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为何赏识苏轼?除了治国理念好,另一点不容忽视

宋仁宗景祐三年农历十二月十九,在小佛家不远处的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一个婴儿呱呱坠地,这个人日后必然震惊整个宋王朝,他就是苏轼。苏轼的家庭文学氛围十分浓郁,其父苏洵岁少年时不喜欢读书,但是后来却是沉迷于书中不能自拔,在家中,苏洵就是苏轼最好的老师,在良好的家庭教育中,苏轼开始熟读经史子集,他常常文思如泉涌,并且胸怀大志,准备成年后为国家效力。

嘉祐元年,苏轼21岁,苏洵带着苏轼和苏辙进京参加科举考试,毕竟在封建王朝时期,一个读书人想要出人头地,参加科举考试是一条最直接的道路,很少有人走其他路途能够成功。父子三人从眉州出发,一路上边走边看,两个月后终于抵达北宋都城汴京,当年九月,苏轼顺利通过举人考试。

嘉祐二年正月,宋仁宗命礼部侍郎欧阳修为礼部考试主考官,国子监直讲梅尧臣为副手,两人共同主持这一年的礼部考试,考试内容为《刑赏忠厚之至论》,用咱们现在的话说,那就是命题作文。苏轼认认真真学了十多年,对这样的考试简直是信手拈来,洋洋洒洒六百字文章很快的就写完了。

梅尧臣负责文章初审,而后分类转给欧阳修,当梅尧臣拿到了苏轼的试卷时,他直接被苏轼的文笔和思想惊艳到了。在试卷中,苏轼毫无保留的阐明自己以仁政治国的理念,苏轼主张,治国一定要赏罚分明,“有一善,从而赏之,又从而咏歌嗟叹之,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强调“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使天下相率而归于君子长者之道”,同时苏轼认为,在赏罚分明的基础上,还有做到赏罚得当,“过乎仁,不失为君子;过乎义,则流而入于忍人”。在梅尧臣看来,苏轼的这篇文章简直就是继承了孟子的思想,“有孟轲之风”,赶紧将好文分享给欧阳修。

欧阳修看到苏轼的文章之后,十分喜爱,“惊喜以为异人”,准备让这篇文章为第一,猛然间想到自己的爱徒曾巩也在参加考试,如果这篇文章是自己学生写的,又被自己点为第一,那些御史又要有话说,为了避嫌,将苏轼的文章点为第二。欧阳修估计忘了祁奚当年“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怨”一事,更何况试卷被封掉了考生名字。小佛其实还有一个好奇,欧阳修难道不认识自己学生的字迹?

苏轼在通过例不考试之后,又参加复试,这一次他取得了第一名,紧接着仁宗殿试,苏轼与苏辙都考中进士。这时,苏轼不过二十二岁,欧阳修当初的顾忌让他有点感觉对不起苏轼,于是常常在同僚面前盛赞苏轼,并以国士之礼对待苏轼。

其实,欧阳修对苏轼赏识不仅仅是苏轼在考试时表露出来的治国理念与自己相同,更多的则是欧阳修喜欢苏轼的文风,这一点是不能忽视的。

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宋朝六人中排名第一,他本就一直有意推动诗文革新,尤其在出任主官之后,阅读学生的试卷时,特别强烈。宋初文人基本继承了五代那种浮夸的文风,宋仁宗也有意改变,希望整个文学界的风气能够恢复到朴实的境界,同时当时文学派别“太学体”也在流行,他们最大的特长就是常玩弄古书里的生僻字词,以让人读不懂为傲。在这样的情况下,苏轼朴实无华的文风自然被领导和提倡古文革新运动的欧阳修青睐。欧阳修希望苏轼能够参与推动诗文革新运动之中,毕竟苏轼的文风具有这样的特点,诚如苏轼自己所言:

轼长于草野,不学时文,词语甚朴,无所藻饰。意者执事欲抑浮剽之文,故宁取此以矫其弊。

苏轼没有让欧阳修失望,他的文学成就超过了欧阳修,同时也是诗文革新主要的推动者之一。

参考资料:《刑赏忠厚之至论》、《上梅龙图书》

(0)

相关推荐

  • 郑熙亭文存之一百十二篇:大宋山河之翰林风月(三)文林佳话

       郑熙亭文存之一百十二篇:  大宋山河 第二章 翰林风月  三   文林佳话   嘉祐二年正月,上命翰林学士欧阳修权知礼部贡举.仁宗皇帝预传旨意,"凡晦涩险怪.轻薄浮艳之文一概不取&qu ...

