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遗记丨04.“老太爷”

拾遗记丨04.“老太爷”

“什么叫鹤立鸡群,老太爷往那儿一站,那就叫鹤立鸡群。”30多年过去,谈起老太爷,侯道长的眼睛里都闪着光。

老太爷头戴混元巾,身穿大袖道袍,长须飘飘……不过,这是我的想象,是我根据侯道长的描述在心里的一个塑像。
现实中的老天爷身高有一米八以上,经常穿着三清领的道袍,手里拿着一个长长的大烟杆。有多长呢?要吸烟,必须别人来点,或者凑到别处的火苗,反正自己是够不着。每次侯道长说到这里,就会忍不住模仿老太爷抽烟的模样,并详细地描述自己当年给老太爷点烟的往事。他说:“老太爷往往那一站,你眼里就看不到别人。那个风度、那个范儿,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侯道长的集訓班正在招生,详情点击-侯道长正一道功(初級)集訓班

第一次看到老太爷,是在集镇的早上。十几岁的侯道长还是个楞小伙子,早上跑步,要从集镇穿过。集镇西北角有个小树林,老太爷在那里练八卦掌。侯老师自然是一样就看到了他,而且印象深刻,此后一连几天,老太爷都在那里练拳。
侯老师那个时候当然不是道长,他还在练心意六合拳和太极拳,也在那里练拳。你练你的,他练他的。老太爷就在一边儿看着,不说话。
大概到了第三天,老太爷说话了,“小孩儿,你这个练的不对。”侯老师当然很不服气,说,我这可是名门正派,你说不对就不对啦。老太爷说,不对就是不对,不信咱们搭搭手。结果一搭手,当的一下,自己就莫名其妙出去了。一连几次,心里终于明白是遇到高人了。但是,少年人心高气傲,也没有拜师的意思。老太爷说,我教你个桩法吧。
侯老师说,当时只是觉得这几个桩法也是平淡无奇,并没有什么了不起,自己站了几个月,也没觉得有什么变化。只是觉得自己的敏锐性变得特别高,有人要从自己身边过,还没有过来,自己就能感觉到。当时也是觉得奇怪,但是并没有把这个奇怪的感觉和老太爷教的桩法联系起来。
直到后来,有一次,他在前面走,后面来了自己的一个“发小”。少年人爱开玩笑,在后面藏着,突然跳出来推了他一下。本人在小时候,也经常遇到这种小玩笑,自己也干过这种事,这也是生活中的一个乐趣。
可是,这次不一样,就在这一推的时候,侯老师说只是感觉自己一扭头,咣,把这个人扔出去了。怎么打出去的,不知道。“他愣了,我也愣了。真好!再打一次吧,结果,他再推,我怎么也打不出去了。”
许多年以后,侯道长在河北遇到一位老师,老师告诉他,你这打的就叫“点”。侯道长说,就像马长勋老师说的“打点不打人”,当时只知道是打,但是并没有这个概念。
从那个时候开始,侯老师明白了,人家老先生教的是好东西,自己要好好练。
老太爷这个人神龙见首不见尾,并不总是在一个地方。教了他这几个桩法之后,就不见了。不久,侯老师在徐州云龙山又见到了老太爷。这么一来二去,慢慢就熟了。(公众号:潜真堂)
但是,老太爷叫什么,年龄多大,到现在,都是一个谜。道长总是说,老太爷一百多岁,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后来,在山里,他见到的老太爷的孙子,看起来比他现在年龄还大,当时感觉是60来岁的样子。
老太爷姓谢,叫什么不知道,也不允许你问。我想,这也是一个音,至于是“谢”还是“解”,恐怕也说不清。
这倒让我想起来很多我和道长确实有很多共同点。比如,我有一个舅爷,姓解。我小的时候过的很好,这点和道长完全不同。因为娇生惯养的缘故,脾气很坏。但唯独对这位舅爷心生敬意,甚至有点畏惧。舅爷打扮也和别人不同,留着山羊胡,头戴瓜帽,身穿长袍,看上去就与众不同,也是鹤立鸡群,威严脱俗。我的舅爷也确实有着不同寻常的本事,后来,父亲告诉我,舅爷年轻的时候武功好,轻功好,有个绰号“草上飞”。之所以有这个绰号,是他可以手里拿一根白蜡杆,一点地就能站到高粱上,踩着高粱从一块地的这头走到那头,当然中间还需要再用白蜡杆点几下地。解放前,我们县有不少土匪,土匪来的时候,舅爷拿一杆“梢子”往村口一站,土匪远远望见,转身就走了。
在我们小的时候,我们的生活里,都有一个这样的“老太爷”,只不过,我的“老太爷”在我小时候就去世了,并没有教我武功。侯老师的“老太爷”,其实是在找他,等他,把他带上了修道的路。
【待续】

部分专辑链接

《拾遗记》《搜神记》

《南湖传习录》、 《推手践习录》

《南湖传习录》番外篇《读经》

《潜修集》 、 《笃学记》

《事问集》 、《共修集》

《读史札记》 、 《论语漫言》

《年轻时代》《水云笺》

《雷法修缘》、《中医医案》

视频专辑:

打坐与动功太极推手

(0)

相关推荐

  • 情感随笔||千万不要向生活低头,因为你的父亲曾经把你举过头顶!

