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 偶
对偶或者叫对仗,古人叫丽句、丽辞、俪语,由诗骚中的对偶排比而来,由诗经或骚发展成赋,又由赋浓缩成近体诗中的对仗,走了文学中一个由简单到复杂再由复杂归为简约的艺术过程。中国传统诗歌特别强调对偶:“造化弄形,支体必双;神理为用,事不孤立。”“若辞失其朋,则羁旅无友。”苏东坡也认为“事无不对”,甚至后来专门发展成了骈文,如骈赋。现代诗歌也重对偶,如排比。《诗经》中有“葛屦五两,冠緌双止”、“南山崔崔、雄狐绥绥。”(《诗经·齐风·南山》)“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山有乔松,隰有游龙。”(《诗经·郑风·山有扶苏》)“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诗经·郑风·溱洧》)“天之方难,无然宪宪;天之方蹶,无然泄泄。”“老夫灌灌,小子蹻蹻”“敬天之怒,无敢戏豫。敬天之渝,无敢驰驱。”(《诗经·大雅·板》)曹子建《应诏诗》中有“朝发鸾台,夕宿兰渚”“芒芒原隰,祁祁士女”“经彼公田,乐我稷黍”“玄驷蔼蔼,扬镳漂沫。流风翼衡,轻云承盖”“西脐关谷,或降或升,徘骖倦路,载寝载兴”等,刘勰《文心雕龙》还专门有讨论。刘勰进一步指出:“言对为易,事对为难;反对为优,正对为劣”,言对贵精巧,事对贵允当。根据刘勰的提法,对偶概括起来主要是这四种:
刘勰说“言对者,双比空词也。”“凡偶辞胸臆,言对所以为易。”从他这此论述当中我们是不是可以理解为:言对就是我们自已写一句而找一句对上。为什么说言对易呢?如果是说写境的话,言对是不是相当于造境呢?不必据典,我自己找一个来对上,当然容易得多。与下面的事对说不可凭空捏造比当然言对为易了。取材多从自然景物入手,从他所举的例子中似乎是这样。看他举了长卿(司马相如)《上林赋》“修容乎礼园,翱翔乎书圃。”的确是这样的。我们从唐代作品中找来例证,如骆宾王“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在狱咏蝉》)如李益“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喜见外弟又言别》)杜甫“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野望》)
“事对者,并举人验者也”,“征人之学,事对所以为难也。”这里来看似乎更明白了,事对是要“征”“人之学”,意思是事对必有所据,也就是说我们有了一联,必须找一与上联匹配的历史人物或事件,不可凭空捏造。刘勰举了宋玉《神女赋》:“毛嫱鄣袂,不足程式;西施掩面,比之无色。”西施与毛嫱都是史实。我们看唐人的如“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唐玄宗《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鄹氏邑与鲁王宫即是史实。
“反对者,理殊趣合者也”,为什么反对比正对好呢?据刘勰的意思“幽显同志,反对所以为优也。”意思是相反的事例而说明同一道理,当然好。并举仲宣《登楼赋》“锺仪幽而楚奏,庄舄显而越吟。”我们也可以从后来的唐宋人作品中找到例子,如杜甫“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野望》)
“正对者,事异义同者也”。是不是正对是不同事说同一理?为什么正对不如反对呢?刘勰自己说“并贵同心,正对所以为劣也。”并举孟阳《七哀》诗“汉祖想枌榆,光武思白水”为例,我们理解是不是从正面说明不如从反面说明更有说服力呢?如李商隐“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隋宫》)白居易“佛寺乘船入,人家枕水居。”
是以言对为美,贵在精巧;事对所先,务在允当。若两事相配,而优劣不均,是骥在左骖,驽为右服也。若夫事或孤立,莫与相偶,是夔之一足。
