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与士

士之本源

武侠是“士之梦想”吗?

是。

因为所谓“侠”,原本就是士,是士的一种──侠士。

那么,侠士是怎么产生的呢?

武士变的。

春秋时期,人分三等:

贵族

平民

奴隶

贵族又分四等:

天子

诸侯

大夫

○等级示意图

可见,士,原本是最低一等的贵族。

秦汉以后,贵族没了。士农工商,士变成最高一级平民。

贵族是有义务的。

国之大事,唯祀与戎。

所以,贵族必须打仗。

打仗的时候,领兵的是大夫,作战的是士。

平民和奴隶呢?

打下手、搞后勤。

开战以后,士在战车上作战,叫“战士”。

平民则在地上跑,叫“走卒”,也叫“马前卒”。

打不赢的话,就“丢卒保车”。

士和卒,两回事啊!

所以,最早的士都是武士。

后来变为武侠,也顺理成章。

士之使命

士的使命发生变化,是在孔子以后。

这时,士开始向文职转变,这就是文士。

不管武士还是文士,都依附和服务于更高级的贵族。

武士的任务,是出生入死兼做刺客。

所以也叫死士。

文士的任务,是出谋划策兼做文秘。

所以也叫谋士。

如果出入朝堂,就是绅士。

如果闲居乡野,就是隐士。

如果四处游走,就是游士。

如果行侠仗义,就是侠士。

所谓“游侠”,其实就是既游走四方又行侠仗义的人,是游士加侠士。

○孔子周游列国

士,为什么要“游”呢?

因为他们是最低一级的贵族,没有封邑领地和世袭官职,只有贵族身份和一技之长。

也就是说——

有地位,无产业。

有能力,无定职。

所以,为了生存,也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们必须浪迹天涯,寻找机会。高级一点如孔子,周游列国是要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低级一点的,就不过是找碗饭吃罢了。

与此同时,一种理想信念和行业规矩也开始形成。

游走四方的士们不约而同地意识到,为了确保自己的生存和集体的荣誉,必须恪守以下职业道德: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信守然诺。

救人之危,急人之难——舍己为人。

避人之誉,成人之美——功成身退。

这是所有的游士都应该遵守的信条。

也就是说,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但不能因此而没有做人的原则。

士之原则

这个原则就是“义”。

义当然不是士的专利,它的内涵也远比前述职业道德丰富。不过,比起其他阶级和阶层来,士确实更看重义;义的产生,也与这个阶层的特定性质有关。

说白了,他们是自由职业者

自由职业,说得好听,是可以朝秦暮楚,择木而栖;说得不好听,则是没有着落,没有担保。能够做担保的也就是自己的德行。也就是说,作为“自由职业者”的士,必须让雇主认为是可信任的,也必须让同行认为是可尊重的。

这就必须讲“义”。

有了义,也就有了侠。

○《水浒叶子》

所谓“行侠仗义”,就是说:行侠依仗的是义,实现的也是义。

因此,有侠肝者必有义胆。

什么是“义”?

义者宜也,也就是“理所应当”。

什么是“侠”?

侠者使也,也就是“见义勇为”。

也就是说,侠,就是使“义务”(正义的担当)变成“义举”(正义的行为)的精神,以及具有这种精神的人,因此也叫“义士”。

○《田横五百士》

不过,侠士与义士,还是略有区别。

一般的说:

义士讲忠义,侠士讲情义;

义士赴国难,侠士结私交;

义士举大业,侠士管闲事;

义士赴义多为集体行动,侠士行侠多是个人行为。

比方说,齐国的田横自杀后,跟着他一起赴死的那五百人就是义士;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只身挑战黑恶势力,完全不顾个人安危的,则必为侠士。侠士几乎是一定要管闲事的。

士之精神

行侠仗义成为一种有人专司,或者被某些人放在首位的事情,说明士的职业道德已升华为一种道义精神,这就是“侠义”。代表了这一精神的侠,就是“士中之士”,是最能代表“士之精神”的人。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什么是“士之精神”?

曾子的说法是:

就是说,无论是孤儿寡母,还是国家命运,都可以放心地托付给他。

这当然并不容易,因此曾子又说:

这就要自强。《周易》说:

君子为什么要“自强不息”呢?

