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镇物之“四象”布局
紫禁城镇物之“四象”布局
周 乾
紫禁城“四象”是紫禁城布局的“镇物”形式之一。所谓“四象”,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图1)。其中,朱雀即凤凰;玄武是龟蛇一体的神兽,“武”为黑色之意。“四象”在古代较多的用于方位描述,如东汉天文学家张衡所写的天文学著《灵宪》载有“苍龙连蜷于左,白虎猛据于右,朱雀奋翼于前,灵龟圈首于后”,即青龙位于东方,白虎位于西方,朱雀位于南方,玄武位于北方。“四象”定方位的方式主要源于星象。我国古人观测星象与今天不同,他们并不仅仅是去简单地记忆某一颗星,而更重视观测由某些星组成的象,这些星最终被连接起来,形成各种常见的图案,从而建筑起古人观象授时的观象基础。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编《史记·天官书》把东、南、西、北四方每一方的七宿想象为四种动物形象,叫做“四象”。其中,东方七个星宿即角、亢、氐、房、心、尾、箕,形状如龙,所以称东宫为青龙或苍龙;西方七个星宿即奎、娄、胃、昴、毕、觜、参,形状如虎,称西宫为白虎;南方七个星宿即东井、舆鬼、柳、七星、张、翼、轸,联为鸟形,称朱雀;北方七个星宿即斗、牵牛、婺女、虚、危、营室、东壁,其形如龟蛇一体,称玄武。
图1 玄武造型
紫禁城的不同方位区域巧妙地用“四象”来反映,表现形式或为建筑造型,或为建筑命名,或为建筑功能。如对于位于南端的午门在外形上,很像展翅飞翔的凤凰(图2),与“朱雀”呼应;而位于北端的神武门在最初建造时,其命名为“玄武门”,与“玄武”呼应;后因避讳康熙名字玄烨而改为“神武门”(图3)。
图2 午门
图3 神武门匾额
紫禁城东侧的长安左门被俗称为“青龙门”(图4)。明清时期科考后的进士名字会被写在一张皇榜上,该皇榜在鼓乐簇拥下由午门出,向南出天安门,再向东从长安左门出来,张贴在临时搭设的龙棚里。随后,状元身披红绸,骑着御赐的高头大马,在天街(今天安门前的长安街)上游行;其余进士受邀在顺天府衙(今北京市东城区东公街)饮宴庆贺。由于在古代,考试一旦被金榜题名,其人生仕途立刻青云直上,犹如“鲤鱼跃龙门”,因而长安左门被俗称“青龙门”。另外,明代官员进午门去太和门上朝时,均需要在长安左门下马,步行从承天门(今天安门)进宫。
图4 长安左门(1952年拆除)
紫禁城西侧的长安右门俗称白虎门(图5)。在明清时期,每年农历八月中旬,皇帝会在长安右门内进行秋审,即对各省上报死刑案件进行复核。长安右门内的西千步廊内,摆放数十张八仙桌,判官们面北而坐,互判案文,再交皇帝终审。皇帝如红笔一勾,则案件中的犯人在秋后问斩,明代地点在西四,清代则在菜市口。在清代,皇帝还会在长安右门内进行朝审,即复核刑部在押的死刑犯,时间略早于秋审。朝审时,所有犯人均被从牢狱中押出,从长安右门的南门洞进入西千步廊内,一字型跪在公案前(不能伸冤)。皇帝审核,确认犯人无冤情的,则将犯人于冬至清早押赴刑场问斩;有冤情的则发回重审。由于犯人进入长安右门后犹如入“虎口”,九死一生,因而长安右门俗称白虎门。
图5 长安右门(1952年拆除)
长安左门、长安右门分居承天门东西两侧,其位置关系见图6。
图6 长安左门、长安右门平面位置(清乾隆十五年)
不仅紫禁城布局与“四象”相应,我国古代的皇城宫殿中规划布局中,多有用“四象”来确定方位,且通过适当的方式来突出“四象”的做法。如东吴时期孙权定都建邺(今南京),通过“四象”来确定其象天设都的理念:城北的玄武湖象征玄武,城东的钟山龙蟠象征青龙,城西的石头城虎踞象征白虎,城南流经朱雀门的秦淮河象征朱雀。又如南北朝时期地理文献《三辅黄图》卷三载有:“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灵,以正四方,王者制宫阙殿阁取法焉”。再如唐代政治家杜佑撰写的《通典》卷一百二十四载有:“皇帝御舆出次,曲直华盖侍卫警跸如常仪。入自青龙门,夏入自朱雀门,秋入自白虎门,冬入自玄武门”,说明在唐代的皇宫里已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门。
紫禁城的规划采用“四象”布局形式,其主要原因与古人的神兽信仰有关。古人认为,龙为“麟虫之长”,凤为“百鸟之王”,虎为“百兽之王”,灵龟为“甲虫之王”;“四象”镇守四方,可辟邪恶、调阴阳。另道家丹道经典《混元八景真经》卷之五认为玄武为北方水神、朱雀为南方火神、白虎为西方金神、青龙为东方木神,四神为天地之主。这不仅反映了“四象”的重要地位,而且把“四象”理论与“五行”、“五方”、“五色”理论巧妙地结合起来,有利于古人自圆其说。对今人而言,则是我国古建筑丰富文化的一种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