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经验』卢传坚教授治疗痤疮学术思想探析

卢传坚教授是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是首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卢传坚教授业医二十余年,致力于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的研究,对痤疮的治疗有独到的见解,临床诊治效如桴鼓。笔者有幸随师学习,受益良多,兹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1明辨病机。审症求因
    痤疮,是发生于颜、面、胸、背等处的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国近年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44.5%的青少年患有痤疮…,国外调查显示10余岁青少年中几乎有90%发生过不同程度的痤疮心 。《素问·生气通天论》日“汗出见湿,乃生痤痱”。《诸病源候论》提出“面疱者,谓面上有风热气生疮,头如米大,亦如谷大,白色者是”。《医宗金鉴》日“肺风粉刺,此症由肺经血热而成,每发于鼻面,起碎疙瘩,形如黍屑,色赤肿痛,破出白粉汁”。《外科正宗》云“粉刺……胃中糟粕之味,熏蒸肺脏而成”。可见古人对本病的病因病机已有了外邪郁表、肺经风热、胃肠积热等不同的病因学观点。近年来又提出了血瘀、湿热、痰结、肾虚等病因。
    师古而不泥古,卢教授在承袭以上病因病机并用之指导临床实践的基础上,认为痤疮的发病与五脏均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若心经伏热,恋而不去,郁于肌肤,则可发为“粉刺”《素问'至真要大论》日:“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肺主皮毛,肺经气血郁滞,日久则毒邪内生,循经上攻,可发为痤疮,《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就曾指出:“此证由肺经血热而
成。”面部又是阳明经循行之处,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若肠胃积热,日久郁聚于毛孔则发痤疮,《外科正宗》对脾胃致病概括日“粉刺……胃中糟粕之味,熏蒸肺脏而成”。肝藏血、主疏泄,肝血不足、不足以濡养肌肤,肝失疏泄、气机不畅,导致气滞血瘀痰凝,郁结于肌表均可形成痤疮。同样,若
    作者单位:510120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后
科研流动站
    作者简介:闰玉红(1981一),女,医学博士,在站博士后,医师。研究方向:中医药治疗皮肤病的研究。E-mail:airjms7966@126.corn肾之阴阳失调,肾阴不足、相火过旺,上蒸头面亦形成痤疮。
    卢教授临证中体会到五脏失调虽都可导致痤疮,其核心却与脾胃关系尤重  。因为脾在中洲,为后天之本,脾与其他四脏均有密切的关系,这与卢教授师承李东垣“补土”的学术思想密不可分,李东垣认为脾胃与肝心肺肾四脏关系密切,脾胃健旺则四脏安,脾胃虚则病及四脏,他在《脾胃论》中提到:“脾全借胃土平和,则有所受而生荣,周身四脏皆旺,十二神守职,皮毛固密,筋骨柔和,九窍通利,外邪不能侮也。”“若胃气一虚,脾无所禀受,则四脏及经络皆病”。清代名医黄元御亦云:“脾升则肾肝亦升,故水木不郁;胃降则心肺亦降,故金火不滞。”故卢教授在治疗痤疮时,无论是治则治法、遣方用药还是饮食宜忌,都十分注意顾护脾胃,谨守“保护一分胃气,便有一分生机”的古代良训。
2谨守病机,标本兼顾
2.1治病求本,首重脾胃
    痤疮的临床表现为丘疹、脓疱、结节等,传统观点多认为与肺热、脾胃湿热、血热有关,故临床中常见以清热解毒治疗本病。卢教授认为实属治标之法,只能短暂缓解。随着本病反复发作,疗效随着减低。同时,由于清热解毒药物大多为苦寒之品,苦寒易伤胃伤阳,加上现代人由于常处空调环境及多吃冷冻食品导致阳气不足者居多,所以此法不但难以取效,而且用药不当损伤胃气,将会耗伤正气,不利于疾病的康复,甚至变生它病。
    卢教授发现临床中有一部分痤疮是由于饮食失节,过食辛辣刺激、油腻之品日久伤及脾胃引起的,特别是囊肿、结节型痤疮,多因脾失健运,痰瘀互结。治疗较为困难,疗程较长。根据“治病必求于本”的原则,卢教授在处理时抓住产生痤疮的内在因素,从调整脏腑功能失调人手,以辨证论治为核心,抓住疾病本质,治疗采用健脾化痰、活血化瘀为主的方法,结合患者体质,遣方用药每每获效。
    另外,肺与大肠相表里,如果大便通畅,体内的糟粕与毒素及时外排,有利于保持皮肤滋润光滑;反之,大便秘结不通,毒素不能及时排出而被吸收,积聚体内,郁于肌肤,即可诱发或加重痤疮。因此,治疗痤疮应注意保持患者大便通畅,必要时可予通便药物治疗。同时,若证属脾胃虚寒或过用苦寒药,出现大便稀溏者,也应及时调节,以保证脾胃功能健运。
2.2调理肝肾,疏肝解郁
