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选粹】文赵生丨难忘兄弟情
文学
作家新干线
作者简介
文赵生:山西垣曲人,垣曲县公安局民警。从警30余年,一直在基层派出所工作,曾荣获“运城市十佳杰出青年”、“山西省公安百名功臣”等称号,荣立公安系统二等功,并入选《山西省公安英模名录》。喜欢读书和文学创作,作品散见于网络。
难忘兄弟情
文赵生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是祭祖怀亲的日子,清明又快到了,我对祖先,对父母,对远逝的亲人的思念比平日尤甚,耳畔悠然响起那首在村子里流传多年的歌谣:“文家有七郎,都是同根生。文家有七郎,个个都很棒。文家有七郎,乐尧的光荣……”
这歌谣里的“七郎”,说的就是我们文家的弟兄七个。虽然我们是同父异母的弟兄,但在外人们的眼里,我们就是和睦相处的弟兄、情同手足的弟兄。
在这“七郎”中,我排名最末。大哥、二哥、三哥是我大妈所生;四哥、五哥、六哥和我是我母亲所生。在七十多年前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大妈生下三个哥哥后因病去世,那时我父亲在县农工部上班,三个嗷嗷待哺小孩儿由我爷爷、奶奶在解峪乐尧老家照料。与父亲同在县委楼上上班的母亲觉得父亲是个好人,家中一群孩子需要照料,便不顾家里亲戚反对,毅然决然地嫁给了我父亲。但母亲命运也到此发生转折——因为国家“62压”政策,她主动申请离开单位,回到解峪老家,抱着不服输的精神,先后生下了我们弟兄四个。在我四岁那年,父亲又因病去世。此后,养育七个儿子的重任便彻底落在了母亲的肩上。但她抱着“有苗不愁长”的乐观主义思想,硬是忍饥挨饿、千方百计把我和六个哥哥拉扯长大。所以,在母亲的意识里,我们弟兄七个都是他们亲生的儿子;在我们弟兄们的意识里,我们就是亲密无间的一奶同胞。这或许就是我们弟兄七个多年来在工作、生活上相互关照的主要原因了。而各位兄长们尤其对我的关爱之情让我永世难忘……
大哥文言生(出生于1946年7月22日),高中文化,是个憨厚的农民,在家种了一辈子的地。我记忆最深的是在1975年的一个夏日,我决定回解峪乐尧老家去看看爷爷、奶奶。那时,我已随母亲生活在华峰宋村继父家里。得知消息的大哥一大早就赶着毛驴车来接我了。母亲责怪他说:“小七都十一岁了,自己就能跑回去的,你还麻烦借驴车来接他!”大哥憨然一笑说:“妈,小七还是个孩子,从宋村到乐尧,几十里的山路啊,他一个人走着回家,我哪里能放心?”坐在驴车上,大哥把我安顿在车中间的位置,走一会就回头来看看我,吩咐说千万不能乱动。我傻呵呵地笑着,坐在大哥身后,很享受在驴车上颠簸的感觉。大哥巍然坐在车前,背影像棵大树,为我遮挡了一路的烈日,让我感到了如父亲般踏实的爱意。多年后,我坐单位的小车下乡工作,或者是坐朋友们的宝马、奔驰出外游玩,却从没坐出当年大哥赶驴车的感觉。大哥对我们兄弟几个都很亲,很淳厚,几十年来,为我们无数次拿家里磨出的面粉、榨出的菜籽油或者亲手制作的柿饼。人们常说长兄如父,在我看来,大哥的确如此,他的身上秉承了父亲宽厚待人的特性,为维持我们弟兄们的亲情,默默地做出了牺牲和贡献,不愧为我们尊敬的“大哥”。
