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大明王朝衰落的真相

1587年,大明王朝治国已经整整两百年,在这一年很多文官武将相继离世,国内看似四海升平,实则“上下否鬲,中外睽携”,强大的王朝开始走向衰落。在此之前,明王朝文有治世能臣张居正,武有抗倭名将戚继光,民间也有活跃的思想家李贽……拥有一系列优秀人才,这个王朝为何还会走向衰落?是文官武将的不作为,还是经济和技术的落后,又或者是政治制度的原因?看完《万历十五年》,我终于明白大明王朝衰落的真相,也终于明白古代朝代更迭的部分原因。

中国是以道德代替法律治理亿万农民,讲究孝悌礼仪,而不是追求法律的公正。这种治国方针存在很大的弊端。当道德水平的发展跟不上经济技术的要求时,就会发生动乱,新生朝代就会取缔旧有王朝。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我们的道德水平和经济技术也在这更迭当中向前发展。

《万历十五年》在美国出版的书名直译过来是《无关紧要的1587年:明王朝的衰落》。这个标题就跟我们中学时代学的“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一样,以小见大,从细节出发,窥见整个历史。

万历皇帝:活着的祖宗

万历皇帝九岁登基,御宇天下长达四十八年。然而他的一生并不开心。年幼称帝,在张居正的教导下学习。那时候他并没有实际权利,只是把大学士传过来的奏折画个勾,对治理天下的概念还很模糊。幸得张居正的辅佐,王朝内一直相安无事。

然而在张居正突然病逝之后,一系列的变化让措手不及。张居正去世之后,不断的有奏折和民间作品来反应首辅张居正生前的种种恶行,让年轻的万历开始怀疑自己是否只是被张居正利用的工具。及至张居正案平息,他以为自己能够掌握自己,掌握天下,岂知才出虎穴,又入狼窝。

从他登上帝位开始,就注定他无法随心所欲。在张居正死后,大伴冯保也被发往南京闲住。至此,陪伴万历长大成人的两位先生已去,万历可以说是个孤家寡人了。前期他虽然尝试励精图治,但种种阻碍让他极难完成自己想做的事,就连册封太子决定谁来继承大统这种皇帝天然的权力,也无法施展。

大明王朝以《四书》为基础治理天下,到万历时期,道德传统已经非常牢固,掌握天下实权的其实是两万多名文官,而他们所需要的皇帝不过是一个牌位,一个象征一个活着的祖宗,只需要他参加一些盛大的典礼或者祭祀,并不需要皇帝本人真正去做决策,皇帝和满朝官员的矛盾由此激化。而万历皇帝本人性格懦弱,犹豫不决,他与文官集团对抗的方式就是采用“拖”字诀,对外宣传无为而治。既然他不能提拔自己喜欢的官员,他也不批复文官集团推荐的官员。导致官位越来越少。至万历晚期,我们的大明王朝实则已经积重难行了。

张居正:治世能臣

在我看来,张居正可以说是做到了为人臣子的极致。陪伴并教导万历皇帝长大成人,扶持戚继光进行军事改革,丈量全国土地,改革赋税……这一串的行动都表明,张居正确实是一个有政治野心的官员。如果不是突然去世,其进行的各项改革落到实处,也许我们的大明王朝还不会这么快衰落。然而历史正是由一连串的小意外造就而成,后人也只能在此感慨一个如果了。

万历刚继位时,首辅张居正可以说是明朝实际上权力最大的人了。但虽然手握重权,在推行改革的时候也是步步为营,谨小慎微。他亲自写信给戚继光让他不要争功,把功劳让给别人;对皇帝也是毕恭毕敬,从不逾越礼节,虽然他不准许万历深入学习书法,但也是以为人臣子的身份进行劝导。他的政治手段也非常狠辣,对参劾自己的官员,他表面上说不予追究,实则这些人都不会有好下场。一入官场深似海,在群狼环伺的大明王朝,要是没有一点手段,他也到不了这个位置。

