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完美的儿童片,看一部少一部
都说孩子的童年是美好的,但童年并不是针对所有孩子的童话。
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上映的《狗十三》,其剧情的安排感动了许多已经长大成人的大人,它让我们忽然回忆起那些旧去的往事——原来我们并不是真的在无忧无虑中长大的,相反,我们是一步步在快乐和不快乐之间慢慢长大的。在这之中,面对父母,我们有倔强,有沉默,有妥协,也有无奈。
《狗十三》让许多人身泪具下,默默心疼独自承受的女主角李玩,而巴西这部与《狗十三》题材相同的《九三年夏天》,让人看了之后对女主角却是又厌又怜。
那么这部《九三年夏天》到底是部怎样的电影呢?
初看电影,便能发现电影长短镜头转化略显生疏,想必导演应该是新手吧。果然,《九三年夏天》是新人导演卡拉·西蒙·皮坡的处女作。
虽是处女作,新人导演却靠着这部电影获得了第67柏林电影节的最佳处女作奖,同时影片还入围了2017年柏林电影节“新生代”单元。而豆瓣7.9的评分,更是少一分都不行。
其实在看过了许多导演成熟的作品之后,震撼之余却总会想碰到一些稚嫩的作品,期待在电影中偶遇导演最初最原始的感情。
这就像你喝多了浓鸡汤,哪怕鸡汤再好喝,你也总想喝一点清淡的粥来缓和自己的胃。
《九三年夏天》就是和清淡的粥一样的存在。
女主角弗里达失去了妈妈,本来和外祖父母住在一起,但是由于法律抚养问题,她的抚养权落到了舅舅舅妈一家手里。
所以她不得不搬离外祖父母家,到舅舅家和他们一起生活。
在离开的时候,她抱着自己的娃娃很伤心,还问姑姑:“你不能和我一起去吗?”,姑姑只能回答“我去不了,但是我答应你过过一段时间我就去看你好不好。”
于是,弗里达就这样开始了和舅舅舅妈一家的生活。
本以为接下去的剧情应该是舅舅舅妈一家虐待弗里达,然后弗里达默默承受,一路长大,然后最终脱离苦海。
然而,并不是。
反倒是弗里达成了倒蛋的那一个。
她刚到舅舅家,就向舅舅的女儿安娜表妹宣示了自己的主权。
她把自己的每一个娃娃都一一介绍给安娜。
并告诉她这些娃娃大人之所以送给她都是因为爱她,她希望安娜不要动她的这些娃娃们。
她在车后座说自己头上有一撮头发让她很不舒服,舅妈递给她梳子,结果她却毫不领情的把梳子扔出了车外。
她也嫉妒安娜有爸爸妈妈爱,所以她玩游戏似的把安娜带到离家远的地方,让安娜在那里等她来找,结果她自己却跑回了家,还在舅妈询问她时说不知道安娜在哪里。
就连一再帮她的舅舅也因她教唆不会游泳的安娜下水而生气的对她吼道:“安娜和你在一起迟早要被你害死!”
在这里真的要特别提下小安娜,她可爱又单纯,对新来的姐姐特别信任和喜欢,和弗里达形成鲜明的对比,所以成了电影中除了女主角之外另一个让人移不开眼的小精灵。
再回到弗里达身上,可难道弗里达真的是个坏孩子,让人很讨厌吗?细细想来,其实并不是。
来到这个新家,弗里达经常看到的是舅舅舅妈安娜他们一家三口亲密温馨的在一起的画面,而她始终像是陌生人,永远融不进去。所以,她只能靠冷漠来伪装自己。
所以她无论是抽血还是跌倒从没哭过,她只是冷眼看着,仿佛这一切都与她无关。
而作为和妹妹安娜差不多的年纪,妹妹有人这么疼,她却早早地失去了父母,她对安娜产生嫉妒也是难免的。
然而,虽然她把安娜带到了离家特别远的地方,可她后来也返回去找安娜了,她并不是真的想让安娜消失。
她也不是有意要教唆安娜下水的,她那天是发自内心的想和安娜分享自己会游泳了的快乐,在安娜下水前她甚至还说了不要。
可家里哪怕舅舅舅妈对她很好,却还是会误会她,也始终没问过她到底快不快乐,如果不快乐,又是因为什么?
她从没感到这个家对她的在乎。
所以当矛盾最终激发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弗里达决定离开这个不属于她的家。
不过在她离开的时候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她在房间里遇到了安娜表妹,妹妹问她为什么要离开,她于是在离开之前说出了心里那件最在乎的事“因为在这里没人爱我,”结果没想到妹妹回了她一句“我爱你呀”。
可就是因为这一句“我爱你呀”,弗里达掏出了自己的一个娃娃送给了安娜,想当初她可是一个都不允许安娜碰的,可她最终还是因为妹妹的一句爱她接受了这个可爱的妹妹,可见她有多想被人爱。
弗里达还是可怜的。
最终,弗里达的离家出走计划还是没有成功。那天晚上,舅妈陪了她一晚上,我想,对于弗里达最重要的,就是亲人在乎的陪伴吧。
于是后来弗里达慢慢融进了这个家庭。她不再嫉妒妹妹,并能够自然而然的加入他们三个人的玩闹。
在一次她和舅舅还有妹妹玩闹的时候,她伤心的哭了出来。
电影猝不及防到到这里戛然而止,留下的是更多导演欲言又止的话。
弗里达哭可能是高兴的哭,因为她终于有人爱,终于可以融入新家庭了。她也可能是悲伤的哭,她从始至终都不想忘记自己的妈妈,可现在她却因为幸福的生活可能要忘记妈妈了。
都说孩子是无忧无虑的,可又有哪个大人能真正了解过孩子是否真的快乐?
《小王子》里说大人们永远不会在乎你新交的朋友喜欢做什么,是否和你合适,他们只在乎他爸妈是做什么工作的。
他们忘记了孩子最初的感受:快乐或是不快乐,更多在乎的是数字。
可孩子的世界里,数字又有什么意义?
在他们的世界里,数字不过就是简单的数字而已,他们更在乎的是自己到底快不快乐,开不开心。所以作为父母的我们,在教育孩子之前,是否也应该先站在孩子的角度,体会如何才能真正给孩子属于她自己的快乐,而不是只是仅仅给她吃穿和哪怕再多却也并不合适的关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