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苏杭,碧螺飘香

          旅行中的茶——品茶,来苏州吧

‍‍‍

“一方水土一方茶,

漫游全国各地,

品味当地香茗。

‍‍‍‍‍‍‍‍

伴着这评弹艺人的《白蛇》唱曲儿,细柔婉转的吴侬软语仿佛汇成涓流萦绕耳边,就像这江南的姑娘,身着旗袍,缓步走来,在时光中摇曳生姿。同姑苏的故事一起被书写至今。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主角之一正是姑苏,也就是今日的苏州。品苏州,既要品苏州的园林,更要品苏州的茶。

“东方威尼斯”

苏州城内水系交错、河道纵横,早在十三世纪《马可·波罗游记》问世后便有“东方威尼斯”的美称。因此,苏州可谓是江南最典型的水乡代表了。
苏州是个温柔中带有一点“扭捏”的城市,但它的扭捏不会令人生厌,反而能让人从这弯弯绕绕的委婉中感受到它风情万种的模样。特别是在游览当地像拙政园这样的古典园林时,是最能感受到它移步换景的“扭捏”姿态。
不同于颐和园规模宏大华美、集中国传统造园技艺于一身、处处彰显皇家气派的特点,以拙政园为代表的苏州园林乃是以精巧雅致闻名:在有限的空间里造园,以水为引,山水萦绕,园内人造景观繁而不杂,廊道两边的空间进退有节,光影意蕴层叠,处处都能感受到与自然和谐共生,四季都有不同的鲜花绽放,是天人合一的无二之景。

玳玳花茶—浓郁醇厚,花香淡雅

漫步苏州,不见花团锦簇,争奇斗艳,却能闻见阵阵淡雅的花香袭来。想必是哪户人家一时有了闲情泡起了玳玳花茶。
玳玳花茶算是中国茶叶历史上的新秀,被誉为“花茶小姐”。看似冷门,实则苏州的玳玳花茶早在清朝康熙时代就已经名声大噪。只不过由于现代新兴的各类果茶、茶汤,以及艳丽夺目的花茶大火,才使得传统低调的玳玳花茶显得黯然失色。

苏州作为国内玳玳花的主要产地之一,早在几百年前人们便利用茶叶善于吸收独特气味的特点,将玳玳花与青茶胚一同加工,在经历茶胚准备、鲜花采摘、热窑加工、通花散热、复火、包装等等工序后才能实现闻时花香浓郁,品时入口鲜爽的绝佳效果。


碧螺春—白毫显露,吓煞人香

既到苏州,又怎能不谈一谈康熙皇帝钦点为贡茶的“吓煞人香”——碧螺春呢?

所谓“吓煞人香”便是字面意思,就是香得吓“死”人了,传闻是因为有一尼姑上山踏青,随手捻了两片茶叶泡茶,品后口中仍留有奇香且久久不散,直呼:“香得吓煞人!”

此后,当地老百姓便给这种茶叶起了“吓煞人香”这一通俗的名字。康熙皇帝下江南时品尝这茶叶便极为喜欢,将其钦点为贡品,并把这“吓煞人香”的俗名改为碧螺春,由此沿用至今。

碧螺春炒制后的干茶碧绿诱人,条索紧致清晰、白毫显露,最重要的是呈卷曲的螺状——这便是碧螺春区别于其他成茶最重要的特点之一。

其成因主要缘于制茶过程中有“搓团显毫”这一重要步骤。“搓团显毫”是指将茶叶倾倒进温度为50~60℃的炒锅中,制茶人边炒边用手将全部茶叶揉搓成一个个小团,过程中还要抖擞茶叶以便在炒制烘干结束后,茶叶能呈螺状并显出毛茸茸的白毫。

虽与西湖龙井同为绿茶,但二者的风味各有千秋。由于茶树在洞庭山种植时与果树间种,碧螺春的原茶在采摘时就比龙井茶叶多了几分果香。

龙井常见的多为兰花豆香;相比龙井,碧螺春的香味更浓重些,龙井更多是凭借“淡而远”、“香而清”闻名。品茶爱好者可根据个人口味甄选。

茶于苏州,是包容万象的,是既可以芳香四溢,又可以平静悠远的,是简简单单中却又饱含着柔软与活泼的。品茶,到苏州来吧!


响品有约,助你打开局面!

响品精选丨茶汇茗品

一杯茶

一场心与心的融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