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理论基础

绪论
       
一、 基本概念
        1、 安全工作的中心任务就是防止人员伤亡事故和财产损失事故。
        2、 事故是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违背人们意愿的意外事件,是一种失去控制的事件。
        3、 安全原理,主要是阐明伤亡事故是怎样发生的,伤亡事故为什么会发生,以及如何采取措施防止伤亡事故的理论体系。
        4、 在伤亡事故的发生和预防中,人的因素占有特殊位置,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事故的发生。
        人也是预防事故搞好安全生产的主力军。
        5、 安全管理就是管理者对安全生产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
        安全管理是一项全面、全员、全过程、全天候的管理。
        (1) 宏观的安全管理
        (2) 微观的安全管理--管理部门集企事业单位所进行的具体的安全管理工作。
        (3) 广义的安全管理
        (4) 狭义的安全管理--在生产过程活与生产有直接关系的活动中防止伤亡事故和急性中毒以及财产损失的活动。
       
        二、 安全主任的管理责任
                
        第一章 安全管理的发展和演变
        一、 安全管理是随社会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的
        1、 只要有生产就会有不安全的因素
        2、 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一方面提高了生产效率,另一方面也不断地增加新的危害和危险。
        3、 必须实行有组织、有计划地安全管理,并辅以发展安全技术和劳动卫生,才有可能不断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尽可能减少事故伤害和职业危害。
        4、 美国安全工作特点
        5、 日本安全特点
       
        二、 建国以来安全管理地发展演变情况
        1、 建立和发展阶段
        2、 停顿和倒退
        3、 恢复和提高阶段
       
        第二章 事故致因理论
        事故致因理论是阐明事故为什么会发生,事故是怎样发生的,以及如何预防事故发生的理论。
        一、概述
        1、 早期工业安全理论
        (1) 事故常常起因于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
        (2)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大多数工业事故的主要原因
        (3) 受到伤害的人几乎重复300次以上没有造成伤害的同样事故。
        (4) 大多数情况下,人员在事故发生时往往不一定遭受伤害。
        (5) 人员产生不安全行为的主要原因
        A、 不正确的态度
        B、 缺乏知识或(技能)操作不熟练
        C、 身体状况欠佳
        D、 物的不安全状态及作业不良环境
        (6) 防止工业事故的四种有效方法
        A、 工程技术方面的改进
        B、 对人员进行说服教育
        C、 人员调整
        D、 惩戒
        因果连锁论曾被称为“工业安全公理”,但它把大多数工业事故的责任规因于工人的不注意等。
        2、 二次大战后的安全理论
        事故是一种不正常的或不希望的能量释放,各种形式的能量构成伤害的直接原因。
        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工业事故的直接原因--它仅是管理上缺陷的反映。
       
        3、 系统安全
        --世界上不存在绝对安全的事物,任何人类活动都潜伏着危险因素。
        危险源--能够造成事故的潜在危险因素;
        危险性--某种危险源造成人员伤害或物质损失的可能性。
        危险度--危险的程度。
        系统安全的原则:安全工作贯穿于设计、制造、安装、投产,直到报废为止的整个系统寿命期间内。包括危险源识别、系统安全分析、危险性评价及危险源控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