张居正死时享年五十七岁,这在古代官场来说是很年轻的,要知道海瑞七十岁了还在做官。死于壮年,正是大有作为的时候,如果他能晚死几年,完成全国土地丈量和税制改革,那么大明王朝或许可以迎来另一番兴盛的风景。但历史从来没有如果,只有结果和后果。多少遗憾与假设,都化作一生叹息了。

申时行:深谙人性的大学士

大学士,是离皇帝最近的官员,是所有文官所能达到的最高点。但这个位子也不是那么好坐的,需要极大的政治智慧和洞察力,对官场和人性要观察得极为透彻,才能坐稳这个位子。而申时行恰恰就是这样的人,他是皇帝的老师,善于揣摩上意,细腻冷静,长袖善舞,总能把万历哄得服服帖帖的。

他对官场看得极为透彻,他知道朝廷局势不佳,深层原因还是在文官集团,但他同时也明白“解决问题的关键仍在全体文官的互相合作,互相信赖,以至于精诚团结,众志成城。”若非如此,全国上下就会乱套。

他对人性的解剖非常到位,知道文官集团具有“阴”和“阳”两面,知晓人性的复杂,基于此,他在为官之时左推右挡,极力缓和文官集团和万历皇帝之间的矛盾,连作者都感慨他居中调济的能力之强悍。

他对现实有非常清晰的认识,知道帝国疾病缠身且无法大刀阔斧地改革,他所期望的不外是“不肖者犹知忌惮,而贤者有所依归。”在他为官期间,王朝上下非常平静,批评者说他的政治生涯就像一张白纸,无可称赞之处。但,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到他这里却是非常的平缓,这正是证明了他长袖善舞的能力,他甚至使大明王朝避免了一场战争。

在他上任之时,文官集团,也包括他自己,最大的期待,就是解决皇位的继承问题。然而在这个问题上,万历皇帝铁了心要跟文官集团抗争到底,无论申时行如何居中调解,矛盾还是爆发了,申阁老不得不引咎辞职,抱恨而走。

海瑞:不合时宜的古怪官员

在我看来,海瑞最大的优点也是他最大的缺点:太过刚正不阿。年少时海瑞的母亲以《四书》教导他,作为在圣经贤传下成长起来的官员,他极为推崇至善至美的道德标准,而这个标准可以说贯穿了他的一生。在某种程度上,海瑞是文官集团“阳”面的代表,然而这个代表太过耀眼,过犹不及,成为了文官集团的阻碍,致使仕途坎坷、壮志难酬。

海瑞的另一个缺点是几乎不懂得官场政治和为人处世。他一心维护道德的神圣,却没有相应的手段和措施;想要解决土地问题,“既没有对地方上的情形作过周密的考察,也没有宣布法律的准则,更没有建立专门的机构去调查案情、听取申辩以作出公正的裁决”,以个人而对抗强大的社会力量,怎么可能成功?在这一点上海瑞就是个纸上谈兵的书呆子。

海瑞的悲哀其实是整个时代的悲哀。他是正直官员的典型代表,却只能做一些“镇雅俗、励颓风”的花瓶官,而我们的大明王朝宣称以道德治国,何以模范官员反而不能担任要职?这真是莫大的讽刺。

戚继光:孤独的将领

抗倭名将戚继光,“他的谢世纵然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荣光,然而他在生前所受到的重视,仍然大大超过了其他武将。”在很大程度上,戚继光实现的了他的军事宏图,这在重文轻武的大明王朝可以说是一项壮举了。

在抗倭战争中功绩最为卓著的戚继光不是在理想上把事情做得至善至美的将领,而是最能适应环境以发挥他天才的将领。他所以取得成功的要点,在于他清醒的现实感。他看清并适应了当时的政治,而把军事技术作为必要的辅助,这是在当时的环境里唯一可以被允许的方案。

