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月球的自转、公转及日月会合运动

  月球绕地球公转,构成小型的天体系统——地月系:

  1、地月系的绕转

  严格地讲,地月系的绕转是地球、月球绕其共同质心的转动,而并非是月球绕地心的转动。但因M月=1/81M地,故地月系公共质心位于距地心4671KM处,因此可将地球环绕共同质心的运动忽略,地月系的绕转可视为月球绕地球的单纯公转。

  2、月球的公转

  ①轨道和方向

  月球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动,地球位于其中的一个焦点上。

  月地距离的变化

  近地点

  远地点

  平均

  月地距离km363300405500384400

  月球视半径16′46″14′41″15′33″

  白道:月球公转轨道在天球上的投影。

  黄白交角:5°9′

  黄白交点:每年西移19°

  白赤交角:变化于23°26′±5°9′之间

  ②周期:月球公转一周所需时间。以不同的天体作为参考点,度量出不同的周期。

  恒星月:以恒星为参考点,月球公转一周所用时间。

  1恒星月=27.3217日,在1恒星月中,月球公转了360°。

  朔望月:以太阳为参考点。

  1朔望月=29.5306日,在1朔望月中,月球公转了389°。

  近点月和交点月:分别以近地点和黄白交点之一作为参考点。由于近地点和黄白交点均不固定,故这两种周期均不是月球公转360°所用时间。

  ③速度

  ω=360°/T=13°10′/d=33′/h

  V=1.02KM/s

  近地点时较快,远地点时较慢。

  3、月球的自转

  ①同步自转:自转的方向、周期和公转相同。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27.3217日。

  ②后果:月球总是以相同的一面朝向地球。

  日月会合运动和月相

  在地球上看起来,夜空中的月亮形状有明显的变化,“有时圆圆象玉盘,有时弯弯象镰刀。”此即月相。月相是在日月会合运动中产生的。

  1、日月会合运动

  对于地球来说,太阳的周年运动速度为59′/日,月球的公转速度为13°10′/日,因此,二者的相对速度为12°11′/日,即月球以12°11′/日的速度不断赶超太阳,二者存在相对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日月会合运动。

  ①概念:月球与太阳在天球上的相对运动。

  这种运动在地球上看起来表现为日月角距离的变化,即看月球与看太阳的方向之间的变化。

  ②表现:日月角距离的周期性变化。

  日月角距

  日月关系

  月相

  月球升落时间

  0°

  日月相合(朔)

  新月

  日月同升同落

  90°

  日月方照

  上弦(西)

  正午月升,子夜月落

  180°

  日月相冲(望)

  满月

  日月此起彼落

  270°

  日月方照

  下弦(东)

  子夜月升,正午月落

  360°

  日月相合(朔)

  新月

  日月同升同落

  ③周期:朔望月

  在日月会合运动中产生了月相变化。

  2、月相:

  ①月相图:

  ②月相种类:

  根据日月黄经差度数,月相分为八种:新月、娥眉月、上弦月、渐盈凸月、满月、渐亏凸月、残月、晦日。

  新月、娥眉月、上弦月、渐盈凸月现象发生在每个月的前半月,也就是满月以前。

  新月往往发生在每个月的农历初一,0度,新月时,天气好时还可以出现新月抱旧月的景象,即出现景星。

  娥眉月,一般发生在农历的初二夜左右——初七日左右,0度——90度。

  上弦月,农历初八左右,90度。

  渐盈凸月,农历初九——农历十四左右,90度——180度。

  农历每个月的十五或十六左右,就是满月,满月又称为望日,180度。

  渐亏凸月、残月、晦日发生在满月以后,也就是每个月的下半月。

  渐亏凸月一般出现在每个月的农历十六——农历二十三左右,180度——270度。

  下弦月一般出现在农历二十三左右,270度。

  残月一般出现在每个月的农历二十四左右——月末,270度——360度。

  晦日是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这天晚上不能见到月亮。

  月相识别

  假设满月是一个圆形,那么无论月相如何变化,它的上下两个顶点的连线都一定是这个圆形的直径(月食的时候月相是不规则的)。当我们看到的月相外边缘是接近反C字母形状时,那么这时的月相则是农历十五日以前的月相,相反,当我们看到的月相外边缘是接近C字母形状时,那么这时的月相则是农历十五日以后的月相。

  上弦月呈“D”字形,月面朝西,可能有人说既然是“D”字形,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月面是应该朝东啊!但实际观察月相的时候对中国的观察者来说总是必须面向南方的天空,那么就成了“面南背北,左东右西”。残月呈“C”字形,月面则是朝东的。

  月相变化歌:

  初一新月不可见,只缘身陷日地中,

  初七初八上弦月,半轮圆月面朝西。

  满月出在十五六,地球一肩挑日月,

  二十二三下弦月,月面朝东下半夜。

  月相口诀:

  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意思是:上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上半月的上半夜,月面朝西,位于西半天空(凹的一面朝西);下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下半月的下半夜,月面朝东(凹的一面朝东),位于东半天空。

