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发展 | 房晟陶:业务战略不清晰,组织工作怎么干?

1

“业务战略不清晰”是个别情况吗?

业务战略在大部分情况下都是不清晰的。

这么说是不是有点耸人听闻,哗众取宠?

事实上真的就是这样。

现在,很多传统行业公司都需要战略迭代。不仅新战略不清晰,而且还有新老战略的左右为难。过去那种业务战略长期稳定,只需要有秩序的持续改进的好日子已经少多了。

而对新经济公司来说,业务战略更是长期处于探索、迭代期。如果不是处于业务战略探索、迭代期,那很可能就处于业务战略衰退期、崩溃期。那就更麻烦了。

不是说“战略清晰”根本不存在。战略清晰还是可能存在的。

而是说,公司在“战略清晰的山顶”根本停留不了多长时间。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上山和下山。

我们可以把业务战略状态细分一下,看看究竟有多少清晰的时候。

1. 业务方向探索期/业务战略尝试期:四处试验,这里摸摸那里碰碰;业务方向都不清晰,更不用说业务战略清晰了。业务战略的状态:不清晰

2. 业务战略探索期:一些局部点有了希望,形成了小闭环,但整体还没有大闭环;形成了小闭环的部分与尚未形成小闭环的部分之间斗得厉害。有些领导宣称战略明确,实际可能就是业务方向明确而已。业务战略的状态:不清晰

3. 业务战略成型期:生存危机算是度过了,但还有几个关键的连接点需要打通。在回头总结时,业务战略是清晰的,但在过程中组织成员是不会感觉清晰的。有些领导宣称业务战略明确,实际可能就是业务目标清晰而已。业务战略的状态:逐渐清晰,但绝大部分组织成员感受不到清晰

4. 整合战略成型期:这也算是“司生”中最好的时光。不过,业务战略需要与组织策略匹配,有点烦。来自他人羡慕的眼光可以抵消日益增多的繁文缛节所带来的烦恼。业务战略的状态:很清晰,组织成员也能感受到清晰

5. 业务战略扩展期:这也算是“司生”中的很好的时光。现有业务的战略比较清晰,新进入的领域(第2、第3曲线)还不清晰。大部分人员都在现有业务里面,所以还感受不到新业务战略的不清晰。新老业务之间文化非常不同,新业务探索因老业务的存在可能比一个独立公司更难。业务战略的状态:新业务战略不清晰,老业务战略清晰。

6. 业务战略停滞期:业务战略在表面上还很清晰(业务结果还不错),但各种怪象已经出现。一些有识之士已经看到了问题,不断发声或者离开,但主流还是歌舞升平。业务战略的状态:当时看似清晰,事后看已经不清晰

7. 业务战略迭代期:原有业务战略还没有达到停滞的状态(业务结果还不错),但领导层意识到其有效性会在可见的未来迅速下降,需要主动迭代,于是晴天修屋顶,主动求变。只是说要迭代,迭代后的样子谁也说不清楚。业务战略的状态:不清晰,大部分成员感觉有点乱和不理解。

8. 业务战略衰退期:业务结果已经出现问题,但组织内对现有业务战略是不是有问题还达不成一致。这个阶段,有很多人会说“战略是对的,只是人不行”、“执行力不行”,或者“文化被稀释了”。有些公司是因为第1曲线开始衰退才被迫开始了第2、第3曲线的探索。业务战略的状态:老业务的战略越来越模糊了,新业务战略不清晰

9. 业务战略崩溃期/新业务方向探索期:对现有业务战略不行终于达成了一致,新的业务方向终于开始下大力气才探索。旧的已经不行,新的远还没来到。业务战略的状态新业务战略不清晰,老业务战略很混乱很痛苦

10. 老业务战略突围期/新业务战略探索期:新业务一些局部点有了希望,但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为老业务战略四处堵漏,这些局部的新希望也容易夭折。业务战略的状态:新业务战略不清晰,老业务都没了。

11. 业务战略重构期:新业务战略逐渐清晰,但新业务所需要的组织能力&文化需要相当长的变革时期才能从原有组织上重构出来。变革给组织成员带来很多困惑和痛苦,所以绝大部分组织成员感受不到业务战略清晰。业务战略的状态:新业务战略逐渐清晰,但绝大部分组织成员感受不到清晰