二哥文安生(出生于1949年1月25日),中学文化,是个热心的人。他擅长机械维修,是中条山有色金属公司水泥厂一名职工。在我童年缺吃的时候,就隔三差五去二哥上班的水泥厂蹭饭。那时他们在食堂吃饭,中午有时候吃猪肉炖粉条,还有豆腐和馒头,那个香味让我记忆了很多年,就连二哥也不舍得经常吃。但只要我去,二哥便“不惜血本”,把好吃的饭菜都打回来,让我过足嘴瘾。记得有一次我去水泥厂,他下班后却没去食堂买饭,后来才知道,那时还没发工资,平时的伙食又让我给“奢侈”完了。他哈哈一笑说在家给我做干面。没有菜他就用酱油、醋、盐、葱和面搅在一起(我叫它蒜水干面),也挺好吃,因为当时能吃上白面就不错了。二哥那时辛辛苦苦攒钱买了一辆摩托车,在那年代能买起摩托车可是很了不起的事,二哥像宝贝一样爱惜,但只要我去,他大手一挥说:“随便骑!”最让我难忘的是1989年我在县城盖房子,哪里都需要花钱时,二哥主动买了一车水泥给我送来了,问他多少钱,他豪爽地笑说:“你盖房子,二哥也没时间给你帮忙,支援你一车水泥,你也就别说啥了!”一车水泥两千多块钱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这对于当时手里紧巴巴的我来说,可真是雪中送炭呀!后来几次给他水泥钱,都被他挡了回来。他生气地说:“七子,你可真要把二哥当外人了啊!”我感动得满心里流泪。妻子经常教育孩子们说:“你们可记着啊,咱家这房子里有你们二伯一车水泥,其他几位伯伯也是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这份恩情你们可不敢忘了。”
三哥文水生(1951年7月1日生),高校文化,受家境所迫,随三嫂落户在王茅镇王茅村西街,一生务农,勤俭持家,也舍得下力气,日子过得很好。三哥是个有头脑的人,务农的同时还经商,干过杀猪卖肉的生意。那时候我还小,嘴也馋,一有空就想着去三哥家吃肉。每次到他家,他总是要煮一锅精肉、排骨、下水,热气腾腾地端上桌,也不切,用筷子扎好一大块递给我。看我狼吞虎咽地吃着,他笑哈哈地说:“小七,你慢点吃,这一盆全是你的,没人和你抢!”临走时,他就和嫂子把盆里的肉装起来让我带走。我常想,在很多人连饭都吃不饱的年月,是三哥给了我满嘴流油吃大肉的幸福生活。现在有条件了,可以天天吃肉了,但怎么也吃不出三哥家猪肉的那种香味。还记得他在王茅后面的山坡上承包了一片地,他在那儿种菜、粮食、水果,想吃什么就种什么,像个花果山。我还在那小住过几次,三哥总是把好吃的摘一堆放我跟前。那几年,我在他的山庄,没少吃,也没少拿。现在想想,我就是他山庄里的美猴王,活得肆意,活得舒服。
四哥文联生(出生于1955年4月3日),是个大文豪,是我弟兄七个里最成功、最辉煌的,也是对我管教最严厉、最无情但对我帮助也最大的。我大约十岁左右时在华峰宋村上小学,四哥在学校教书。有一次上课铃响了,我还和同学们在打乒乓球,四哥上来就是一个耳光,一下子把我打醒了,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贪玩耽误学习了。他在学校大约教了两年书后,大队就推选他到稷山师范上学。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他于1979年考进了山西大学中文系,让我们全家人高兴得泪流满面。1982年,四哥大学毕业分配到省公安厅工作。没过多久,他就在太钢集团给我找了份建筑工的活,有一次他去看我,觉得我瘦小力薄,太辛苦,便托人让我到省警校培训中心当服务员。那年也正好垣曲县公安局招临时工,就这样,1986年我到了新城派出所当协警,开始了我的公安生涯。后来,四哥就又到县劳动局帮我办理了县铁厂招工手续,临时在新城派出所借调。在四哥的不断鼓励下,经过几年的努力工作和,我终于成为了一名正式的公安民警,1990年10月份从新城派出所调到了皋落派出所,任户籍员和内勤警。接着入了党,后又被提拔为陈堡乡派出所副所长,走上了领导岗位。这些成长和进步都离不开四哥多年的辛勤栽培。