实际上我们除了将对偶分为上面所说的四种之外,还在对偶中存在一些技巧,后人总结有以下几种方式:
“关树抽紫叶,塞草发青芽。”(沈约《有所思》)“野茵铺远甸,飞练挂危矶。”(小石源《癸酉避暑山中》) “山川隔未远,风雨每同时。”(小石源主人《接人短信后有梦》)“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王维《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半湾新涨飘英合,数叠苍山落照侵。(陈三立《四月朔蔡师愚仇徠之挈艇子寻青溪》)“松风摇翠一山静,枫叶经霜四望秋。”(小石源《灌冲秋色》)
“繁华今寂寞,朝市昔喧阗。”(沈约《登北固楼》) “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罗隐《扇上画牡丹》)“聚散有期云北去,浮沉无计水东流。”(许浑《京口闲居寄京洛友人》)衔寺岚光穿笑語﹐臥橋塔影帶晴陰。(陈三立《四月朔蔡师愚仇徠之挈艇子寻青溪》)“纤巧只如越女态,浮嚣不减赵家都。”(小石源《西湖》)
“樽中美酒常须满,身外浮名好是闲”,“竹径有时风为扫,柴门无事日长关。”(朱庆余《归故园》)本是“须长满”“是好闲”和“为风扫”“长日关”“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杜甫《秋兴八首》)当是“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盘剥白鸦谷口粒,饭煮青泥坟底芹。”(杜甫《崔氏东山草堂》)当为“盘剥谷口白鸦粒,饭煮坟底青泥芹。”“柳絮打残连夜雨,桃花吹散五更风。”(白玉蟾《快轩书怀》)应当是“打残柳絮连夜雨,吹散桃花五更风。”“吟边溪壑孤尊在,乱后儒生硕果如。”(陈三立)应当是“吟边溪壑在孤尊,乱后儒生如硕果。”“承晋绍唐风骨铁,谈今说古寸心余。”(小石源《挽书法家李绍明师》)按通常的句法应是“承晋绍唐铁风骨,谈今说古余寸心。”
“霭霭朝云去,溟溟暮雨归。”(范云《巫山高》)“灼灼青轩女,泠泠高堂中。”(鲍令晖《拟青青河边草》)“树树皆秋色,山山惟落晖。”(王绩《野望》)“江天漠漠鸟双去,风雨时时龙独吟。”“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偎水中鸥。”(杜甫《秋兴八首》)“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花开花谢忘甲子,客去客来辨是非。”(小石源《登水府阁》)
“昨夜越溪难,含悲赴上兰;今朝逾岭易,抱笑入长安。”(六朝古诗)此即第一句与第三句相对,而第二句与第四句相对。此种对法,又称扇对格。《苕溪渔隐丛话》:律诗有“扇对格”,第一与第三句对,第二与第四句对。如杜少陵《哭台州司户苏少监》:“得罪台州去,时危弃硕儒;移官蓬阁后,谷贵殁潜夫。”苏东坡《和郁孤台》:“邂逅陪车马,寻芳谢朓洲;凄凉望乡国,得句仲宣楼。”又唐人绝句,亦用此格,如“去年花下流连饮,暖日夭桃莺乱啼,今日江边容易别,淡烟衰草马频嘶。”(唐无名氏诗)郑谷《吊僧》:“几思闻静話,夜雨对禅床。未得重相見,秋燈照影堂。”
萍乡乡前贤彭烔集句诗《晚春即目用扇对格》:
山中春已晚,(权德兴)几片落红轻。(翁卷)林下期何在,(刘长卿)一汀芳草生。(徐照)池烟明鹤影,(吴师道)茅舍乱鸡声。(真山民)漫写诗盈卷,(白居易)幽居不用名。(杜甫)
又叫本句对。指一句之中连用两个同类词语,再两两相对的格式。可分为实字互成对、虚字互成对与虚实互成对三种。如“人生半哀乐,天地有顺逆。”(杜甫《白水县崔少府十九翁高斋三十韵》)哀对乐、顺对逆,虚字互成对。“十年家国泪,万死水云身。”(曾灿《灵岩喜遇三轮上人》)家对国、水对云,家国对水云。实字互成对。“人心新岁月,春意旧乾坤。”(真山民《新春》)岁对月、乾对坤,岁月对乾坤,实字互成对。“入道无来去,清言见古今。”(储光羲《题虬上人房》)来对去、古对今,来去对古今,虚实互成对。“三更风雨听,四海友朋思。”(赵蕃《夜赋》)风对雨、友对朋,风雨对朋思,实字互成对。“山川南北路,风雪别离天。”