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如冰毕业于党校,62岁主政山东,70岁当选中顾委委员
中国共产党委员会党校,简称中共党校,是我党轮训培养党的高中级干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的最高学府。这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其前身是1933年于革命根据地瑞金创办的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
随着时代的发展,党校的各项制度与设施已趋于完善,这里也被誉为“中共重要理论创新研究基地”,此学校培养出诸多优秀人才,白如冰就是其中之一。
他曾于1937年进入党校学习,新中国成立后,62岁的白如冰主政山东,70岁当选中顾委委员。
白如冰出生于1912年,原名白树梁、白树勋、化名高超,陕西清涧人。白如冰早年就读于清涧县第二高级小学,可以说很早就接受了启蒙教育。在校期间,白如冰积极追求进步思想,并阅读了大量先进书籍,逐渐树立起救国救民的革命思想。
随后,在我党成员的影响下,白如冰于1925年参加革命工作,并在我党的领导下参与了多次爱国学生运动和农民运动。
1928年,白如冰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先后出任了清涧县大马家山小学教员、白家河村小学教员、清涧县袁家沟村党支部书记等职。工作期间,白如冰一边积极领导群众,宣传共产主义思想,一边通过空闲时间继续学习,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
参加红军后,白如冰担任了红军后勤勤务部总供给部部长,并在跟随红军到达陕北后,参与领导力红军的后勤供应工作,为红军东征、西征等多次作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37年,白如冰被上级推荐进入党校学习。在校期间,白如冰接受了系统的教育,学习了先进的知识。他将学到的知识和多年的工作经验相结合,充分提高了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思想觉悟。
抗战爆发后,白如冰转战三边地区,领导建立了新的三边特区委员会,并领导了三边地区的军民进行抗击日本侵略者、保卫边区的斗争。
解放战争时期,白如冰再次被调至后勤部工作,历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党委委员、后勤部部长兼供给部部长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白如冰又担任了手工业管理局局长。这是一个刚刚成立的新部门,各项制度和工作状态还处在起步阶段。白如冰充分发挥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大力发动人民群众,为管理局吸纳了大量人才,并制定了一系列工作方案、预案和管理政策。
在他领导下,手工业管理局迅速打开了工作局面,并在1954年底成功召开了第四次全国手工业生产合作会议。
不止如此,白如冰还于1958年率领中国手工业代表团访问了苏联,与苏联工艺合作社交流了工作的进程和经验。
回国后,白如冰再次被调任,并于1958年先后出任了山东省委书记处书记、山东省副省长。1963年,白如冰正式出任山东省省长。
任职期间,白如冰主抓人民政权和省区经济建设,他还常常深入一线,与人民群众亲切交流,了解民生情况。另外,他对山东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极为重视。他针对山区工农业发展薄弱的情况,主抓粮食生产和煤炭生产,并深入到矿井了解情况,解决了矿井安全、稳定等一系列问题。
特殊年代期间,白如冰再次回到山东任职。1974年,时年62岁的白如冰正式出任山东省委第一书记,主政山东。在此期间,他解决了山东地区多项历史遗留问题,并注重对人民群众思想的教育,极大提高了人民的积极性,为山东省恢复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1982年,时年70岁的白如冰再次扛起大旗,当选中顾委委员。他将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和方法倾囊相授给下一代青年干部,为我国培养出诸多优秀人才。
1994年4月8日,白如冰同志于济南逝世,享年83岁。
白如冰的一生始终保持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对工作饱含热情。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他为祖国的统一和现代化建设付出了毕生精力。他的英勇事迹将被永载史册,他不畏艰险、勇往直前、敢于献身的精神将被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