    一方面,痤疮的发病与素体肾阴不足,。肾之阴阳平衡失调和天癸相火过旺有关。肾阴不足,相火过旺,可导致肺胃血热,上薰面部而发痤疮。卢教授对此类患者常采用滋。肾泻火、清肺解毒的治疗原则,如传统方知柏地黄丸和二至丸加减组成消痤汤等。临床也可见到因精神紧张、学习工作压力大、睡眠不足等诱发或加重痤疮的患者,提示本病发病与肝密切相关。究其缘由,肝肾同源,肾主水,肝属木,肾阴不足,水不涵木,可致肝阴不足、肝失疏泄和肝火过旺,均可诱发和加重痤疮。因此卢教授亦强调从肝肾论治痤疮,认为调理肝肾、滋肾清肝是治疗痤疮的重要法则。
    另一方面,“女子以肝为先天”,女性患者易抑郁、恼怒,以致肝郁化火、冲任失调,常常伴有月经失调、痛经等症。肝主疏泄,性喜条达,肝气郁结,侮脾生湿,湿热蕴结,乃生痤。气有余便是火,肝火挟冲任之血热,上攻胸部颜面发为痤疮。多见于女性迟发型痤疮,此类患者多平素精神紧张,压力较大,肝郁不舒,气血不调,郁而化热,日久瘀血与痰湿交阻,蕴热化火,上熏面部胸背肌肤而发病。根据传统辨证从肺胃人手多难奏效,卢教授以疏肝解郁、清热散结立法,方选丹栀逍遥丸,常可取良效。
2.3化痰祛瘀,清除顽疾
    皮肤是人体的藩篱,若气机出入正常,则气血充足,肌肤荣养,若出入不畅,“玄府郁闭”,久而变生诸病。且“百病皆由痰作祟”,“顽病多痰”,“久病必瘀”。卢教授认为痤疮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常有顽痰内积、瘀血内生。究其原因,寒邪侵袭肺卫,肺失宣泄,不能布津,可凝津为痰,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日“劳汗当风,寒薄为鼓,郁乃痤”,《诸病源候论》云“此由肤腠受于风邪,搏于津液,津液之气,因虚作之也”;或因恣食生冷,过食肥甘,内伤脾胃,脾失健运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水津不化,聚而成湿,停而为痰。痰凝则气滞,气滞则血瘀。《素问》云“病久入深,营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通”。朱丹溪提出:“痰夹瘀血,遂成窠囊。”故卢教授认为顽固性痤疮,迁延日久,出现囊肿、结节、聚合及瘢痕等情况,与痰瘀互结密切相关。临床诊疗时,宜遵从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原则,局部辨证与整体辨证相结合,在对症治疗的同时考虑祛湿化痰、活血化瘀之法,痰瘀同治,治痰以消瘀,消瘀以祛痰。血活则痰化,痰化则瘀消。同时,注重调理气机,气行则血行,气顺则痰消。常选用陈皮、法半夏、浙贝母、瓜蒌等健脾益气、祛湿化痰之品配合鸡血藤、赤芍、红花、丹参、桃仁、当归等化瘀药。
2.4内外同治,标本兼顾
    由于痤疮是病在内、发于外,所以治疗应内外合治,标本兼顾。卢教授通过实践证明,内治和外治相结合,对痤疮进行综合治疗其疗效比单纯内治或单纯外治都好。在根据辨证论治原则给予内服治疗外,她常根据患者皮损的形态不同,适当选用中医外治方法。粉刺、脓头明显者予三黄洗剂(大黄、黄柏、黄芩等)以清热止痒,解毒除湿;结节、囊肿、瘢痕明显者与痤灵酊(广东省中医院院内制剂,主要由连翘、丹参、玄明粉等调制而成)化瘀消痰、消肿散结;或配合辅助治疗,采用丹参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以2 ml注射器吸取2 ml丹参注射液,取足三里穴垂直进针,有酸、麻、胀感后注射,每穴注射1 m1)。内外合治往往事半功倍。
3  充分运用现代药理研究成果
    卢教授非常重视中药现代药理学研究成果,将现代药理研究成果与中医辨证相结合。其中,巧用丹参治疗重症痤疮就是实例。对于重症痤疮的治疗,卢教授坚持中医为主的思想;内治为主,内外结合;治本为主,标本兼顾。重症痤疮以结节、囊肿、脓疱、瘢痕疙瘩为主要皮损。中医治疗应重在化瘀清热,消痰散结,常用药如桃仁、红花、牡丹皮、丹参、蒲公英、连翘、郁金、浙贝母、玄参、海藻、昆布等。外敷四黄膏、金黄膏等。亦可用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或静脉滴注。丹参味苦微寒,具有祛瘀止痛、活血凉血、清心除烦之功效。《本草汇言》日“丹参,善治血分,去滞生新”,《明理论》云“以丹参一物,而有四物之功”。《日华子本草》谓其“排脓止痛,生肌长肉”,能治“恶疮疥癣,瘿赘肿毒”。卢教授用丹参除了取消囊肿、散结节、去疤痕的作用外,还因现代药理研究证明丹参主要成分为丹参酮,能有效抑制皮脂腺分泌。故卢教授对于气滞血瘀型痤疮大剂量使用。但对于女性患者要考虑月经的问题,经期不宜大剂量使用,伴有痛经、冲任不调者可配合柴胡、郁金、益母草、香附应用。同时,考虑到丹参酮久煎失效,所以用于痤疮治疗,丹参宜后下。正因为考虑周全,所以临床疗效显著。
4小结
    卢传坚教授诊治痤疮,善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整体辨证与局部辨证相结合的诊疗思路,审证求因、治病求本,内外合治、中西医结合,形成以脾胃为本的学术思想  ,综合运用疏肝健脾、滋肾清肝,以及健脾祛湿   、化痰散瘀之法,同时注重患者的心理疏导以及饮食指导。在临床诊疗中灵活权变、谨合病机,往往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0)

