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相关联?
本文摘自《辛雷思维》一书
一般人的思维,往往是建立在“规律”、“逻辑推理”的基础之上,更进一步说,就是各种“思维颗粒”的“碰撞”。
比如做题时,一般人是“思维颗粒”的交互“碰撞”,因此思考问题时“解题思路”乱跑,有时能想到正确的,有时想不到;有的想的到,有的想不到。
再比如,一个人掌握了天文知识,地理还是该怎么学还是怎么学,天文对地理的学习,并无帮助。
正如本问题所问的,天文的这个新的知识并没有和原有的地理的知识关联起来。
本人认为,人“掌握某个知识”、“学会解决某个问题”等,其基本的过程是这样的:
相当数量的 “思维颗粒”按照某种轨迹一起运动,形成一个漩涡,此漩涡把周围的 “思维钩子”、“思维颗粒”、“思维支脚”等吸引过来,而并非仅仅是思维颗粒的碰撞。
注意,这种“吸引”,不是说单个“思维颗粒“具备吸引能力,而是很多个“思维颗粒”具备一定“形状”或“系统”之后,就具备了一定的“吸引”能力。就像水分子没有吸引能力,但多个水分子形成的“水漩涡”,就具备“吸引”物体的能力。
比如,一些同学根据一道题目往往只能想到类似的题目,而有的同学学习水平高,他能一题多解,那就产生了比较高级的思维钩子连接,但这些思维钩子的连接也只是比较高级的方法,还不是最高级的方法,最高的方法就是远距离的思维钩子都能够牵引到。
什么叫远距离的钩子都能牵引到呢?
就是俗语说的,八竿子打不着,驴唇不对马嘴,你都能把它说出来。
哲学家就有这个能力,很多哲学家都能够把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用古代的哲学思想去解释,反之也可以用现代的哲学思想去讲解古代的各种经济事件、历史事件。
这些人有极强的思维能力,那么我们学生也可以做到这一点,就是通过一题多解自己出综合性极大题目,或者说自己出题后与其他同学相互共享,相互讨论,就能够把看似没有关联的题目,把它连接起来。把不同的、很难的题目的连接,找出关联。
这些方法需要很强的思考能力之外,还需要很强的其他能力,比如回忆再现能力。回忆再现能力强的同学他能够把很多题目迅速地放在一起思考。
如何使用这些方法并不在此多赘述,感兴趣可看我的相关文章。
不需要“太明白”,甚至“不需明白”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会尽量把一个个知识点、一道道题目讲清楚,否则不是好老师。
从“思维漩涡”的角度,就是错的了。因为有了“思维漩涡”,学生一开始不需要明白,或者不需要“太明白”,就可以继续学下去。
另外,如果教师发现某些学生“怎么讲也不明白”,往往就会逼迫学生强行记忆。
从“思维漩涡”的角度,这也是一个大错误,因为这会形成一个个“粗大”的“思维支脚”,严重影响“思维漩涡”的形成。
甚至,学生在学习的各个过程中,都最好不要做任何的“记忆”、也不要“固化”。
因为一旦一有“记忆”、一有“固化”,就不可避免的形成一个个粗大的“思维支脚”,而任何粗大的“思维支脚”,都会影响“思维漩涡”的形成。
另外,从“思维漩涡”的角度,“循序渐进”也不需要。
实际上,从“思维漩涡”的角度,“循序渐进”是很僵化的:人的学习过程,很多情况下就类似黑夜爬山,哪里会知道下一条路在哪里?有怎能“循序渐进”?反之,都能“循序渐进”了,就说明很厉害了,还学啥?