(姚合《送陆畅侍御归扬州》)山对川、风对雪,山川对风雪,实字互成对。南对北,别对离,南北对别离,虚字互成对。“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文天祥《南安军》)山对河、城对郭,山河对城郭,实字互成对。七言的如“一水饮人分冷暖,众花经雨有安危。”(梁鼎芬《春日园林》)冷对暖、安对危,冷暖对安危,虚字互成对。“万里风尘南北路,一蓑烟雨短长亭。”(蒲松龄《早行》)风对尘、短对长,风尘对短长,虚实互成对。“横眠吴楚中央地,高拄东南半壁天。”(曾丰《灵山》)吴对楚、东对南,吴楚对东南,虚实互成对。
其实要解决互成对或本句对的疑惑,下面我会说到的,对仗是句式结构的相对,不是所谓的词性相对。
要知道什么是互文对,首先得知道什么是互文。互文是修辞方法的一种。互文也叫“互文见义”或称“互见”。它的特点是上下文彼此隐含,彼此渗透,互相呼应,互相补充,即上文里省略了可在下文出现的词,下文里省略了在上文出现的词,参互成文,合而见义。如“选义按部,考辞就班。”(陆机《文选》)同“选义就班,考辞就义”。“孤臣危涕,孽子坠心。”(江淹《恨赋》)许多成语就是互文,如“雕梁画栋”、“吟风弄月”、“吟诗作对”等等。诗由于每行受字数的限制,不采用此种修辞方法,就超过了字数,如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不用互文,就得表述为:我在歧王宅里、崔九堂前经常见到你的身影,经常听到你的歌声。互文对即由互文这种修辞方法构成的对联。下面介绍几组互文对。“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古诗《木兰诗》)同“将军十年归,壮士百战死”。还有如“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杜甫《登楼》)等等。
同一联中的两句话,从形式看是两句话,但意思并不互相对立,实际上是一整句话分开成两句来说。也就是这两句话在理解时应该是如同流水般一气贯穿下来。所以叫做流水对。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此种句法,两句只言一种意思,且互为因果。最妙。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归来疑似鹤,下处即寻鱼。”(佚名《鹭鹚诗》讽贪官)“行冲薄薄轻轻雾,看放重重叠叠山。”(范成大《虽发竹下》)等等。“亲调三军急,来扶万姓伤。”(小石源《两鬓新见霜》)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秦韬玉《贫女》)“永夜思家在何处,残年知汝远来情。”(苏轼《侄安节远来夜坐》)此种对法,以一问一答方式为之。然答语不可过于直率,须把诗意荡开,方能显出含蓄与蕴藉。
“厨人具鸡黍,稚子摘杨梅。”(孟浩然《裴司士员司户见寻》)“根非生下土,叶不坠秋风。”(乔云《试月中桂》)
“舳舻争利涉,来往接风潮。”(孟浩然《舟中晓望》)“窗开两片月,霜足一重寒。”(朱超《咏贫》)“雾暗迷旗影,霜浓湿剑莲。”(贺力牧《关山月》)“骤雨新湿八境月,行云幻尽九江烟。”(小石源《赣南医学院二十年班庆呈诸同学》)
错综对也称交股对或犄角对。出句和对句不同位置的词语交叉对仗。如“春深叶密花枝少,睡起茶多酒盏疏。”(王安石《游钟山》)出句之第四字“密”,对下句第七字之“疏”。“裙拖六幅湘江水,髻耸巫山一段云。”(李群玉《同郑相并歌姬小饮戏赠》)上联三四字“六幅”对下联五六字“一段”。“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杜甫《长江》)“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当歌欲一放,携酒重相看。”(刘凤诰《集杜北征》之《不见秋雲动》)下联第三字“重”对上联之第四字“一”。“斥鷃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毛泽东《吊罗荣桓同志》)这里虽要说明的是,关于错综对,有的学者认为同前面包举的倒装对,有的主张同交股对。我认为,错综对从字面理解当然是上下联该对的字词不在相应位置上。