  月相变化图:

  月相意义:

  1、潮汐

  月相和海洋的潮汐有关系,因为潮汐和月球的引力作用有直接关系,比如在满月的时候会引起大潮。

  潮汐变化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像军事、旅游、远洋航海、海洋渔业、海水养殖,海洋工程、科学实验及沿岸各种生产活动都要受到潮汐的影响。

  2、照明

  因为夜晚天空中照明主要是靠月亮,所以,月相也是人们夜间活动时必须考虑的,尤其是在边远荒芜的地区。

  3、宗教

  和某些宗教活动有关系,特别是伊斯兰教,伊斯兰教中有斋月一说。

  4、寓意

  中国自古就有花好月圆的讲究,月有阴晴圆缺,而满月往往代表着圆满、顺利和吉祥的意味。

  5、生理

  和人体的生理周期和情绪周期都有关系,人的生理周期和月相周期有着惊人的吻合。也许只是恰好,但其实两者并不相同。 朔望月周期为29.53天,但是人类生理期从26 至30 天均属正常,有些人的生理期甚至十分不规则。

  6、农业

  和农业生产有重要的联系。

  7、灾害

  某些自然灾害也和月相也有关,或者说是一种未知的巧合,比如,地震、洪水、风暴、火山爆发等。

  8、其他

  顺便说一下,因地球纬度不同,在南北半球看月相的左右是颠倒的,这个其实也不难理解,如果你在北半球上,倒立拿大顶,看到月亮的情况就是在南半球的样子,月亮的脸它真会“偷偷的在改变”。

(0)

相关推荐

  • “十五的月亮十___圆?”

    又是一年中秋节,不知有多少小伙伴和小编一样被疫情困在校园里呢? 好在疫情虽然能阻止家人之间的团圆,却阻止不了我们与明月的相聚.今年的月圆之夜正是在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当天,小伙伴们别忘了与家人们共享这 ...

  • 月相变化知识

    月相,天文学术语.(phase of the moon)是天文学中对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的称呼.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西向东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 ...

  • 【雄鹰观易】与周易密切相关的那些事(一)

    重读周易爻辞,注意到"疾"字的描述,整个周易爻辞和卦辞,出现"疾"字的,已经在前文里面解说.在天三道赤.黄.白,重点说一说月亮. 易有乾坤,乾为天,坤为地.乾为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月球的质量、体积、地表特征等

    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对地球有很大的影响.月球也是人类了解最多的天体,人类的脚步已踏上月球,对月球进行了大量的科考.有关月球的数字:1.距离:384400KM月地距离的测定可由月球的地平视差(ρ= ...

  • 重点关注!高中地理知识点汇总,考场答题“杀手锏”

    没收到的小伙伴记得私信我哦! 咳咳! 题外话说得有点多了,接下来我们进入正题,今天来谈谈文综的另外两个科目之一的地理. 相对于政治历史,地理是很好学的一门科目,我们在圣湖中也经常能运用到. 比如有关热 ...

  • 如何学好高中地理?2021高中地理知识点分析与概念梳理解析

    高考复习,我们更多的是对重点的知识进行专题复习,使所学知识更加系统化.条理化,也更能培养大家对高考地理中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的分析能力. 所以今天小室给同学们总结了2021高中地理知识点分析与概念 ...

  • 地理干货 | 高中地理知识点背诵口诀,有图有技巧。

    高中历史教学 本公众号面向中学生.一线教师,以及广大文史爱好者.旨在丰富广大中学生的历史学习素材:与全国的一线历史老师交流历史教学经验,共同进步:向广大文史爱好者传播历史知识,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华历史文 ...

  • 干货 | 高中地理知识点背诵口诀,有图有技巧。

    高中史地政 高中文综历史,地理,政治三大学科学习公众号,专为高中文综服务 5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为了方便大家记忆,所以我们根据不同的知识点,给高中地理知识点记忆口诀,如果同学们能够将这些知识点熟记于心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探索宇宙

    宇宙: 一般当做天地万物的总称,是时间和空间的组合. 宇宙的基本特点: 由各种形态的物质构成,在不断运动和发展变化. 我们把人类目前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叫作可见宇宙或已知宇宙(140亿光年). 人类对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宇宙的演化

    一般认为,我们现在所知的宇宙从整体上看是泡沫状的.宇宙是没有中心的,其间的物质分布也大致均匀. 1.宇宙的起源: 大爆炸理论主要观点大约150亿年前,我们所处的宇宙全部以粒子的形式.极高的温度.极大的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恒星的一生

    恒星: 是由炽热气体组成的,是能自己发光的球状或类球状天体.由于恒星离我们太远,不借助于特殊工具和方法,很难发现它们在天上的位置变化,因此古代人把它们认为是固定不动的星体.我们所处的太阳系的主星太阳就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天体及天体系统

    天体: 宇宙间的物质存在形式,如恒星.星云.行星等统称为天体. 天体系统: 宇宙间的各种天体因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而形成各种天体系统. 天体类型: (1)自然天体: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流星.彗星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