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河

进入冬季,假如搁在30年前,这时候农村的青壮年必定是一个个卷起铺盖,扛上大锹,挑起畚箕,浩浩荡荡,去水利工地挑河去了。
对那个年代的农村社员,尤其是青壮年来说,最喜欢的农活也是挑河。挑河是大劳力、壮劳力才能干的伙计,苦得很,也累得很,为什么他们仍然这么喜欢?因为挑河挣的工分多,而且有得吃——在上河工期间,会由集体统一伙食供应饭食;而且这时候真的是“忙时吃干”——虽然大米饭中可能也得掺和一定比例的胡萝卜和大头菜。
不知道为什么几乎每年都要挑河——在实行土地承包之后的20多年间,再也没有挑河挖沟,但土地里的出产并没有因此下降;因此,我想,或许是怕闲则生非?或者是怕经过了一个百无聊赖的冬天之后,大家再也提不起劲儿来?所以,青壮年上河工去了,妇女和非青壮劳动力通常说来也很少有闲着的时候:生产队还会组织大家放墙——就是把达到一定年限的土墙拆了,重新垒新墙,拿老墙的泥土当肥料;或者铲千脚土,捞浅,选种等等。反正谁都别想闲着。
“挑河”是非常形象和生动的说法。因为在那个年代,至少是我看到的大大小小的水利工程,无一不是靠农民兄弟的肩膀,一步一磕头,哼哧哼哧地挑出来的。尽管说,有些汉子的气力委实大得惊人,一担泥土可以重达150公斤以上,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想到大家都是凡胎肉身,并且这一切又都是在数九寒天,赤着脚、趟着水完成的,因此,我们不能不对他们的意志肃然起敬,对他们的吃苦耐劳的精神由衷钦佩。当然,如果想到这些被我们称之为“水利工程”的,很多往往只有10年、8年的寿命;并且常常是填了旧河挑新河,永远也挑不完,难免又有些让人痛心:这不是典型的无用功吗?就不能让农民兄弟安生些?
我插队的这个生产队,某一年在县乡两级没有重大水利工程的情况下,居然在自家生产队的地盘上,挑了一条居住河,填了一方池塘——昔日某个姓氏的人家环居了几代人的池塘,而让那些本来聚居于这口池塘周边的人家迁居到新挑的居住河边。眼下,这条居住河现在完全成了一条废河。河道变得无比狭窄是一个方面,水体严重污染一片浑黑是另一个方面。如果一定要说当年挑河的意义,我以为也就在于打破了固有的农村居住的格局,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风俗与传统。而农村居住上线、农田成方,在一些人士的眼里,便是农村新气象、新面貌的具体体现,让他们看着舒心与痛快。至于那些参加挑河的青壮年人,于年根岁底,总算是吃了几顿饱饭,自然也可以说是挑河的意义之一。
挑河如今已经成为历史。不过,类似于当年的挑河一类的蠢不可及之事,在今天未必就已经彻底消失了。比如说遍地搞房产开发,就连村镇一级也大盖小高层,将农民赶上楼之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