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缅怀父亲李宗义

今年,是父亲李宗义诞辰一百年的纪念。不少戏迷、朋友都说,百年诞辰,应该给老爷子热热闹闹、风风光光地操办纪念活动。可我们兄弟几个一商量,还是决定低调处理。一是父亲生前对于“名利”二字一向淡泊,再者我们兄弟几个也已退休多年,父亲的弟子、朋友也都高龄,再惊扰大家实属不忍。于是,作小文一篇,以示纪念吧!

我家祖居天津,父亲年幼丧父,家境贫苦,虽聪敏好学却只得无奈退学。他十三四岁的时候就出外打工,曾在天津益中烟草公司当童工、在天津电话总局干杂工……少年时,父亲便爱戏,听谭鑫培、余叔岩、孟小冬、安舒元等京剧名家的老唱片成了父亲辛苦工作之余最大的乐趣。

15岁那年,父亲搬到天津小白楼南面的三义庄,当时三义庄是天津京剧票友的聚集地,天津名票崔杰三、王除生、刘炳初兄弟都住在三义庄附近。在三义庄,天生有着一副好嗓子的父亲如鱼得水,和票友们学了不少戏,成了三义庄“同志国剧社”京剧票房出名的少年票友。

后来,父亲的艺术才华被曾和余叔岩合作多年的鲍吉祥发现。鲍先生不仅在艺术上给予父亲许多指导,同时为父亲正式下海、终身从事京剧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父亲没受过旧时科班的旧式教育,所以在艺术上没有太多的门户之见。他既努力继承传统,又能大胆改革创新。他擅长的戏很多,高派的《逍遥津》、《斩黄袍》、《辕门斩子》、《失空斩》等都是他经常演出并深受观众欢迎的剧目。

而在创作剧目方面,早在上世纪40年代,父亲就与梁小鸾一起排练演出了由田汉创作的《琵琶行》。由于这出戏的进步意义,戏演出不久,田汉就遭到通缉,而作为主演的父亲却因此而结识了该戏的导演马彦祥、李紫贵。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成立戏曲改进局时,正是马彦祥、何海生介绍父亲到北京参加戏曲改进局领导的实验京剧团(中国国家京剧院前身)。

1950年1月,父亲结束了个人挑班唱戏的经历,满腔热情地参加了实验京剧团的工作,成为新中国成立后首批加入国家剧院的京剧演员。那时,该团的阵容还有李和曾、张云溪、张春华、李忆兰、李洪春、赵炳啸、严韵春等。

实验京剧团排演的第一出戏是田汉编剧的《江汉渔歌》,父亲在其中出演男主角阮复成。之后,实验京剧团带着《江汉渔歌》和《三打祝家庄》两出戏赴上海演出两个月,盛况空前。而这两个月的演出对于我也有着特殊的意义——那时年仅9岁的我,作为《江汉渔歌》中的娃娃生,首次登台,并与父亲同台演出,这次演出也为我日后从事京剧事业奠定了基础。

之后,实验京剧团又接连排演了《大名府》、《兵符记》、《武侯宴》等剧目,父亲均在其中担任主要角色。

1952年,父亲参加抗美援朝慰问团,赴朝鲜演出了4个月;1955年,与叶盛兰、杜近芳、张云溪、张春华等名演员出访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瑞士、南斯拉夫、捷克、匈牙利、苏联等,后又在法国巴黎参加国际戏剧节,此次出访前后历时近一年;1956年底回国后不久,父亲又跟随京剧艺术团赴南美的巴西、乌拉圭、阿根廷、智利4国演出了近半年。

1960年,中国国家京剧院为支援充实梅、尚、程、荀四大流派剧团,将中国国家京剧院三团整体调入北京市作为梅兰芳京剧团的基本力量。第二年,四大流派剧团联合演出后合并为北京市京剧二团又改为北京京剧团,父亲随之调入北京京剧团。

1984年11月,年过七旬的父亲欣然接受天津之邀,带领全家人为天津观众演出了《“家乡情”李家专场戏曲晚会》,晚会连演5天,场场爆满。

父亲是天津观众捧红的,他一直没有忘本,所以即便已年过七旬,他还是毅然奔赴天津报答喜爱他的观众。而观众对父亲和我们全家的厚爱着实让我们感激涕零。每场演出结束后,很多观众久久不走,他们呼喊着父亲的名字,而父亲也一次次返场。漫长的返场结束,观众还要夹道欢送。“您保重身体啊!”“常回来看看啊!”观众这些亲切的话语至今犹在耳边。

那次的演出非常精彩,父亲格外高兴,只可惜由于年代久远没有留下影像资料。

1994年2月14日,父亲安详地离开了我们,走完了他81年的人生历程。作为长子,我的心情格外沉痛。时至今日,父亲认真演戏、谦虚做人、献身艺术的一件件往事依然历历在目。

那时演出繁忙,不能常回家看望父母,每次回家,父亲都要亲自去买菜,临别时也一定要把我送到车站。父亲住院时,我到医院陪床,由于工作辛苦我经常不合时宜地在父亲身旁沉沉睡去,父亲从来不会叫醒我,还会轻轻地为我盖上被子……如今,我也已年过七旬,对父母的感恩之情、愧疚之心愈切。我能做的,就是按照父亲的教诲,过好每一天,做好每件事,教好每一个真正热爱京剧艺术的学生。

(0)

相关推荐

  • 【趣闻】京剧趣闻与杂谈之二

    七.孙锤 又一次票友演堂会戏,其中有一出<连营寨>,头一场孙权派诸葛瑾到刘备营中求和,不了孙权的扮演者一上场就忘了自己扮演的是谁了,报不出名来.后台提词人急忙提词,但因为这位扮演者是新手此 ...

