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生,别活的太便宜
每日一句
是生活,不是仅仅活着;
活的不便宜并不容易,但才是生活。
AUG
9
壹
· 世间的盐 ·
立秋后,又到了换季打折的时节。有一条裙子在衣柜里挂了很久,一次也没穿过。
为什么没穿?因为穿上不太像自己的风格,总觉得不舒服,每次不甘心的试穿,总怏怏的换下,束之高阁。
为什么会买?因为是我喜欢的牌子,换季打折,我心仪的一款裙子无货了,看这一条有些类似,打折不买有些亏。
买回来不想穿,才明白我犯了一个错误:有点像,终究不是!买回来不用的东西,反而是种浪费,再便宜也不该买。
抢购可能是这样的英姿
在超市里,一位家庭主妇如果看什么商品首先关注价格牌,总是拣不太新鲜的水果、蔬菜,拣最便宜的买,或是排很久的队抢购特价品,还特别喜欢免费的试吃。
她不一定是没钱,而是习惯了拣便宜货,拿了一堆没花几个钱,就觉得占了便宜,乐滋滋的。没考虑:拿回家会不会吃不完过期,有些东西是不是马上能用上。
穿着最便宜的衣服(结果洗一次就各种褪色掉毛起球,一下蹲裤子就成了开裆裤);吃着最便宜的菜(可能烂的只剩个芯子);买了最便宜的塑料凳子,没坐几次就裂了。把家里塞了一堆便宜货,把自己的生活过的很廉价。其实也不省钱,便宜货容易坏,还得再买,循环往复花费也不少。
贰
· 爱人先爱己 ·
有的姑娘会问一个问题:跟另一半相处一直不太顺心,有些缺点是自己难以忍受的,可在一起时间长了,分手的话多年的感情投入和付出就废了,纠结要不要分手。
注意这个词:“忍受!”需要忍受而不是享受这段感情,就说明已经不爱了,纠结的恐怕只是沉没成本。因为之前已经付出了很多,放弃会觉得很亏,所以不得不将就,把自己放在低位,接受已经打了折的感情。
其实这时最应该的是直面自己的内心,理清两人是否还合适,确实不再合适了,及时“止损”,否则沉没成本会继续增加。不爱的人,他再体贴也不要将就,你再寂寞也不要依赖。
喜剧大师查理·卓别林在《当我学会爱自己》里写道:“当我真正开始爱自己,我才认识到,所有的痛苦和情感的折磨,都只是提醒我:活着,不要违背自己的本心。今天我明白了,这叫做'真实’。”
面对自己的真实需求,真实情感,不想做的事便拒绝;做不到的事不勉强;想不通的事,抛在脑后;不喜欢的人,不睬。是不是会少些纠结、少些焦虑,少些麻烦,过的简单明朗些呢?
叁
· 阅读摆脱平庸 ·
有时候,不要怨:走路老被狗跟着,谈朋友老遇着渣男。不是你运气不好,是你太便宜。有的男人会评价:有的姑娘很容易上手,有的姑娘很难追。一颗糖、一点温暖就跟人走了,掏心掏肺委曲求全的对人家,人家还不当回事。太便宜了没人会珍惜,就像你去买快销商品,本就图便宜,购买方便,穿旧了就扔不心疼。
难追的姑娘比较贵。她从小家庭不缺爱,有钱买花自己戴,看过大海见过世面,对生活有要求。因为贵,自然筛掉了一部分不真诚的人,围在身边的也得掂量一下自己。因为贵,必不会随意丢弃。
你自珍自重,他必不敢小觑,对你珍视。人往往对自己付出很多心力的东西异常珍惜。自轻自贱,人必辱之。
严歌苓在《波西米亚楼》中说:“庸俗是一个人开辆豪华奔驰车,但连买本书的钱也花不痛快。”想做个不庸俗不打折不便宜的人,最便捷的途径是读书。多读书,读杂书,文艺青年也试试读工科书,理科生读读文史,会令人更清明更开阔。
“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居室有花,手边有书,卡里有钱,你才能不慌张不害怕。
余生,别活的太便宜!你那么努力,不是为了最后凑合着过的。委屈自己亏待自己会令校花变大妈,仙女变悍妇,变得满身的焦虑和戾气,面目全非。不想被俗世浸透侵蚀,就从现在开始,好好爱自己,才能一路优雅到老、高贵到老。
喜欢本文请点右下角:在看!我会欢喜!
作者简介:雪凝儿,南京市作协会员,小说曾获全国铁流文学奖。善于从生活的细微之处发现别样风景,感悟人生。是一手眼前的苟且,一手诗和远方,两手都要硬的文艺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