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友主页丨王征远:步入古稀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一个人的年老是从别人的眼里开始的。
马上就要过70岁生日了,我总觉得自己还和60岁时一样,但别人对我的称呼已渐渐从“老王”改成“王老”了。
一天早晨洗脸时,从镜子里突然发现,自己的眉毛不知从何时开始变白了,满头的白发更加稀疏,鬓角处的老年斑明显增多,额头眼角的皱纹更深了,眼袋像尖角朝上的桔子瓣儿,倒挂在双眼下面。看罢竟怀疑镜子里的老头儿是不是自已——这可真有个老人样了。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从去年开始,我的手机、钥匙经常转身就忘了放在哪里,很熟悉的朋友却叫不出名字,失眠疲惫,老眼昏花,腰腿酸痛……
弟弟全家从济南专程来给我过生日(实际是69岁生日,传统习惯要提前一年过),说70大寿要过得隆重些。
席间大人说“老事儿”,孩子们忙着看手机,一桌三代两个天地,其乐融融。热闹过后,晚上我躺在床上辗转难眠,多年的往事,萦绕心间。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人生七十古来稀。人总是要老的,70岁应该是真正步入老年的门坎,在迈向80岁的起点上,难免会产生却老的窘促心理。
自从60岁退休以后,我的生活已走出了上班时冗务缠身的快节奏。
在懒散休闲的日子里,慢慢整理自己的生活环境和心绪。
一日从杂志上读到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格丽克的一段话:“生命之物并非同等地需要光,我们中有些人制造我们自己的光。”
这句话让我在茫然无措中听到了生命的强音,我要尽快地成为能“制造我们自己的光”的人。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有了新的动力,就有了新的目标,过去一切归零,重新起步。
闭门读书作画,外出访友采风。在完全可以自己支配的时间里,很快进入状态。
自已制定了一年、两年和五年计划,将几十年的人生感悟和生活积累溶化到艺术创作中,一批全新的美术书法作品得到社会的好评。
同时也对自已的专业追求有了新的定位,舍弃一些边沿的东西,拓展了艺术形式的探索。又对经史文学、艺术理论和古砚、紫砂等进行了学习研究。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我感到现在最需要的是知识和时间。有时为了集中精力完成一件作品,就将手机关掉,避免干扰和应酬。
这样的日子看似寂寞孤独,但看到几年来的收获,步入古稀的恐惶心理得到了慰籍。
我体会到,唯有让生命在创造中延伸,才是对它最好的敬畏和诠释。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冬去春来,两位好友邀我去爬泰山,也是对我古稀初度的祝贺。
乘车至中天门,虽然已有通往南天门的索道,但我提议“还是爬吧”,也想对自己的老胳膊老腿儿进行一次检验。大家轻松地到达了十八盘的起点,这里是攀登顶峰的最后一段极其险峻的路程。
放眼望去,云海松涛,层峦叠嶂,清风徐来,心旷神怡;向上望,层层台阶如同天梯竖在面前。
大家在这里稍微歇息,攒足劲儿向上攀登。快到最后的时候,我已经累得气喘嘘嘘,满身是汗,两位年轻的朋友早已在这里等我,还给我准备了一根拐杖。
无限风光在险峰。
看到熙熙攘攘从身边踊跃而上的人群,联想到爬山就如人生之旅,最大的幸福,就是享受在攀登顶峰的过程中。
(已载3月11日《德州晚报》)
【作者简介】
王征远,国家一级美术师,德州美协名誉主席。
■作者:王征远 ■编辑:王晓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