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洁教授专访:肺癌肿瘤内科治疗新进展(3)——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如何选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本期导读:免疫治疗虽是能让晚期肺癌患者起死回生的“神药”,但并非适用每一位患者,且最佳用药方案也不尽相同。医纬达特别邀请到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王洁教授,就“肺癌肿瘤内科治疗新进展”这一话题展开系列讨论。本期为第3篇内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如何选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后续将推送第4篇内容,敬请关注医纬达公众号推文。
免疫治疗现在是全世界都非常关注的问题,因为的确它能给一部分病人带来疗效。但是现在还没有一个非常完美的预测体系,能(让医生)提前告诉患者,你是受益者还是不是受益者。
在晚期患者,现在比较成熟的就是检测PD-L1的表达。PD-L1现在已经有一系列的研究。PD-L1表达高的患者,免疫治疗是好的,无论是单药,还是(联合治疗)。PD-L1的表达低的患者,Combine(联合)传统的治疗方式,比如说化疗、抗血管药物,可能也能给病人带来生存受益。
所以,现在临床当中如果要决策一个病人是不是(给予免疫治疗),尤其是一线要不要单药免疫治疗的时候,一定要去做PD-L1的表达。PD-L1表达高的时候,才选择单药(免疫治疗)。否则,可能会去给他联合治疗。因为现在免疫治疗跟化疗的联合,已经写到了指南里边,无论是国际或国内的指南。
所以,这部分未来要去探寻。第一个,探寻它的Biomarker(生物标志物),能够未雨绸缪的告诉患者,你就是受益者或者你不适合这个免疫治疗,这是我们未来要做的。
第二点,就是耐药的问题。无论是单药还是联合,耐药的问题都不可避免。怎么样把耐药机制明确,并且建立一套监测体系能够及时地反映耐药,及时地调整治疗方案。
第三个,就是探寻一些不同的联合治疗方式。比如说有些“冷”肿瘤,它的免疫微环境可能不适合做免疫治疗,这时通过改造,比如说联合一点别的治疗方式,能够让它变成一个炎性的肿瘤,变成能够适合免疫治疗的肿瘤,这也是未来(的方向)。
还有,现在已经是免疫治疗时代,不久前好多药物已经在国内获批,无论是国际的进口的药,还是国产的自主研发的。但我们也在期待(免疫药物治疗的)2.0时代。这个时代很快就会到来,就是一些双靶点的药物,比如说像PD-1跟TGF-β、PD-1跟CD47,或者有些能够逆转免疫耐药的药物,现在都在如火如荼地研究当中。所以很快,可能两三年以后,这些2.0时代的策略,这些药物就会问世,这是第四个大家关注的。
最后一个,就是不良反应的管理,这也是包括晚期患者在内,特别关注的一个问题。的确看到一部分病人能够长期地生存,甚至能够治愈。但是,不可避免地看到这一类药物在带来疗效的同时,有时可能也有一些严重的副反应,比如说免疫相关性肺炎、免疫相关性肠炎、肾炎等等,还有一些内分泌脏器的损害。当然发生几率不是很高,三到四级(的不良反应)一般在百分之五左右。
但是,一旦发生有时候是致命的,包括免疫相关性的心肌炎。所以,怎样更好地去管理不良反应,是需要多学科团队的努力,同时也需从源头上去找一些Biomarker(生物标志物),能够指导医生说这些病人容易出现(不良反应),不只是不能受益,还可能会出现免疫相关性的不良反应。这样的话,不去用它就行了。
所以,以上这五个方面可能是大家特别关注的。
但是,已经欣喜地看到,这些药物都已经在临床当中运用,有越来越多的经验,跟去年前年相比,整个肿瘤界在免疫治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的管理上,都有大大的进步,因为医生们天天都在谈这些事。所以,大家都会有更多的经验,就像上述(谈到)的十年前,靶向治疗刚刚进入临床,或者二十年前三代化疗药物刚刚进入大家的视野,那时候大家也没有太多经验一样的。
所以,我们越来越关注这个问题,未来会做得更好,无论是晚期、局部晚期还是早期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