到外卖平台.网约车,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通过补贴来培育用户习惯,通过"烧钱"获得规模效应,经过互联网的点石成金,无数传统行业或者被颠覆,或者 ...

  • 逆天的年报,关键成长空间越来越大,它是未来的绝对行业龙头

    "这是价值事务所的第614篇原创文章" 所长母亲有肺动脉高压,这个药比较小众,很多医院.药店都没有卖的,一直都在网上买.这款药,全网检索下来,最便宜的就是京东的豪森旗舰店了,620 ...

  • 互联网医疗发展迅猛,能撑起医疗行业半边天吗?

    最极客 最具极客精神的新媒体 近年来,中国的互联网医院发展迅速,总数已经超出了1600家,仅2021年上半年新增的互联网医院就有500家,远程会诊平台更是不断涌现. 最初之时,互联网+医疗还是一片无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