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

艺术家:张思华
个人介绍

从舞蹈到青花瓷到宣纸,她完成了一次蜕变,这不仅是角色的转变,也是对艺术各种可能性的实验。对于张思华来说,无论是舞蹈还是绘画,都是无声的视觉艺术。她将形体的美,转换成富有张力,又充满自由想象的绘画艺术。在艺术的道路上,她一直追求创新求变,另辟蹊径,舍弃传统绘画的约束,又不违背“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传统绘画精神,寻求抽象意境的自由表现,她把内心里的视觉图案演变为超越时空的天地结构,神秘、混沌而迷人。这是中国当代新水墨画的另一个格局,叠加的技法、若梦若幻的冥想、隐动的宁静,渲染成氤氲迷蒙的大千气象,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现风格。

循着山川的轨迹 探索自然的脉络
——由此引发对新时代水墨的领悟

回归自然,一直是东方人最朴素的终极追求。被这一近乎本能的愿望所驱使,不断地试图去了解山川河流,树木青草,我们对大自然的“脉络”,就有始终不断的细微发现。正如中医在脉搏与经络方面的探索,是要通过作为肉体的生灵之可触摸与可感知,来判断不可感知的非物质,借以了解生存与生命的奥秘;人类对自身所处的地球之自然景象,甚至对仍然几乎未知的无边宇宙星空,也在不断地探索着。能否通过宇宙物质的可见与可感知,来判断她的不可感知的非物质?至少能够尝试着感受她的炙热与她的力量,也许还能想象到那些来源于她自身不断变化着的生命的存在?这些愿望与欲念,一直不断地鼓噪着我,想要用“脉”,来描绘不可见的经络,来体会大自然本身的自然。去捕捉与试图再现大自然与宇宙本身的自然。我不可能去真正地了解她的原委,但至少,我愿意感受到她的炙热,她的温情,与她对我们的冲撞。

水与墨,从微观来说,都是一个流动的液体与成为灰烬的固体之间的结合。他们来自于自然,也结合于自然。正是这种结合,带给我们太多的乐趣与兴奋。用自然之物,把人类所感知到的自然再现出来,把物质的,非物质的,都通过这种水与墨的结合,再由宣纸和陶土作为载体,通过人类的手,呈现于大众,把对自然的感知与赞叹,传递给大众。以此微观的具象动机,体现对宏观的憧憬,这是我对水墨与自然的真实理解,她也是我心中最为之陶醉的享受。我至今都在庆幸,曾经用功与工笔彩绘多年,自从跟着缪野老师学习青花烧瓷之后,就被颜料所形成的线条与高温后呈现的变化吸引,之后居然还尝试着把工笔彩绘与这些心得感受结合起来,体现到了宣纸上。回过头慢慢想,在不经意的瞬间却与自然产生了呼应,由此更进一步激发了我对除瓷板画之外的水墨彩绘的进一步探索,似乎找到并发现了自己一直所要寻找的表达,我把它称之为“脉”。

何为脉?脉对绘画引发了哪些思考?在汉语字典里,“脉”是常用字,最早字形见于籀文。“脉”字由表示水流的“永”和表示人体的“月(肉)”构成,甲骨文的“永”字是象形兼会意字。其字形像长长的流水,中间是主河道,旁边是支流。按这个意思分析,“永”的本义来源于大自然,指水,长流不断;指山谷沟堑,被水造就。对人而言,其本义指人体血管中流淌着的生命;对自然而言,山川呈现的脉,也预示着大自然在之中流淌着的活的生命。有形的、无形的,它们都是因水而成,善利万物而不争,沿着自己既定的方向延伸着,却留下属于自己的痕迹。(“上善若水”是老子重要的哲学命题之一。《道德经》第八章讲:“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这些痕迹是活的。她的不断变化的走向,曲曲弯弯的身躯,却生生相息,带活了树木、青草、山谷、沟堑。这些自然的脉是纤细的,却无处不在,从中,让你感悟到它那柔弱却坚韧的内在以及内中蕴藏的生命动力。神奇的自然现象,深深地让我着迷,常常看着远山近水,耸立的山谷、流动的水声,它似乎在与你对话倾诉,告诉你有形中蕴藏着的无形。按照科学的指引,我们可以想象出由于自然的内力之强大,把我们视为极其坚硬的石头压迫成各种褶皱,形成无数的沟壑河流,像极了遍布人体周身的脉络。我总是在不断地想着,怎么才能把眼中看到的这种大自然的脉络表达出来呢?进入这个想象空间,似乎没有为什么,就象万物形成那样自然,只是突然有一天,想出去走走,去寻找我一直想要寻找的,却不知道的那个“什么”。这件事情甚至自然到: 在朋友的邀请下,去了景德镇,玩起了青花陶瓷制作,玩着玩着,突然间发现,就象有神灵在操控着我的手,不管怎么画都会得到意外的惊喜!我不敢相信,这扇艺术的大门是在为我开啟了吗?
创造性来自于偶然发现。比如山脉,若干条山岭和山谷组成的山体,褶皱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地壳运动中的内营力作用,那么瓷板绘画想要呈现自然褶皱的机理,除了金、木、水、火、土之外,最重要的是还要很好的利用钴料本身的特性,让它很好的发挥其作用。这是给我的一个重要启示。我开始尝试换一个载体,在宣纸上结合水墨颜料的不同特性搭配调合,甚至把植物粉作为颜料掺合在水墨颜料里使用,结果完全表现出一种特殊的自然效果,给每一条主脉和支脉的线条都赋予了生命力。这种脉线的效果,就像是再现漫长历史所形成的自然本身。
我得到的最真切的感受是:水墨来自于自然,用于描绘自然,只有自然的才是最真实的,而且她是活的,因此也是最美的。
作品展示(纸本水墨)
(0)

相关推荐

  • 王海宇水墨

    传统非常重要,但是中国的"传统"到底是什么,这很值得深思.我个人所认为的传统,在"心",在于人所想所思所行是否具有"利他心",就艺术而言,说 ...

