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出血是因为缺维生素C吗?

维生素C又叫抗坏血酸,是体内重要的水溶性抗氧化营养素之一。维生素C缺乏导致的坏血病是最早被发现的维生素缺乏病之一,早在公元前1550年就有坏血病的记载。

食物中的维生素C在小肠上段吸收,吸收率与摄入量有关,会随着摄入量的增加而减少。

维生素C摄入量较低时,几乎完全被吸收;每天的摄入量在30~200毫克时,吸收率为80~100%;摄入量达500毫克时,吸收率下降至75%左右;摄入量达1250毫克时,吸收率下降至50%左右。

维生素C被吸收后迅速进入血液循环,其浓度以脑下垂体最高,其次是肾上腺、肾脏、脾脏和肝脏。

人体代谢池内可有少量维生素C储存,一般在1200~2000毫克,最多可达3000毫克,总转换率为45~60毫克/每天。维生素C及其代谢产物主要随尿排出,其次由汗液和粪便排出。

在体内,维生素C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在维护健康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羟化作用

维生素C参与胶原蛋白的合成;参与并促进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的羟化过程;参与羟化酶作用,促进神经递质及去甲肾上腺素的合成。

抗氧化作用

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是一种很强的水溶性抗氧化剂,与脂溶性抗氧化剂一起发挥作用,在体内清除自由基,防止脂质过氧化。

提高机体免疫力

白细胞的吞噬功能依赖于血浆维生素C水平,维生素C可促进抗体合成。

解毒作用

大量维生素C对某些重金属离子如铅、汞、镉等具有解毒作用。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中推荐:
18岁及以上成年人维生素C每天摄入量为100毫克,孕妇在孕、早、中晚期摄入量分别为100毫克、115毫克、115毫克,乳母为150毫克。

维生素C缺乏后,对身体有什么影响呢?

轻度疲劳是维生素C缺乏的早期症状,进而出现全身乏力、倦怠、皮肤出现瘀点或瘀斑、齿龈疼痛或发炎等。
维生素C缺乏的特异性体征是毛囊过角化并带有出血性晕轮。维生素C长期严重缺乏能导致坏血病,典型病理改变是以胶原结构受损,合并毛细血管广泛出血为特征。主要表现为:
出血
牙龈出血、鼻衄、皮下片状瘀斑、骨骼下出血,甚至出现血尿、便血及贫血,严重时偶有胸腔、腹腔、颅内出血。
牙龈炎
牙龈结缔组织结构受损,导致牙龈萎缩,牙根暴露,严重时牙齿松动与脱落。
骨骼病变与骨质疏松
骨骼有机质形成不良导致骨骼病变与骨质疏松,出现关节疼痛、骨痛甚至骨骼变形。
坏血病患者若不及时治疗,会危及生命!

哪些食物里面富含维生素C?

维生素C的主要来源是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绿色和红色、黄色的辣椒、菠菜、韭菜、番茄、柑橘、山楂、猕猴桃、鲜枣、柚子、草莓和橙子等。
野生的水果和蔬菜,如苜蓿、苋菜、沙棘、酸枣等维生素C含量尤其丰富,特别是枣、刺梨等水果中含有的生物类黄酮,对维生素C的稳定性有保护作用。
动物性食物仅肝脏和肾脏含有少量的维生素C,牛奶、鱼、肉、蛋、禽肉中含量较少,谷类及豆类维生素C含量很少,薯类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C。

— End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