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诗笔记(十一)秋:我们就这样无情地被抛到这个世界上

惟旧女伤春,士悲秋。像在春天开放的花朵一样的女孩子们,春去花落,容易让她们有种花颜不再的自怜之感。秋天万物凋零,士人不禁感叹年华老去。读书做官想为生民立命,或仕途不顺,或时不我待,难免生出老大徒伤悲的感慨。在古代,写诗的士人相对女子较多,悲秋就比伤春更加有代表性。悲秋似乎成了一种传统,自战国秦汉就有了。(一)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来自众人熟知的《离骚》,贵族屈原不被楚怀王重用,渐感一步步步入荒年。“日”、“月”、“忽”都是入声字,短促的入声代表急促的感觉。比如白居易《登鹳雀楼》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白”、“日”、“入”也是入声字,选取这些景物,在声律上就有一种时间快速流去的感觉。(二)古诗十九首两汉 无名氏东城高且长,逶迤自相属。回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绿。(可以读碌)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荡涤放情志,何为自结束!古诗十九首是汉乐府中成就很高的作品,主要内容是表达时间、流逝逆旅乡愁的,也是古诗里较早表达这类题材的作品。我们就是这么无情地被抛到这个世界上,生和死我们都不能掌握,我们能掌握的,只是生与死之间这一段时间,所以敏感的诗人们对于时间的流逝才格外关注。而季节的变化,就代表时间的流逝。东城是都城洛阳旁边的一座小城,城墙又高又长。诗歌由别的事物起兴,慢慢转到自己要说的事情上。而蟋蟀呢,则是一种很特别的生物。它虽然叫声美妙,却不能过冬。万物凋零,人何尝不是这样?草木尚有来年再发的机会,人一旦到了暮年就再回不去了。时间短促、生命逝去是人类共同的话题。我们怎么面对这个生命的终极问题,学写诗,不仅仅是在学一种技能。学写时,看前人们对于这些终极问题的关怀,想自己对此该抱持怎样的态度,怎么应对时间变化,怎么面对人最终要离开这个世界的处境?写出一首诗,不是某种很骄傲的事情。有价值的,是在写的时候对内心加以磨练。观念不同了,人做的事情也会不同。(三)金陵驿二首(其一)宋 文天祥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文天祥兵败被俘,从福建到北京的路上,路过南京的驿站,非常有感触。荒草已经淹没了宫殿,太阳马上要落山。天空的孤云,失败的起义,山河还是原来的山河,景色还是原来的景色,人却由宋人变成了元人。我和满地的芦花一起老去,原来住在旧家的燕子现在在和谁一起飞呢?从南京再往北,就到了北地,从此和江南永别了。孤云、燕子、杜鹃,文天祥没有直接表白内心,而是用这些意象表达内心的情感。(四)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李商隐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旅途经过骆氏亭,坐在亭中。无眠中看着竹坞、绿水,想到遥在长安的崔氏兄弟。秋阴、飞霜、枯荷,这些肃杀之物原本最易惹人伤心,但是敏感的李商隐这次却没有因此悲观自恸,反而在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中,体味到枯荷听雨中的趣味。(五)也有人一心要给秋天翻案。秋词唐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六)但是反过来想想,秋天也是果子成熟的季节,陆游的这首诗翻案痕迹就没有那么明显。秋思宋 陆游露浓压架葡萄熟,日嫩登场罢亚香。商略人生如意事,及身强健得还乡。(七)仿写今天就仿写陆游的这首秋思。1、先分析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熟入声仄仄平平仄仄平 场平声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得入声2、定韵字下平:七阳阳杨扬香乡光昌堂章张王房芳长塘妆常凉霜藏场央泱鸯秧嫱床方浆觞梁娘庄黄仓皇装殇襄骧相湘箱缃创忘芒望尝偿樯枪坊囊郎唐狂强肠康冈苍匡荒遑行妨棠翔良航倡伥羌庆姜僵缰疆粮穰将墙桑刚祥详洋徉佯粱量羊伤汤鲂樟彰漳璋猖商防筐煌隍凰蝗惶璜廊浪当裆珰沧纲亢吭潢钢丧盲簧忙茫傍汪臧琅当庠裳昂障糖疡锵杭邙赃滂禳攘瓤抢螳踉眶炀阊彭蒋亡殃蔷镶孀搪彷胱磅膀螃