五哥文贺生(出生于1956年8月27日),中共党员,中学文化,厨师,是个能干人。曾任华峰乡宋村南街生产队长。在我的心目中,小时候生产队长就算是村里最大的官了,不仅组织大家开会、干活、还分粮、分地,农民的大小事都管,他思想进步,不满二十就入了党。他先后到县工程队、玻璃厂上班,后来又到餐饮服务公司去做厨师,做出的锅盔焦黄爽口,手艺在业界广受评赞。我也没有少吃喝、少拿他的。但五哥什么时候都由着我,惯着我,一做了好吃的就立即给我打电话。为了相互之间有个照应,1994年春天,我和妻子找了一辆卡车把他家里的东西从宋村拉到县城十二冶,与我租住在一起,他的三个孩子也可以在县城上学,接受到良好的教育。
六哥文社生(出生于1958年9月21日),中学文化,擅长中药栽培炮制,务农兼经商。记得六哥1978年在县农建兵团干通讯员,后又到农建团开车。1979年我们家在宋村盖房子,六哥就找了一辆工具车拉水泥、建材,当时汽车不好找,六哥也费了不少劲。1989年,我在县城盖房子,因为工作忙,就承包给施工队干了,但从封线挖基地,到打地梁、垒墙及上梁,六哥一直在工地跑,当监工,哪有不合适就立即要求返工。房子完工那天,他骑着自行车托来一大堆鞭炮,在院子里铺展开来,和几个亲戚同时点燃,欢庆的炮声响彻我新房的每个角落。我搬新房那天的所有礼炮也都是他抱来的,给他钱,他也不要,说他就是做这生意的,进价很便宜,又值不了几个钱。后来,六哥便做起了鞭炮生意。1990年的春节前,记得是腊月23,雪花飞舞,寒风刺骨,我在皋落派出所上班路上,遇见了推着自行车卖鞭炮的六哥。我下了车,走到他跟前跟他打招呼,发现他连手套都没带,两只手冻得发紫,心疼得眼泪都流了出来,急忙从供销社里给他买了双手套。后来想想,当初六哥创业是多么的艰难,还先后两次免费给我鞭炮,让我感动不已,因而更加珍惜我们的兄弟真情。
我常常想,上帝是公平的。他让我过早地失去了父爱,但他又让我拥有了这六位兄长如父亲般的爱。他们对我百般呵护,助我成长,让我此生工作顺利,生活幸福。
时光如流水,五十年过去了。儿女、侄儿、侄女们都已成人,或打工,或在国家单位上班,都有自己的事情可做,都有一个幸福的小家。但从二哥开始到六哥,先后去世过半,我们弟兄七个,现在只有大哥、五哥和我健在。大哥年龄大了,干不动农活了,却依然眷恋故土,不肯来县城住,时不时让人给我捎点面粉、小米、绿豆之类的东西;五哥在县城玻璃厂家属院居住,为在外工作的儿子们守着宅子,也经常打电话询问我工作情况,让我不要太累了。为了使一大家亲密团结在一起,我作为兄弟中的老小,积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每年搞一次家庭聚会,人人发言谈感想,说打算,论理想,在一起聚餐、说笑,享受人间之乐,既增进了全家人的情感交流,又弘扬了文明和谐的家风,还激励了儿女辈们奋勇前进,创造更加美满幸福的生活。这也算是我对各位兄长多年来对我关爱的一点回报吧。
感谢父亲和我们的两位母亲,是他们把我们带到了这个世界,是他们把我们兄弟七人血脉相连成为最亲的人。当然,还要诚挚地感谢我的六位兄长,是他们帮我走过了那些最黑暗、最坎坷的人生路,最终迎来了光明和幸福,让我感觉到了这世上最纯粹、最浓厚的兄弟亲情。
我在常常想说:兄弟情,一辈子!有饭,我们一起吃;有福,我们一起享;有苦,我们一起扛;有难,我们一起当。今生是兄弟,来生还要做兄弟……
(责任编辑:杨志强)
推广团队
平台顾问:
李清水 运城市文联党组书记
李云峰:运城市作协主席《河东文学》主编
本刊主编:谭文峰
平台策划:高亚东
小说编审:张 辉
微信号:zhanghui750525
散文编审:杨志强
微信号:yzq13734283479
诗歌编审:姚 哲
微信号:8913480
图文编辑:李竹青
微信号:gushancuizhu
小说投稿:3295584939@qq.com
散文投稿:3118633192@qq.com
诗歌投稿:347468290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