就因为他是士。

士,首先是成年男子,也叫“丈夫”(身高一丈的男子)。

如果这个“丈夫”能够“以天下为己任”,那就是“大丈夫”。

所谓“以天下为己任”,也就是有使命感。

有使命感,就会意识到“任重道远”;意识到“任重道远”,就不能不弘毅;而要弘毅,就必须自强。

因此,

自强、弘毅、使命感,就是“士之精神”。

有精神是值得敬重的,但不能拿来要求所有人,就像不可能人人都是侠。侠总归是少数。大家都是侠,就没有侠了。

不是侠的士,又该如何?

窃以为,守住底线,不做“不义”的事,也就可以了。

(0)

相关推荐

  • 纵横思悟看“侠义”——“侠之大者”群文思辨阅读教学实践

    纵横思悟看"侠义" --"侠之大者"群文思辨阅读教学实践 四川成都七中嘉祥外国语学校 张 歆 一 执教背景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 ...

  • 易中天:侠与士

    士之本源 武侠是"士之梦想"吗? 是. 因为所谓"侠",原本就是士,是士的一种──侠士. 那么,侠士是怎么产生的呢? 武士变的. 春秋时期,人分三等: 贵族 平 ...

  • 孙权在鄂州时不仅好侠养士,还徒手伏过虎!

    <三国志·吴主传>有记载:权生,方颐大口,目有精光,坚异之,以为有贵象.及坚亡,策起事江东,权常随从.性度弘朗,仁而多断,好侠养士,始有知名,侔於父兄矣. 这段话很多人看过,"好 ...

  • 西方骑士和中国侠士、日本武士精神,谁更令人佩服?

    三者的形成原因 西方骑士,是贵族阶级.在骑士招募时,唯有已经成年,能够提供马匹,还需要准备铠甲的贵族才能加入军队,成为骑士.在中世纪的阶级中,骑士是各诸侯的下属,拥有领土和田地.而西方的不太注重集权的 ...

  • 侠士和骑士的比较,碰撞出中西方文化中伟大人格的火花

    在央视一档叫做<中国地名大会>的节目中,曾专门介绍了香港.这档节目,不仅让我们了解到香港这一中西文化融合的城市,更重要的是节目中,还特意提到了著名的小说家金庸先生,提到他将中国的'侠士'这 ...

  • 曾饮冰:庚子年春的邵东,满城皆侠士

    庚子年春的邵东 满城皆侠士 曾饮冰 如果不把这些事写出来. 很多年以后的很多人会认为当初人们战胜发生在庚子年初的这场肆虐荆楚大地的新冠肺炎根本就没费什么大劲. 仅像应战其它突发事件一样,兵不血刃就这么 ...

  • 三七,中药界里的侠士

            我临床十分推崇三七,而且喜欢看金庸的武侠小说,二者互融,遂有些感想:小小的三七,被我们的药圣李时珍大笔一挥,便成为古代军队南征北战必备之金疮良药,立下赫赫功劳.小小的三七,不知曾多少次 ...

  • 儒家文士、墨家侠士、道家隐士,法家代表什么?为何说法家最成功

    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目的是为了让我国的历史社会,能有一个更好的去处,同时也是为了解决当时的天下大乱,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拯救时代,拯救社会.所以,每一个学派都有着自己的主流学说,他们主张的方法 ...

  • 胡洪侠|要成事,先成“士”

    余英时先生的书,我最早读的是那本<士与中国文化>.那时候并不十分清楚余英时是谁,买那本书是因为它是一套丛书中的一本.早忘了那丛书的名字,刚上网查了,叫"中国文化史丛书" ...

  • 被误解的侠士、被骂背叛项羽吃里爬外的英雄项伯

    我们之所以记住项伯这个名字,是因为<鸿门宴>里,项伯帮助刘邦逃脱,把项羽狠狠地坑了一把,以至于后来项羽为刘邦所灭.喜欢项羽的人,往往喜欢骂项伯是一个叛徒,胳膊肘往外拐.而实际上项伯是被世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