使用“思维漩涡”,不需要一开始就明白,也不需要“循序渐进”的明白,学习时,只要略有感悟,稍有心得,就可往下进行下去。
甚至,可以长期在持续的“混乱”的状态下,继续学习下去,这就是“思维漩涡”的强大所在。
实践中,“思维漩涡”的产生(形成)
以电影、小说为例说“思维漩涡”的产生
从“思维漩涡”的角度,电影和小说的“方法”,还是非常高明的(只要你善于思考,任何东西你都能发现其高明之处)。
比如电影中的“坏人”,是通过外表、眼神、服装、语言、动作等多个方面,来展现的。比如“说大话”、“说狠话”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未必是坏人,但电影中几乎就是坏人(当然有的电影反着来,但原理还是一样的)。所以,观众只要原先有一个“思维漩涡”:“说狠话”的人,就是坏人”,就可以“漩涡”下去了:由眼神漩涡到外表,然后再导演的额一步步引导下去,形成一个大的“大的”思维漩涡,就是 “故事情节”。
解决某个问题时的“关键点”
面对问题时,你可以先尝试着逐个找“关键点”,对于某一个关键点,你想各种相关的东西,看看是否有能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如果不行,再找下一个关键点,再找其相关的各种东西,等等,持续下去,如果还找不到解决方法。你就把这些“关键点”放在一起想。
如果还解决不了,说明的“思维漩涡”太小、或者太少。这时,你可以先去找更复杂的问题。
先整体再局部、先大再小、先难后容易、先复杂后简单
简单的解决不了,却去弄难的;小的解决不了,就去你弄大的;容易的题都不会做,却去弄难题。等等,这就是典型的“思维漩涡”的方法。
例如,下面的一些方法:
背单词
有的人单词记不住,怎么记也记不住。这时,可以大量的看难度合适的“英汉对照”的文章,甚至大量的看难度合适的“英汉对照”的长篇小说。这就是用故事情节和生活经验,去“漩涡”单词。
从“思维漩涡”的角度,用句子记忆单词,比单纯记单词要更好;用文章记单词,比用句子记单词,更好。
用“思维漩涡”的方法背单词的原则:一是要尽量快,而是不明白的就赶紧略过;二是尽量不记忆,或者似记忆似不记忆,但绝不能精准记忆。三是最多一遍,绝不来第二遍。
记住:凡是精确的东西,就肯定不是“思维漩涡”了。
做难题时
简单题不会做,原因之一就是最基本的东西你没掌握,最基本的东西你没掌握的原因之一,是你最基本的思想方法不行。这时,如果你“深入思考”,往往就是“瞎想”了,因为你可能连“思维方向”都找不到。
这时,你可以通过大量的“看题”来解决之:大量的看难题(以及复杂题)的详细的解题过程。当然如果有每道难题还有相关类似的题目的参考书,那更好。
题目你看的越多,你“找到感觉”的可能性越多。
尽量看难题,但不能太难,一般的,第一遍的“看懂率”必须在35%以上。
实例之“跨年级'看题’”
“跨年级'看题’”,不但适合学习好的同学,也适合学习差的同学,尤其是“解题思路”少的同学。
比如,初二学生看高中习题集,从“思维支脚”的角度,不行,但从“思维漩涡”的角度,就可能可以。读初二的你,如果碰到难题你往往没有思路,你就可以采用“跨年级'看题’”的学习策略:几个月内看完几十本有详细解题过程的数学参考书,此过程中,你主要是看详细解题过程,一般的,你脑子里始终要“带”着问题,同时“带”一个或多个问题,每看一道题目,你就有意无意的想下,是否能解决你脑子里“带”的这些问题。一般的,你看题过程中脑中“带”的问题的数量越多、难度越大,你以后形成的“思维漩涡”越强大,“漩涡”能力越强。每天数个小时,经过数天到数月不等,你就有可能形成第一个“思维漩涡”。一旦形成了一个“思维漩涡”,以后再形成新的“思维漩涡”就容易多了。这之后,你再碰到数学难题,虽然还是做不对,但“解题思路”比以前多很多。
“预习”和“提前学”都是很僵化的学习方法
“预习”和“提前学”,比如上课前一天先看看课本,初中毕业还没上高一就先在假期提前学,等等,这些方法,都是很僵化的方法。实际上,传统教育是建立在粗大的“思维支脚”基础之上的,每每学习,必须要“明白”,也就是必须要有很高的“看懂听懂率”,否则,就放弃。这种情况下,早学晚学,有啥区别?
只看联系,形成“思维钩子”
再看看“思维钩子”,你只要能找到“钩子”(“联系”、“链条”、“体系”等),就算成功了,不管这个“钩子”是否正确,不管你是否理解这个“钩子”。例如,面对“A知识”和“B知识”,你必须把“A知识”弄明白,然后,再弄明白“B知识”。但对于“思维钩子”,你就不必弄明白“A知识”或“B知识”,你只要找出“A知识”或“B知识”的联系,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