3、依照平仄填字填字时,还是要靠平时的积累,想想其他人是怎么写的。芦花满地飞霜降,秋叶凄凄日已凉。游子叹嗟人亦雁,及归身独不成行。这次比第一次的仿写进了一步,上次最后两句是直接化用秦观的诗,这次是利用积累的意象自己写的。所以写诗的前提还是多读诗,没事时读读李白、杜甫、王维、李商隐、陆游,这和写文的道理是一样的。

(0)

相关推荐

  • 那充满忧伤的七律之首 ——杜甫《登高》赏析

    杜甫,公元712年降生于河南巩县南瑶湾村.虽出生于士族家庭,但由于此时正是大唐由盛转衰的时期,一生可谓如天空之浮云,瞬息万变啊.年少轻狂时悠游天下,与李白.高适等结为好友,同赏名山大川.后为了做官,困 ...

  • 袅袅秋风生,芳意竟何成? | 叶嘉莹讲诗中秋

    叶嘉莹先生讲唐诗时,每每讲到动情处总会提到"感发"二字,她所说的"感发",便是一首诗或一句诗是否让你有所感动,是否激起你内心的情感.引发你的共鸣. " ...

  • 如何判断一首诗是不是律诗?

    在很多学校的考研题中有一种题目: 判断所给的诗歌是古体诗还是律诗, 如果是律诗请标清平仄? 如果说是古体诗,要说明为什么? 这个题目占分不多5到10分,但所需要的知识量挺大的, 并且这种题目考察的不是 ...

  • 学诗笔记(十)意象、春季与诗歌仿写

    惟旧 写诗和写作文很像. 小时候写作文,开始时什么都写不出来,后来渐渐觉得有得写,却写成了流水账.再经过练习,才能把文章写得有立意. 写诗也是这样,刚开始下不了笔,后来感觉什么都可以写,但是看起来又不 ...

  • 学诗笔记(九)拗救:有些古人写格律诗也很任性

    "拗"读ào的时候,在现代汉语是"不顺"的意思.在格律诗中,句中出现格律不顺的地方,这种句子就叫做拗句. 拗句只在格律诗中出现. 诗人明明懂得格律,那么拗句为什 ...

  • 学诗笔记(八)如何看待格律与古风

    惟旧 "黛玉道:"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香菱笑道:&quo ...

  • 学诗笔记(七)七言诗的平仄排列

    惟旧 一.七言诗排列规则 1.规则偶数位平仄相反,避开格律诗的三忌. 2.四种基本句式 A平平仄仄仄平平 a平平仄仄平平仄 B仄仄平平仄仄平 b仄仄平平平仄仄 加粗为可平可仄. 3.这里有一点需要特别 ...

  • 学诗笔记(六)五言诗的平仄排列

    惟旧 一.五言绝句的基本格式 前面说过同句中偶数位的平仄要相反. 五言绝句是最基本的体裁,掌握了这一体裁,稍加变化,就容易掌握其他体裁. 如果仅根据偶数位的平仄要相反,可以推出很多种单句的格式,为什么 ...

  • 学诗笔记(五)对仗

    惟旧 一.什么是对仗? 对仗就像是仪仗队,两队人马面对面地整齐站好. 人们有时会对对子,格律诗中有的位置也需要像对对子一样地对仗. 在格律诗中,律诗的颔联和颈联是对仗的,绝句不需要对仗. 比如: 风急 ...

  • 学诗笔记(四)平水韵

    惟旧 汉诗押尾韵的特点,在世界上所有语言诗歌的押韵中,是比较罕见的. 为了方便创作,人们把韵相同的字编在一起,加一些注释,成为韵书. 一.陆家集会及韵书发展 隋朝时,有次上面八个人,都是当时的学术翘楚 ...

  • 学诗笔记(三)平仄

    惟旧 一.对于四声的分类 平:平声 仄:上.去.入声 对于现代汉语,有个口诀:一二声平三四仄,入声归仄很奇特. 二.格律诗为什么要讲平仄 平仄是声音的高低,有了高低就有了一定音律,比较好听. 格,是格 ...

  • 学诗笔记(二)汉语的四声

    惟旧 一.平水韵的来源 由陆法言的<切韵>.经唐代的<唐韵>.宋代的<广韵>,至宋山西平水人刘渊编<壬子新刊礼部韵略>. 写格律诗押的是平水韵. 二.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