在以上11种情况中,真正称得上是“业务战略清晰”的时候也就是第4种情况、第5种情况的一部分、第6种情况的一部分,绝对不算多数。

而且,第4、5、6就是幸存者的偏见。我们听说过的都是第4、5、6种成功者的业务战略清晰,但我们没有看到那些探索者、迭代者、衰退者、崩溃者、突围者、重构者的苦闷和彷徨。

所以说,“业务战略在大部分情况下都是不清晰的”。

这才是真实的世界。

业务战略不清晰,是组织工作的普遍环境,不是个别情况。

过去就经常是,现在更是。

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那些秉持“先明确业务战略,然后才能进行组织设计”想法的人,就会陷入极大的困境和痛苦。顺便说一下,那种“先明确业务战略,然后才能进行组织设计”的思路都是从第4、5、6类那种公司状态下总结出来的。

有了困境和痛苦,人们容易做出一些看似合理,但不一定明智的事情。

比如,“霸王硬上弓”,创造出一个“假性清晰”。

适度推动业务战略的清晰是合理的。但是,为了让组织工作有个“锚定点”而“霸王硬上弓”,这种事情只会适得其反。

2

业务战略不清晰,组织工作怎么干?

在业务战略不清晰的时候,做组织工作通常会让人感觉非常被动、从属、无意义。如何化被动为主动,化从属为主导,化无意义为有意义?

业务战略不清晰的时候,组织工作也是可以做的很主动的,也是可以有相对清晰、可持续的组织策略的。

我们都听说过这样一句话:方向大致正确,组织充满活力。不管是什么阶段,业务战略清晰与否,组织都需要也是可能充满活力的。

要让“组织充满活力”,是有很多不依赖“业务战略清晰”的事情可以做的。

下面就举几个例子。

1. “战略探索的能力”

对于处于业务战略探索期的公司来说,究竟哪个业务能力是关键竞争力确实是很难想清楚的。一段时间觉得自己想清楚了,但很快就变了。

但是有一个能力是可以想的非常清楚的。

探索战略的能力。

对于处于战略探索期的公司来说,这就是个关键能力。

如何塑造战略探索的能力?还是有一些规律的。比如,塑造拥抱变化、敏捷团队、客户第一、革命乐观主义等价值观就可以成为明确的举措。

这些价值观都是非常有生命力的。很多成功者在回忆起创业早期峥嵘岁月、筚路蓝缕的时候,都像重新年轻了一样,原因就在于此。在这方面,有些公司就比其它公司做的好的多。创造这样的能力&文化就不需要依赖“业务战略明确”。

战略探索能力谁负责?核心是高管团队。所以,在高管团队上用力(新高管引入、人员迭代、高管团队凝聚等),也可以是组织方面高杠杆的动作。

还有,有个战略生成的方法叫做“动态战略”,与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山峰战略”相对应。引入这种动态战略的方式方法,也可以成为在组织方面的一个关键举措。

2. “使命愿景”

业务战略不清晰的时候,虽然不知道具体要做什么、怎么做(即战略),但还可以明确为什么要做(why)以及大方向(where)。

很多公司在这个阶段注重使命、愿景就是这个原因。使命愿景就解决了战略不清晰时,战略探索的锚定点问题。

同时,也解决了大家为什么要在一起的问题。

3. “关键任务”

公司业务战略持续探索,会在某些点上取得一些突破,建立了小闭环。尽管总体业务战略还是不清晰,大闭环还没形成,但公司在“关键任务”上可以做到更清晰。

在这个阶段,也可以做很多有价值的组织工作。比如,引入让团队关注于“关键任务”并动态地回顾调整的管理机制,就是在组织方面可以采取的关键举措。这就是OKR的背后的道理。在这个阶段,用KPI思路去工作显然是不合适的。

与“关键任务”相关,“项目管理”能力也可以是一个重要的组织杠杆。很多创业公司的高管,如果在这方面稍加训练,就会大大增加效能。

“项目管理”是个关键的“战术能力”。在几个“战术”上做的好,就很可能连起来成为“战略”。

4、“变革管理”