如“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李商隐《马嵬》)“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温庭筠《苏武庙》)“黃犬傍人舞,牽牛獨自花。”(郭竞芳《步韻紫光兄五律夏日憶故園》)
如人物对、鸟兽对、数目对等。
后面所举的这十几种对仗都包含在言、事、正、反四者之中,只是根据对仗的形式上来区分,如纲目。
其实上面举了这么多对仗方法,总而言之,一句就都可以概括了,对仗就是上下句句式结构相同。在这里纠正大家一个错误观念,诗中的对仗,包括对联中的对仗,不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切切!是句式结构之对,即上下联句式结构相同即可。否则如解释,如潘岳“在疚妨贤路,再升上宰朝”,王维“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见前引),杜牧“老翁四月牙爪利,掷火万里精神高”,张淑芳“或定或摇塘上柳,为鸾为凤月中篁。”(《浣溪沙》)元好问“三秦形胜无今古,千里传闻果是非。”萍乡刘凤诰“举家闻若骇,吾道竟何之?”“行李须相问,归期要早知。”(《集杜北征二百十首》之《强发为妻子》)“晚来声不绝,应共尔为群。”“孤负沧洲愿,尚惊矰缴勤。”(刘凤诰《集杜北征二百十首》之《肠断江城雁》)“荣敷偶数兼成数,春永前身到后身。”(刘凤诰《八千岁为秋得椿字》)李叔同“一即是多多即一;文随于义义随文。”等等。如别人出个联“桥是桥”,如果你对个“路归路”很工,可以说是词性相对了,但如果别人对成“笑中笑”,难道不工吗?这个时候你再看看词性,你就会发现,其实就是个句式结构之对。我们再看看“暂把醉茶当醉酒,偏于长夜梦长沙。”(小石源《寄人》) “无双第一崇人海,似火如荼奉远心。”(小石源《莫问长江水浅深》)网络上有人集句对:“冷香飞上诗句;诗草还让君传。”这就是典型的句式结构之对。还有很多名胜对联,如萍乡横龙洞纯阳观联:“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芦溪东阳回龙寺联:“回首思唐宋;龙光射斗牛。”萍乡上栗赤山丰泉树傩庙联:“方向掌坛谴,灵感千秋,是聪明正直而壹者;冬季徇里党,恩周万类,有水旱疾疫则祷之。”其中“壹”是数量词,对句以“祷”对之,直是风马牛,但斯联却极工,为何?句式结构相同而已。
大家试想一下,对仗来源于排比,诗经中就大量存在了,后来的汉赋更是通篇都对,所以有骈赋一说。联对在六朝及唐已达到顶峰。这个时候,哪位诗人知道什么叫名词动词形容词?前贤为了让后人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先想好了的?词性是舶来品,是后来才有的,换句话来说,只存在于现代汉语。我们祖先只将词性归类为天文类、地理类、毛羽类、鳞介类等等。正因为易误,所以这里多举了些例子。
对仗之妙,存乎一心,诗中对仗忌粘忌板,当然对偶是为全篇服务的,不能为对而对,要如行云流水一般才好,如老杜:“念我常能数字至,将诗不必万人传。”如果尽是天对地,雨对风,清暑殿对广寒宫,这是训练童蒙,不是诗。
对偶对仗对联诗钟几者有同有异,所谓对偶或对仗主要是指诗中的联对,如古之仪仗,他是为诗的总体服务的,是诗的六义之二赋与比,有三字对四字对五字对六字对七字对不等,可在歌行体中也可以在词中,但最多是在律诗中,所以多为五七言。而成为单独的文本——对联以后,因为其张贴和观赏的实用功能,所以要求单独成文,有独立的意义,字数可以从几字到几十字几百字,如大观楼长联达180字。诗钟是界于诗中对仗与实用对联之间的一种文学形式,其字数多为七字偶有五字,其要求比诗、联更严格,如平仄严必用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