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能喝到吗?那种熬出奶皮,醇香飘过的“北塔”牛奶......
20世纪八十年代人们买牛奶排长队
20世纪七八十年代,银川乳品总公司生产的北塔鲜奶、北塔奶粉以产品稀缺,市场俏销而受追捧。
那个时代,人们工资收入低、生活质量差,吃粮定量,吃肉凭票,吃油要证,市场上的副食品供应除了酱油、食盐、醋等大众化消费食品不要票证外,其他副食品几乎都要票或证,鲜奶、奶粉更是人们生活中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品。
计划经济初期,银川仅有一家牛奶站。
牛奶站是由40多个工人组成的合作社,合作社里有130多头奶牛,奶牛天天吃的是麦秸稻草,没有玉米等精细粮,营养不良,奶牛瘦的皮包骨,一头牛每天挤奶也就1.5公斤左右,每天的奶产量也仅有100多公斤,十多个送奶员每人每天送鲜牛奶也就5公斤左右。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银川家家户户生活条件基本都不好,几十万人口的银川城,没有几户人家能喝得起鲜牛奶的。
送奶员用铁桶装上鲜牛奶,带上量奶的提子,蹬上破旧的自行车,不论刮风下雨穿大街、走小巷,挨家挨户吆喝:“卖牛奶了!卖牛奶了!”
送奶员从早到晚吆喝一天也才把5公斤左右鲜牛奶卖完,那时零售一斤鲜牛奶也就几分钱,就是这么便宜价格的鲜牛奶也很少有人问津。
后来,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有所改善,婴幼儿、老人、喝鲜奶的家庭越来越多,一时间鲜牛奶在银川市场成了抢手货,送奶员一个上午就能把鲜牛奶卖个精光。
20世纪八十年代牛奶站在收购鲜牛奶
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市场商品更是稀缺珍贵,计划经济,企业要增添一头牛也要计划,市场没有随着人们需求鲜奶量的增长而增长,鲜奶成了商业部门的专控商品,有级别的老干部要想喝牛奶得持有关部门批准的特供证,孕妇保胎喝奶要有医院证明规定限量供应,婴幼儿喝牛奶要有医院出具的出生证明,这样的证明,喝牛奶人才能有权享受这些优厚的生活待遇。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市场经济开始撬动搞活,牛奶市场取消了特批供应,牛奶供应逐步扩大市场,只要是居住在银川市的市民,有工作单位的职工只需开一张介绍信,每到月底在牛奶站排队便可办理奶卡,送奶员会准时一年四季、夏天早晨、冬天中午的把鲜牛奶送到订奶人居住的小区,大大方便了人们的需求。
那时,乳制品市场产品单一,鲜奶没有包装,散装鲜奶盛在铝制品的大桶里,运输工具是个三轮车,后来铝制品大桶盛奶不卫生,又换成半斤、一斤的瓶装鲜牛奶,市场上少有进口奶粉和其他高档乳制产品,占据市场的一直是包装落后的北塔奶粉。
说起北塔奶粉,许多人不知道最早的北塔奶粉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早在银川牛奶站还处在作坊式加工厂的时候,当时受生产条件限制,工艺设备技术落后,牛奶站没有冷藏设施。送奶员有时遇到阴雨天气,鲜奶卖不完。
卖不完的鲜牛奶,尤其是在夏天最容易变质有味。
为防止鲜牛奶变质有味,工人就用民间土办法,把没有卖完的鲜牛奶装在一个铁桶里,用绳子吊好放进牛奶站的一口自备大水井里冷藏。
第二天送奶员从水井里把铁桶提上来一看,鲜牛奶上面漂浮着一层油油厚厚的奶皮。
鲜奶带奶皮再往出卖用户是不要的。
那个时候,由于人们缺乏对乳品知识的了解,老百姓不了解奶皮是鲜奶中含有最高营养成分的。
看着牛奶和油结成的奶皮,工人们不知所措,把奶皮当作不合格产品处理觉得可惜。
于是,他们积极想办法出点子,集思广益,把奶皮捞出后放在一块木板上晾晒。
银川维维北塔乳品公司的前身---银川乳品总公司
奶皮经过晾干晒透酷像薄薄的饼子,牛奶站就把它每天半斤卖给工人就着饼子当早点,每天扣一角钱。刚开始工人们还把奶皮当稀罕物来吃,时间一长工人吃腻了,奶皮就没办法处理。
这时有一位工人动了脑筋,他把奶皮放在热锅里烘干,烘干后再放到案板上用擀面杖擀,奶皮碾成面粉状后再用细箩筛,经过细筛筛出来的干奶皮一下变成了细白细白的奶粉,几天就能筛出四五公斤奶粉。
这项小小发明创新一下解决了奶皮的难题,后来也就成为银川最早作坊式生产出的初级奶粉产品。
人们排队买牛奶
为了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工人们把奶粉装在一个铁盘子里,送奶员每天送奶时装上几公斤沿街叫卖,每公斤奶粉几毛钱,营养丰富且价格又便宜,生活条件差或者没有奶水的孕妇一次买上一斤,用奶粉掺些白面搅成糊糊来喂养婴儿。
回首过去,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银川出生的婴幼儿大都喝过北塔鲜牛奶和北塔奶粉。
文章作者唐志军先生系宁夏资深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