对于进入战略停滞期、衰退期的公司,变革管理的能力就很重要

塑造变革管理的能力,建立一个善变的组织,这就可以成为能力&文化方面明确的、可持续的关键举措。这也会使得组织工作有了明确的“主心骨”。

“变革管理”对于处于停滞期、衰退期的公司的重要性,就如同“使命愿景”对于战略探索期的公司的重要性:我们虽然不知道要具体做什么以及怎么做,但是,我们知道,我们必须“变”,让整个组织尽快去探索新的战略出路。

5、“通用能力”

在业务战略不清晰的时候,短期的组织动作不可避免地会随着业务战略探索的变化而不断变动,造成很多“无用功”和“浪费”。

但组织方面还是可以有很多长期、中期的内容的。这些中长期的内容是可以主动、主导、可持续,而且有意义的。

比如,不管未来业务战略长成什么样,公司的核心人才都是需要一些通用能力的(比如系统思考的能力、主动积极等)。这就意味着,在人才选拔、发展、任用这方面,就可以有一些主动、主导、可持续、有意义的举措。

6、“战略沟通能力”

很多时候,一号位及高管团队并不是业务战略不清晰,而是不愿意沟通、不善于沟通、没时间沟通。他们希望员工能自动就深刻领会领导的意图。

在这方面,可以通过建立战略沟通机制、利用信息系统、明确沟通的责任等去实现。这种信息协同类的组织工作也非常有价值。

7、“规避复杂的流程/机制/系统”

在业务战略不清晰的时候,切忌建立复杂的流程/机制/系统。花费了很大精力建立了流程/机制/系统,可能几个月就没用了。

很多从成熟公司出来的人员,容易给战略尚不清晰的公司引入超越其发展阶段的流程/机制/系统,这样做是非常危险的。

有这种倾向的人,就更容易逼迫一号位及高管团队创造“假性业务战略清晰”,这样,流程/机制/系统就有了“锚定点”。如果事后证明流程/机制/系统无效,那也是“战略”错了,而不是建立流程/机制/系统的人错了。

8、“环境共识”&“结果共识”

业务战略不清晰的时候,对于环境认知的共识,以及对于组织取得的结果的共识非常重要。有人会觉得这个事情很容易,你去做一做就会发现,这个事情没有想象中容易。

比如,什么是结果?结果怎样排序?对哪个结果满意,对哪个结果不满意?在高管团队里面,要想达成共识还真的不那么容易。

对环境、结果的认识达成一致了,对于业务战略的探索、迭代、突围、重构非常有帮助。

3

结语

业务战略与组织策略的动态协同,是每个一号位、业务高管、人力资源中高层人员都需要不断学习的能力。业务战略不清晰的时候,尽管组织工作里有一部分是被动的、从属的、会做无用功的,还是可以有相当的部分是可以主动的、主导的、可持续的。

另外,有些阶段,清晰的业务战略是公司发展关键驱动力,能力&文化要匹配、要跟上。但在另外一些时候,能力&文化是可以“后队变前队”,给业务战略的探索、迭代、突围、重构创造时间和空间,带动组织向前走的。甚至,在这种时候,明确的组织策略可能成为战略探索的破局之道、取胜之道。


注:本文中提到了“业务战略”、“整合战略”、“组织策略”、“组织能力&文化”这几个概念。下面提供一下首席组织官对这几个概念的定义。

业务战略包括发展战略、竞争战略、运营战略,明确了何处竞争、何时竞争、如何竞争。用公式来表达,业务战略=f(发展战略、竞争战略、运营战略)。

整合战略包括了业务战略、组织策略、使命愿景。业务战略是整合战略的一部分。整合战略就是想做、应做、能做之间的平衡。用公式来表达,整合战略=f(业务战略、组织策略、使命愿景)。

组织策略是以塑造战略性组织能力&文化为目的一套系统整合的行动方案。

组织能力是指一个组织为相关方创造价值的独特的组织要素组合。组织文化是指组织成员在为相关方创造价值过程中沉淀的普遍行为、共同理念以及无意识的基本假设。

组织要素包括了人才、战略、价值观、流程/机制/系统、工具/设备/AI、信息/数据等。用公式来表达,组织能力&文化=f(人才、战略、价值观、流程/机制/系统、工具/设备/AI、信息/数据)。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