  • 我与谭元寿先生的师生情缘

    小编序:这是徐雪涛先生2004年的一篇文章,记叙了一段与京剧大师谭元寿先生的师生缘,从中可以看到谭先生生前对艺术的执着,对学生的关爱,以及谭先生的高尚情怀和无私的品格.今天读起来更加怀念这位京剧界的老 ...

  • 【文摘】我所认识的裴艳玲(连载四)

    五.京剧之乡,九岁挑梁 "为了给人类带来安慰与光荣的最美.最高尚的艺术,再多的痛苦都是值得的."(法国)  罗曼.罗兰1957年初,由恩师李崇帅联系,裴元.裴艳玲父女来到山东乐陵县 ...

  • 【趣闻】京剧趣闻与杂谈之四

    十四.袖子里掉彩裤 早年有一位唱花脸的票友,唱得好,嗓子也好,但令人遗憾的是腿瘸,肩膀一个高一个低,差得很多.本不能彩唱,可是戏瘾大,偏要彩唱,因此到处求人帮他想主意,避免上台出丑.后来又一位专管扮戏 ...

  • 厉慧良与天津的四十年情缘

    良驹得遇识马人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厉慧良寓居天津40年,为繁荣.发展天津的京剧艺术做出了积极贡献. 1955年,各地戏曲艺人仍时兴自由搭班,流动入班作艺.参加共和班的厉慧良首次来到天津,时任市文化局局 ...

  • 浙江省京八大头牌丶刘汉臣之女刘云兰口述其父遇害始末

    口述 刘云兰 整理 邹滢颖 2006年的6月19日,我在望湖宾馆过了80岁的生日,我穿最正的红色衬衣,戴黑色太阳镜,从家里出门,我的亲戚朋友看到我这身装扮都喝了好,和我在台上演戏时听到的"好 ...

  • 末行入生未消失 名家辈出有人知

    最近,<话说天津卫>节目两位资深话友--傅景义先生和张显明先生分别介绍了天津优秀的末行演员和京剧"末"行的演变历程,让我们从知识上很有收获.受傅先生介绍的启发,杨昌熹先 ...

  • 伶人伶事 票友下海第一人

    京剧形成之后,立即引起了士大夫们的浓厚兴趣,很多人在欣赏皮黄的同时,开始学唱,一时间皮黄腔成了主流.程长庚故去之后,京剧同时出现了三个并驾齐驱的人物:孙菊仙.谭鑫培.汪桂芬.其中的孙菊仙就是票友下海, ...

  • 李光:我的父亲李宗义

    李宗义<空城计> 今年,是父亲李宗义诞辰一百年的纪念.不少戏迷.朋友都说,百年诞辰,应该给老爷子热热闹闹.风风光光地操办纪念活动.可我们兄弟几个一商量,还是决定低调处理.一是父亲生前对于& ...

  • 京剧电影《盗魂铃》1976年摄制 李宗义 李慧芳主演

    京剧电影《盗魂铃》1976年摄制 李宗义 李慧芳主演

  • 票友出身京剧著名老生李宗义 代表剧目《辕门斩子》精选唱段欣赏

    票友出身京剧著名老生李宗义 代表剧目《辕门斩子》精选唱段欣赏

  • 高庆奎、李和曾、李宗义:斩黄袍、斩马谡、辕门斩子

    高庆奎.郝寿臣<斩马谡>唱片 1933年百代公司灌制 斩马谡 高庆奎 - 百年老唱片:京剧大典(26CD 精装典藏版) 高庆奎<斩黄袍>唱片 1929年高亭公司灌制 斩黄袍 高 ...

  • 足球场上的猛将李宗义

    李宗义晚年<逍遥津>录像片段 我国著名京剧须生李宗义,早在天津读书的时候就非常喜爱球类运动,尤其酷爱足球.他在舞台上演的都是挂长胡子的老头,一到足球场上却是一员猛将.自从他唱戏出了名后,他 ...

  • 【清明追思】怀念高派传人李宗义先生

    今年的冬天雪似比往年多,曾经的人和事就像是片片白雪,一幕幕的在脑海中掠过.既像是老电影又像是老唱盘,在不停的转动,时光逝去就不能回转.逝去的人再也不能复活,听起来很悲哀,想起来是那么的美好. 记得是1 ...

  • 著名京剧老生李宗义反串李多奎《钓金龟》,真是太厉害了!

    著名京剧老生李宗义反串李多奎《钓金龟》,真是太厉害了!

  • 生旦两门抱京剧全才李慧芳《让徐州》PK李宗义《斩黄袍》,真牛!

    生旦两门抱京剧全才李慧芳《让徐州》PK李宗义《斩黄袍》,真牛!

  • (李宗义)忆青春——返后山茶场三日游记

    忆 青 春 --返后山茶厂三日游 文/李宗义 Beautiful Flowers 2013年9月15日下午,叙永宾馆大厅,一幅"纪念叙永县后山茶场建场五十周年"标语下,涌动着熙熙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