相关推荐

  • 朱致纯教授脑病学术思想及不寐诊治临床经验整理与研究

    目的:为了深入学习和发扬朱致纯教授的临床经验,深刻洞察和领会他的学术思想,从各个侧面反映朱老学术思想的特色与精华,由个性到共性.由理论到实践,从而对导师治疗脑病的学术思想及治疗不寐的临床经验进行整理与 ...

  • 『名医经验』杜志坚教授治疗皮肤病经验采菁

    杜志坚教授早年毕业于天津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涉外交流.科研工作50余年,学验俱丰.杜教授选方用药精妙,善于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每以经方起沉疴,尤善于治疗肝胆病.呼吸系统疾病及皮肤病 ...

  • 『名医经验』成肇仁教授相反相激法探析

    临床上常按照病情的不同,需要和药物的不同特点以多味药物相配伍来防治疾病.为确保疗效.安全用药,中医治病十分重视药物的合理配伍.<神农本草经·序例>将各种药物的配伍关系归纳为"有单 ...

  • 『名医经验』朴炳奎教授辨治乳腺癌临床经验探析

    朴炳奎教授为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中医肿瘤医疗中心主任,从事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的临床.科研工作近50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朴教授临床对于各种常见的肿瘤采用中西医结合的个体化辨病 ...

  • 『名医经验』卢尚岭教授应用清热散结汤的经验

    我院卢尚岭教授精于临床辨证.尤详于中药的配伍,用清热散结法组方,结合外治,对诸如淋巴结肿大.腮腺炎.乳腺炎.扁桃体肿大等病随症加减,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兹介绍如下: 一.基本方 蒲公英30g,紫地丁2 ...

  • 『名医经验』王治强教授治疗心病急症经验浅析

    王治强系湖北省襄阳市中医院主任医师.湖北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从事中医药 临床.科研.教学的工作50余年,在治疗心系急症方面经验颇丰.现将其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心病急症经验介绍如下. 1活血化瘀 1.1冠 ...

  • 『名医经验』王发渭教授治疗抑郁症经验

    抑郁症是指以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并伴有兴趣降低,主动性降低等精神运动迟滞为主要表现的一类心境障碍综合征 .其发病涉及生物.心理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临床上以精神抑郁,焦虑不安,悲观绝望,烦躁易怒,同时伴 ...

  • 『名医经验』李淑良教授治疗耳鸣验案3则

    李淑良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从事中医耳鼻喉科工作已经50年.对中医耳鼻喉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一些疑难病症,往往手到病除,效果出其不意.笔者有幸在2004 ...

  • 『名医经验』梁君昭教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经验

    梁君昭主任医师系陕西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医教研工作20余年,在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有幸侍诊,受益匪浅,现将其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经验介绍如下. 1正气不足.痰瘀阻络为致病 ...

  • 『名医经验』颜乾麟教授治疗中老年人高血压病经验

    高血压病属于中医学眩晕.头痛.肝风等范畴,以中老年人患者居多.全国名老中医,全国第4批.第5批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颜乾麟教授认为中老年人高血压病多由阴阳气血失衡.风火痰瘀等因素引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