  • 【觅苏记】开封府:聪敏愚直(上)

    宋至和元年,礼部侍郎张方平出知益州,苏洵来到成都求见张方平,他呈上自己所写的<权书>和<衡论>等文章,张方平读后大为夸赞,立即写状给朝廷,保见苏洵任成都学官.但是朝廷的任状一直 ...

  • 苏轼第一次中榜,文章里的典故是编的?还让主考官刮目相看?

    嘉祐元年(1056),暮春三月,年19岁的青年苏轼告别母亲与乡邻,与弟弟苏辙一同跟随父亲苏洵沿蜀道北上,经大散关至关中,一路抵达京师.嘉祐二年(1057)是苏轼第一个命运转折点,在金粉之地汴梁(今河南 ...

  • 朗读||欧阳修论

    欧阳修论 自古以来,文人相轻,抑或文人相惜,两种现象和论调不绝于耳.然而,文人相轻,相互攻讦,恶意诋毁,最终令人不齿,文人圈内扼腕叹息,文人圈外以为好笑.甚至被人怀疑:文人不是读过很多的书吗?怎么读了 ...

  • 名家讲堂:《资治通鉴》的治国理念全集

    古诗词文欣赏 昨天 <资治通鉴>的治国理念 第一集:大历史观 <资治通鉴>的治国理念 第一集:大历史观来自古诗词文欣赏00:0017:00 历史是一个环环相扣的系统,历史事件的 ...

  • 老子与孔子的治国理念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与治国安邦方面,二者在不同的方面各有所长. 单是从<道德经>和<论语>两部著作来说,老子的<道德经>相当于数学中的公理,是普遍遵循的规律,较宽泛,无 ...

  • 中晚唐灭亡的原因:忽视了水能覆舟的治国理念

    原创2021-06-27 11:21· 引言 安史之乱之后的唐王朝并没有恢复到之前的兴盛局面,藩镇割据.朋党之争.宦官专权,成为唐朝走向灭亡的三大原因,并且这些原因是长时间存在的,例如藩镇割据贯穿于唐 ...

  • 魏忠贤背后哪有这么简单:崇祯皇帝废掉的是他爷爷“打土豪分田地”的治国理念

    鱼羊史记.看新鲜的历史 撰文:风林秀 编辑:吃硬盘吧 插画:发达蚊 崇祯皇帝一生做了许多引发争议的事情,比如:杀袁崇焕.六次罪己诏等等.唯独有一件事情似乎没有争议,那就是诛杀魏忠贤及其领导的阉党集团. ...

  • 从史墙盘铭文看周人的治国理念

    摘要:史墙盘是迄今所见记述西周诸王最为系统的彝器.该器铭文代表了周王朝的正统理念,造句谨严,用辞考究.铭文叙述周文王.武王的功勋业迹,主旨是强调周文王得上帝眷顾,膺受大命,堪当完成大命的重任.铭文还强 ...

  • 荀子思想与治国理念

    2017中国兰陵 荀子礼治思想论坛 专家教授讲坛系列二十四 荀子思想与治国理念 荀氏宗亲会  荀木白 近代维新志士谭嗣同在其名著<仁学>中指出,两千年来的政治是"秦政" ...

  • “叶公好龙”之辩——楚文化与中原文化分歧下的治国理念差异

    <叶公好龙>是一篇著名的寓言,出自于汉代刘向编撰的<新序·杂事五>,原文如下: "子张见鲁哀公,七日而哀公不礼.托仆夫而去,说:臣闻君好士,故不远千里之外,犯霜露,冒 ...

  • 六韬,体现古代军事思想之精华,凝聚古人治国理念的精髓

    <六韬>为周初太公望(即吕尚.姜子牙)所著,以太公与文王.武王对话的方式编成.姜太公<六韬>以"规模阔大,本末兼该"著称,其体系之完整,内容之丰富,都为古代 ...

  • “商鞅变法”隐藏的治国之道,上及治国理念,下及生活琐事

    秦孝公时期,天下正处于你争我夺的战国乱世,但是秦国通过商鞅变法,让秦国处于不败的地位,为日后统一诸国做铺垫.而商鞅变法不仅让秦国变得更加富强,其中还隐藏着非常重要的治国之道,那就是信誉. 信誉是君主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