    深夜,归.窗外偶尔有充满生活烟火气的吵闹声,然后渐渐归于沉寂.沉寂,是一个人最会想多的时刻! 这几天自己也慢慢的从烦躁不安的情绪中想清楚了很多问题.好像内心也归于平静了,没有了当初的迷茫,当然也没有了 ...

  • 在教室上课时听到刚去世的舅爷叫我声音

    我现在已经上了大学,我还记得那个事情是我的初三的时候,我在一个要求极其严格的但是很牛逼初中,离家比较远,我们最后一节晚自习有一个叫日清的东西,就是把今天学的东西全部都让老师出一遍写,一般这节课大家都奋 ...

  • 记忆中的五里镇

    记忆中的五里镇 ◇孙延兵 五里镇原是淮阴区区辖的一个乡镇,也是我出生的那个镇.我的初中三年都是在那里度过的.只是自从中考考上中专,毕业分配到外地上班,回家的次数少了,去那里的机会更是少了,一晃已有近三 ...

  • 【我高中学习的故事(散文)】/ 冯晖

    我高中学习的故事(散文)  冯晖         1970年12月的一天,我记得那天很寒冷,但月光很明亮.我四点多就起床,在村里叫上我们村的同学,我们一同去的有七个人,我们五点就赶到我的母校<原 ...

  • 《知否》:盛老太太的教诲字字戳心,都是她自己的亲身感受

    盛老太太曾经是勇毅侯府的独生子女,偏爱和荣宠集于一身,她的前半生是别人羡慕不来的,但由于选错了婚姻伴侣,结果后半生让她吃尽了苦头. 盛老太太的桥段和大多怀春少女一样,高门显贵闺秀爱上了才华横溢的寒门学 ...

  • 峻溪和大舅爷

    峻溪和大舅爷

  • 【陕西】侯耀峥《一路有你》指导老师:杜芳润

    一路有你 横山区城关小学五年级 侯耀峥 "一路上有你--"每当听到这样的歌词,我就想起了我的数学老师---张老师,她严肃而有趣的形象在我的脑海里逐渐清晰起来:一路有你,真好! 张老 ...

  • ​戴克刚:我家与“春发生”何家的传奇故事

    <我与春发生的故事>征文作品选: 我家与"春发生"何家 的传奇故事 戴克刚 (一)寄食"春发生" "春发生葫芦头泡馍馆"原址在南 ...

  • 拾遗记丨01.“懒道人”

    拾遗记丨01."懒道人" 第一次见到侯建伟道长,最让我惊讶的是,他居然点了一支烟. 那天,道长穿了一件深色的太极服,在杭州的家里等我. 道长是正一派道士,正一道士并不需要" ...

  • 拾遗记丨02.神奇的一掌

    拾遗记丨02.神奇的一掌 我急于见侯道长,不仅仅是学虎步,还有一个小小的心思. 我后背夹脊靠上的位置,有一个"疼痛点",已经有两三年,搞得我痛苦不堪.说是"疼痛点&quo ...

  • 拾遗记丨05.人生的转折点

    拾遗记丨05.人生的转折点 遇到老太爷没几年,侯道长的生活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个改变他人生命运的事情发生了,他的父亲去世了. 道长说,他和父亲的感情特别好,小时候觉得老爸无所不能,家里有两辆自行车 ...

  • 拾遗记丨09. 一点灵光即是符

    拾遗记丨09. 一点灵光即是符 老太爷教东西不重理论,重实操. 其中,还包括卖卜算卦. 道长回忆说,当年进了山,大概有小半年的时间,就要下山.下山干吗呢?入世,摆地摊,算卦. 老太爷带着,来到山下的集 ...

  • 拾遗记丨11. 玉露垂注

    拾遗记丨11. 玉露垂注 一般而言,所有宗教都在努力解决两个问题,生和死.当然,道家要解决三个问题,生死和性.这是另一个话题,这里不表. 生,当我们有了自我意识以后,这个事情已经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所以 ...

  • 拾遗记丨12. 大隐于市

    拾遗记丨12. 大隐于市 其实,老太爷身上也有异香,是一种奇异的香味. 侯道长说,这种香味平时闻不到,什么时候能闻到呢?老太爷带着道长下山的时候,坐上车,就能闻到了. 道长说,在山上呆久了,闻不得人身 ...

  • 拾遗记丨13. 三下终南

    拾遗记丨13. 三下终南 侯道长从终南山上偷跑回来三次. 道长是18岁那年上的终南山,少年人年轻气盛,老太爷看起来又似乎是那么"不近人情",所以,有时候避免不了会和师父吵架.吵架吵 ...

  • 拾遗记丨15.离别

    拾遗记丨15.离别 回来以后,吵架还是避免不了,经常吵.但是,吵归吵,这一次,道长再也不敢试了,不敢下山了. 道长说,老太爷说过一句:"伟子,你只要真下山了,就回不来了.我赶你走的那一天,也 ...

  • 拾遗记丨17.洞中天地

    拾遗记丨17.洞中天地 我第一次见到侯道长,是从武当山参拜回来. 于是,顺着武当山的话题,道长给我讲了一个他在武当山的奇遇.我当然就记下了这个故事,并写了出来.但是,道长说,这个不能往外说-- 不说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