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生活,逃不开这4条定律

生活中,我们总有这样的体会:

越是在意什么,就越容易失去什么;

预感会出错,结果就一定会出错。

我们时常会觉得自己很倒霉,能力不强,运气不好。

而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

张文成在《墨菲定律》一书中,为我们揭示了一个真相:所有行为背后都藏着不为人知的心理效应。

也就是说,生活中发生的很多事情,都蕴藏着它的法则,能参透其中的奥秘,便能帮我们避开风险,甚至改变既定结果。

生活,总是给我们出一些难题,但也会偷偷的留下答案。

01

「鳄鱼法则

懂得舍弃,才是人生的大智慧

「鳄鱼法则」或许我们都听说过:

假设一只鳄鱼咬住你的脚,如果你用手去挣脱,鳄鱼也会咬住你的手。

越是挣扎,被咬住的身体范围就越大,你唯一能做的,就是牺牲一只脚。

听起来很残酷吧?可如果不做舍弃,就意味着,你将失去更多。

现实生活中,贪婪是很多人的通病。有时候,我们总是牢牢抓住那些想要的东西,哪一样都不肯放手,无形之中,给自己徒增了很多压力和焦虑。

什么都不愿意舍弃的人,往往什么都得不到,最后只能在痛苦中负重前行。

我们的一生,总在不停的选择。生命短暂,精力有限,而懂得舍弃,才是一种人生的大智慧。

诺贝尔奖得主崔琦,在人们眼中如同“怪人”一般,从不抛头露面,整天泡在书本和实验中。

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崔琦竟然是个“电脑盲”,网络上的精彩世界他一概不涉猎,甚至发邮件,都要请秘书代劳。

他说,“这个世界变化太快了,我没有时间去追赶”。

崔琦舍弃了世人眼中炫目的网络世界,却为自己赢得了宝贵的科研时间,赢得了尊贵的荣誉。

在智者看来,适当时候,舍弃是为了得到,得到更重要的东西。

佛经云: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我们要懂得适时的为自己减负,舍弃那些非必要的,用更多的精力去追求更有价值的东西。

02
酝酿效应
停下来,也是一种前行

相传,古希腊的西伦王召见阿基米德,让他鉴定纯金王冠是否掺假,阿基米德苦思冥想,始终都没有找到鉴定的方法。

一天,他决定不再想,洗个澡放松一下,跨进浴盆时,一部分水溢了出来,他恍然大悟,通过计算将王冠沉入水中排出的水量,从而解决了国王的疑问。

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的这一过程,被心理学家称为「酝酿效应」

很多时候,当我们尽力去解决或思考一个重要的问题时,常常耗费很多时间和精力都找不到正确的思路,很容易陷入一种思维定式,很难再有突破和创新。

而当你暂时停止思考问题,一些关键性的灵感反而可能惊喜的迸发出来。

前不久,新换了工作,转正考核的时候,经理要我策划一个新年活动。

为了能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我放弃了所有娱乐时间,除了吃饭睡觉,几乎都在查资料,想创意。

结果,不到3天的时间,我感觉大脑要爆炸了,想到的思路也是千篇一律,毫无新意,我甚至开始自我怀疑。

朋友突然约我逛街,索性给自己放个假,我抛开工作,逛街、看电影,似乎忘记了企划案的事情。

谁成想,临睡前突然来了灵感,一个特别好的创意闪现在脑海里,于是我用了3个小时,完成了我之前3天都没有完成的工作。

果不其然,那份让我骄傲的策划案,获得了公司的一致认可。

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因为一个问题走进死胡同,陷入僵化的思维定式不能自拔。

不妨暂时停下来,通过放松和休息的“酝酿”过程,反而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遇到问题,不要钻牛角尖,也不要自我怀疑,试着先放下,给自己一点缓冲,也给思维一个重新构建的过程。

别走的太急,有时候,停下来,也是一种前行。

03

「自重感效应

懂得赞美和认同他人,是一种高情商

心理学泰斗弗洛伊德曾说:

人一生,最大的需求只有两个,一个是性需求,一个是被当成重要人物看待的自重感需求。

每个人都渴望被认同和尊重,这是所有人的共同需求,这种需求就是「自重感」

卡耐基在《人际交往的艺术》主题演讲中,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20世纪40年代,美国警察总监马罗尼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