  • 墨法

    墨法 墨法亦称"血法",又曰用墨之法.谈墨法离不开水.既是水墨,当以墨为体,以水为用."墨分五彩",墨法的运用源自于中国造纸术的产生,"笔墨" ...

  • 【写生略谈】| “随类赋彩”——色彩在国画山水中的语言

    对于山水画写生来说,色彩是重要的表现要素.色彩风格及其中蕴含的语言,不仅是山水画独特魅力的表现,还是一个山水画家自身风格的体现.基于此,本文将重点探讨在山水画写生中色彩应用的表现价值及其情感语言,从而 ...

  • 李小山 | 他的史诗

    我与杨佴旻虽然结识时间已久,但真正在一起相处,则机会不多.以我的直观感觉,杨佴旻不是高调的人.与许多喜欢做画外功夫的画家相比,他宁愿守在画室里埋头画自己的画.我一向比较逆反,当多数人过于收敛和谦虚,不 ...

  • 诊脉为何分寸、关、尺?(参与文末互动得福利)

    小编导读 中医脉诊绝对算是中医学最具代表性的诊断手段,很多没学过中医的人都会非常好奇,为什么只用三根手指一摸,就能知道人体不同部位的健康状态呢?今天,小编就带大家跟随现代脉学大家许跃远教授学习一下,他 ...

  • 揭开千年中医摸脉的神秘面纱,掌握16个脉...

    揭开千年中医摸脉的神秘面纱,掌握16个脉学技巧,你就是下一个"脉学大师"! 读这篇文章之前,学过中医的人,请先清空脑子里的脉学知识:没有学过中医的人,请不要怀疑,先看完,多去体会一 ...

  • 灵素之问 | 手少阴脉独无腧到有腧(上)

    原创 忆忘 腔调中医 3月23日 灵素之问 还原古人观察视角和中医经验理法的演进. 栏主 忆忘先生,从事临床工作,研习传统文化和中医经典,索求源流,力图还原古人的观察视角和经验及理法的演进. 黄帝曰: ...

  • 茯苓枸杞了加味治老年哮喘。。冬病夏治消喘膏治哮喘。。五味子治支气管哮喘 。半夏丹参治哮喘:主治支气管哮喘。适用于喉中痰鸣,呼吸急促,胸闷如窒,咳嗽,吐痰白粘稠,舌质暗,苔自滑,脉细涩患者。

    茯苓枸杞了加味治老年哮喘    熟地.丹皮.泽泻.淮山药.五味子.山萸肉各10克,茯苓 20克,枸杞子.补骨脂.巴戟天 各15克,胡桃肉12枚.  主治老年人哮喘.   冬病夏治消喘膏治哮喘    炙 ...

  • 灵素之问 | 手少阴脉独无腧到有腧(下)

    原创 忆忘 腔调中医 3月26日 灵素之问 还原古人观察视角和中医经验理法的演进. 栏主 忆忘先生,从事临床工作,研习传统文化和中医经典,索求源流,力图还原古人的观察视角和经验及理法的演进. 问曰:& ...

  • 五参顺脉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组方:西洋...

    五参顺脉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组方:西洋参30克,丹参30克,北沙参30克,苦参30克,三七参(即三七)30克,麦冬30克,赤节50克,川芎30克,降香50克,秦艽30克,冰片15克. 功效:益气养阴, ...

  • 如果没有后台或人脉,体制内的借调不要轻易去!

    来源:吐槽公务员 1.想上进,迎合领导是必修课,凡当政者都是想用熟悉的人. 2.替领导做私事,是与他搞好关系最快捷的方式. 3.在人多的场合里必须给领导面子. 4、如果没有后台或人脉,体制内的借调不要 ...

  • 脉诊发展的演变过程

    脉诊有着悠久的历史,几千年来经过历代送家的潜心研究,井从临床实践中不断地积累经验,从而形成了较系统的理论. 系统论述切脉法的文字记载,首见于<内经>.所举脉象达21种之多,尚有许多专论脉理 ...

  • 跷脉穴位自我治疗失眠

    跷脉,qiāo mài,中医奇经八脉名,包括阳跷脉和阴跷脉,<灵枢>记载:在然骨后面阴跷脉发起,阴跷脉主穴为照海穴,经过交信穴,沿着内踝的上方.大腿内侧上行入阴部,经过胸部.缺盆到达颈部, ...

  • 关庆维老师讲:中医诊脉告诉你这种情况叫肝...

    关庆维老师讲:中医诊脉告诉你这种情况叫肝肾阴虚,患者反过来还会问你,这到底得的什么病?这是在用英语的逻辑去听中国话.中医诊断的是失衡的现象,解读的是症候,而西医解读的是具体的病位,并根据病位起名,而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