其适应能力和对现实的判断不言而喻,“他从来不做不可能做到的是,但是在可能的范围内,他已经做到至矣尽矣。”另一方面戚继光的官场智慧也非常高,他首先是得到谭纶的赏识,使得他能够在福建和抗倭战争中贯彻自己的军事政策,进而取得战争的胜利。其后又得到张居正的看重,其军事抱负能够进一步施展。而他本人也知恩图报,在张居正回籍葬父时,他派遣火铳队全程护送,给足张居正面子。

戚继光的军事才能无需赘述。任蓟州总兵前后长达十五年,在此期间他提议修筑长城,操练、阅兵、举行各种典礼和向部下训话。另一方面,他可能是当时高级将领中读书最多的人了,他的文章造诣无与伦比。著有军事著作《纪效新书》《练兵实纪》,诗文集《止止堂集》。其文才使得他被极度轻视武将的文官集团接受,这在某种程度上使得他在贯彻军事改革方针时的阻力大大减小。

戚继光的不幸遭遇是因为他在一镇中推行的整套措施业已在事实上打破了文官集团所力图保持的平衡。既然如此,他就必须付出代价。

张居正死后,他迅速失势,虽平调广东总兵,但失去了“拱卫帝都的重要地位。”最后被万历皇帝革职。他在贫病交迫中死去,而他的去世,也是的“我们古老的帝国业已失去重整军备的最好良机。”

李贽:自相冲突的哲学家

作为一个思想家和哲学家,李贽的一生都相当的苦恼,他想要打破旧有的思想传统,却又没有找到新的思想体系,而自己是在传统思想的教导下成长起来的,他要脱离旧有思想就等于要舍弃自己。他舍弃了家族,舍弃了正统的教条,可是他也找不到新的思想来让自己重生。

所以李贽在很多时候都是前后矛盾的,他有明确反对的事物,却不知道该在社会上倡议什么,不知道该引导众人去信奉什么。他在传统的道德伦理和思想体系中苦苦挣扎,但最终还是没能找到出路,最后只能在狱中写下“七十老翁何所求”之后悲惨离世。

李贽的挣扎其实也是当时社会思想系统的挣扎。“他没有能创造一种思想体系去代替正统的教条,原因不在于他缺乏决心和能力,而在于当时的社会不具备接受改造的条件。”大明王朝走到末路,思想受到束缚又何尝不是原因之一呢?

大明王朝衰落的真相

组织上的低能必然导致技术上的落后。我们的王朝以传统道德治理天下,组织权力都把控在文官集团中,这些为数两万的文官们在《四书》和传统道德的教育下成长成才,因循守旧,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敢越雷池半步,只求留得身前生后名,为此不惜以命相搏。但凡文官们能够把这种“讪君卖直”的精神,把这种对名声的追求,分一点点用于改善社会结构和生产技术,大明统治天下不会只有区区两百多年。

在那个高度程式化的大明王朝里,个人的鴃舌被彻底束缚住了。谋求变革的诸位文官武将思想家,先后倒下,一个个的都是求而不得。若是在乱世之中,兴许这些微弱的火苗还能成为燎原之火,可偏偏这是一个庞大的国家机器。看完全书之后,不禁深深地为这些追求者扼腕叹息。

大历史观

风起青萍之末。这是我对黄仁宇先生的大历史观最直接的理解。有点“蝴蝶效应”的味道。历史上的每一个小意外所造成的后果,都要放到之后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再去进行评价。“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岁次丁亥,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

把全书看了两遍,有一点惋惜,也有一点意犹未尽,想要多去了解一点历史。我们的历史是什么样的,我们为什么走到了今天这一步,成为如今的我们?这些都需要我们从历史中去寻找答案。

感谢黄仁宇先生留下这么优秀的作品。观后感写得乱七八糟的,其实还有很多想法,限于自己的文字水平,暂时只能写出这些了。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供我参考学习,谢谢。

推荐指数:五星。(一定要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