一些年轻的犯人在被捕后,第一个要求不是见律师,而是阅读那些把他们写成“英雄”的街头小报,甚至会忘记自己马上要被处决的事实。

人际交往中,我们总是注重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而「满足他人的自重感,是获取别人认同的一种重要手段。

1977年,金庸与日本文化名人池田大作进行了一场颇有意思的对谈。

对谈一开始,金庸便以谦虚的态度对池田说道:

虽然与会长曾经谈起过的知名人士相比,我还差得很远,不是同一水平,但很高兴能够让我有机会,尽己所能地与会长进行这样一次谈话。

池田听后忙说:

您真的太谦虚了,您的谦虚使我深感先生的“大人之风”。

正如大家所说的那样,“凡有中国人之处,必见金庸之作”,先生能够享誉如此盛名,说明您是当之无愧的文学巨匠啊!

聊聊几句对话,极尽赞美之情,让双方的自重感得到极大满足,为谈话的顺利进行开了一个好头。

社交行为中,我们都渴望获得别人的尊重,懂得赞美和认同他人,是一种高情商的表现。

你会发现:我们总是喜欢和那些喜欢我们的人交朋友。

自重感是人际关系中,最有效的正面反馈,如果你也想获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同,不妨尝试去用心的赞美吧!

懂得尊重和认可他人,是一种高情商,会带给你事半功倍的力量。

04

「瓦伦达效应」

看淡成败的的平常心,最可贵

你有没有发现:越在意的,就越容易失去。

美国著名钢索表演艺术家瓦伦达,一直以稳健的高超技艺闻名,从未出过事故。

73岁那年,瓦伦达决定举办最后一场告别表演,然后宣布退休。

谢幕演出,弥足珍贵。他不断的告诉自己:“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败”。

然而从没出过差错的他,竟然在做两个难度不大的动作时,不慎从空中跌落,当场去世了。

事后,他的妻子说:

“我预感到会出事,以前他只专注于走好钢丝这件事,而这次,他太想成功了,导致无法专注,否则以他的技能,是不会出事的。”

由此,这种在巨大压力之下患得患失的心态,被心理学家命名为「瓦伦达效应」。

我们在面对生活中很多重要的事情时,都可能有过这种心里压力很大的状态。

因为太重要,所以害怕失败,而这种压力,会让我们在要做的事情本身上,无法倾注全部的注意力。

因而,往往我们越是害怕出错,就一定会出错。

综艺《演员就请就位》的舞台上,有很多曾经红极一时,家喻户晓的明星,也有一些初入演艺圈的小生。

有趣的是,考核表演的时候,一些曾经闪着光环的明星,不是用力过猛就是失误频出,而很多青涩的小演员,反能将角色诠释的很让人惊喜,获得导演一致高赞。

不难看出,有名望的演员,大多很在意比赛的结果,因为他们不想输。

而对于那些不太知名的小演员来说,比起成败,他们更享受这个难得的舞台,故而能更加从容,更能把精力投入到表演中。

乒乓球冠军邓亚萍说:“不管成功还是失败,我们要用一颗平常心,面对自己的人生,面对这个社会

当我们怀着一颗平常心,看淡成败输赢,积攒经历,享受过程,才不会患得患失的害怕失去,真正活在自己的步调里。

05

写在最后

黑格尔说:“存在即合理”。

生活中,很多事情的发生,都有它的内在必然性。

而《墨菲定律》一书,为我们梳理了关于职场、人际交往、认知等领域里,存在的不可思议的生活定律,让那些困扰我们的人生问题,都变得有迹可循。

可以说,几乎所有的生活难题,都留了答案,在这本书里。

电影《后会无期》中,有这样一句台词:“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人生有很多事情,就是道理说不清楚的,但当你参透了很多生活的内在规律,却能规避一些不好的事情,活的更自在、洒脱。

我们终其一生,都在追求所谓的成功,而真正的成功,无非是在读懂了生活的法则之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过好这一生。

点个「在看」,愿你听从内心,无问西东。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