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老银川:南门外的积骨寺
在70多年前,老银川南门外(原银川女子监狱位置),有一座古老的小庙,老银川人都把它叫为“积骨寺”(就是人死后暂时不能下葬,临时存放尸骨的地方)。
老银川的双城门
明末清初,以山西晋商为代表的“八大商号”落户老银川,为封闭落后的老银川带来了近代商业启蒙和繁荣,以后渐渐有了陕西、河北、天津等地的商帮、商家、店铺。
不到3万人的老银川城,就有1000多名商人在老银川做生意,商人们把老银川当作第二故乡,一代一代,在商言商,传承着遵守公平竞争的市场规则和崇信重义的职业道德,在老银川人的心中留下了世代美名。
远离他乡不以身家为念的商人们,在背井离乡、四处飘荡的岁月里,生老病死和各种原因死亡的事情经常出现,尤其山西商人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重乡土观念,如果一旦遇到不幸,他们都会在生前给家人留下遗言,死后要叶落归根,不要葬在他乡,希望把尸骨运回老家和先人们合葬在一起。
上世纪30年代银川城外
过去老银川通往外地的公路交通落后,有的外地商人死了,由于考虑千里迢迢,长途跋涉、花钱雇人、天气气候等因素,不能及时把尸骨运回老家,更不能随意把尸骨放到荒无人烟的城外。
于是,以山西商人为主的民间组织“银川商会”组织大家商讨此事,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就运回尸骨所遇到的困难问题谈看法说意见。
最后“银川商会”集中大家意见,建议在老银川南门外,由商会会员集资盖一座寺庙,用来暂时寄存尸骨,商会成员们一听,纷纷表示赞成。大家为寺庙取名为“积骨寺庙”。
大家慷慨解囊,拿出自家的存银,几日之内,就集资数百银元,由“银川商会”掌管集资银元,并由大掌柜负责专款专用,请来设计绘画者、泥瓦匠,买来砖、瓦、石灰、木材等建筑材料,经过几个月的施工,一座占地300多平方米的“积骨寺庙”,在不毛之地的老银川南门外重立起来。
“积骨寺庙”坐北朝南,门口矗立着两个石鼓。
大殿的台阶是用很标准的三级石条台阶铺就,分大殿和东西厢房,大殿的正中摆放着雕刻的神像,神像的两边塑有青面獠牙的小鬼,院子有两棵树冠粗大叶子繁茂的大杨树,因其叶子很大,人们又把它称为“鬼拍手树”。
“积骨寺庙”盖好了,了却了商人们的心事,有了寺庙就得找个人来看管,但谁也不原意住在这里看棺材守死人,“银川商会”找来一河南籍孤寡老人,靠收些施舍,白天扫寺庙的院子,夜晚上寺庙的门闩或替家人尽孝,在棺材头前的碗里加些水、食物等祭品。
上世纪30年代银川城全貌
旧社会,老银川城小人少,如要死个人不出半天全城人都就知道了。
穷人死了,家人就到芦席巷(今富人巷)买张芦席一裹,用架子车拉到城外挖个坑一埋就算了事;而有钱的商人们一旦故去,就要请来鼓乐班的鼓手念经吹号好几天,引来大人小孩围观看新奇。
送葬那一天,雇来的马车或者牛车拉着精雕细刻的棺材,后面跟着鼓乐班的鼓手一直送到积骨寺。
积骨寺存放棺材是收费的,有钱人家,棺材可存放在宽敞的上房大殿里,一般人家,棺材放在厢房里,没有钱的就把棺材放在院子里。
为防止院子里的棺材受雨水、大风、大雪的侵蚀,看护积骨寺的老人用土坯把棺材围起来,精心精意看护着这些还没有入土为安的亡灵。
一般情况下,家人们运送棺材回老家选择在数九寒天,冬天虽然寒冷,但对保护尸体有好处,离开积骨寺时,还要请鼓乐班的鼓手念经吹号,过黄河,走西口,远送他们离开老银川。
银川解放后,积骨寺在“除四害、破四旧”运动中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