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珐琅彩收藏的要点
掐丝珐琅是珐琅工艺中最为人熟知的一种,上文提到的“景泰蓝”实际上就是掐丝珐琅。这种技法首先用金丝在胎体上折出图案轮廓,再在金丝圈出的小空间中填入不同颜色的釉料,然后烧制,这个窑烧过程可以不断重复,把每一格的色彩逐次加深。
珐琅彩在康熙晚期研制,经雍乾二世的推动达到顶峰,到乾隆晚期制作工艺失传。由于珐琅彩价值高昂,在珐琅彩失传之后,市场竞相仿制以满足民间需要。清末至民国,一些高官大臣权贵阶 层也想拥有皇帝才有的珐琅彩,就邀请一些民间画师凭着想象来制作珐琅彩,但其工艺和用料都远比不过康熙年间制作的珐琅彩。
珐琅彩瓷器从创烧到衰落都只局限于宫廷之中供皇 室使用,是“庶民弗得一窥”的御用品。
珐琅彩瓷启始于康熙末年,全盛于雍、乾两朝,乾隆中期以后逐渐销声匿迹。17世纪初,当法国传教士第 一次将画珐琅器贡奉康熙皇帝时,康熙皇帝被它优美的造型,绚丽的色彩深深吸引,即刻决定把珐琅这种新型装饰效果,移植到他最 爱的瓷器上。
清朝皇帝对于珐琅彩瓷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皇帝对于珐琅彩的痴迷程度是常人不能及的,康熙皇帝喜欢多种色彩勾勒的瓷器,所以在康熙年间生产的瓷器多是绘有花卉的,外表十分华丽,用色上多样且大胆,但这期间的陶瓷少有鸟类的出现。康熙皇帝的珐琅瓷器都会在瓷器的外底留下款识,这也成为辨别年代的重要依据。
珐琅为外来语音译名,近代画珐琅技法15世纪中叶起源于法国。到17世纪初,法国工匠发明了画珐琅的新方法,其中以法国中西部里摩居的画珐琅工艺品最为著 名。即在一种较软的玻璃料内加上不同的金属氧化物作为呈色剂,并用油调和便成为珐琅料。以这种珐琅料装饰器物,能取得如油画般的色泽和立体效果。17世纪晚期一批画珐琅工艺品由法国等国的使节或传教士带到中国进入宫廷,其优美的造型、绚丽的色彩,立即将康熙帝深深吸引。于是下令在宫中烧制珐琅彩瓷器,并于康熙五十九年(1720)创烧成功,《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中记录画珐琅有铜胎画珐琅、玻璃胎画珐琅、瓷胎画珐琅、金胎画珐琅、紫砂胎画珐琅。瓷胎画珐琅即指珐琅彩瓷器。
乾隆时期是清三代中制作珐琅彩瓷(又称瓷胎画珐琅)最鼎盛期,由于康雍两朝的迅速稳步发展,使乾隆珐琅彩瓷制作更加成熟。乾朝时期的珐琅彩瓷不论造型种类、还是绘画图案都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