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2021 | 春已至,哪些阅读选品值得热切对待

近期,各大出版机构 2021 年春季书单陆续见诸官宣,新一年的阅读之旅已经全面开启。哪些书会激荡人心,哪些书会耐人寻味,又有哪些会成为我们充盈精神世界的必备读物?看看我们本期的荐读书单。

| 主 | 题 | 出 | 版 | 类 | 图 | 书 |

传承红色基因

讲述百年党史

文字之所以具有打动人心的无穷力量,并不是因为文字本身的气势磅礴,而是因为简单的文字能够组合成故事,能够通过细节触动人心。即使微观视角切入,真诚、质朴的文字却往往能够形成最强劲的力量。2021年恰逢中国共产党,出版机构精心策划,推出了一批讲好中国共产党历史、讲好中国故事的优秀出版物。张晓栋的《红色弄堂》(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1月版)这部将红色文化与海派文化交融的图文通俗读物,以中共建党初期至1933年中共中央撤离上海期间中国共产党在沪的35处秘密机关地址所在的建筑为研究对象,带给读者红色文化历史与海派建筑历史的双重讲述。“红色的基因在四通八达的弄堂里蔓延开去,不仅在海派文化中扎下根来,还成了海派文化的'魂’”。

《文献中的百年党史》(学林出版社,2020年 11 月版)是“中国好书”作者李颖依据党的重要文献,每年以一件(组)珍稀文献为引,100年选取100个(组)重大事件,全面反映党的不懈奋斗史、理论探索史和自身建设史的一部书,着重讲述时代英雄和普通人物的感人故事,点面结合,串联起中国共产党100年奋斗历程,构成一部简明百年党史,也是一部涵盖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四史合一”的优秀通俗理论读物。另一套门类齐全,有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研究的权威著作,有老一代革命家回忆录的丛书——“百年百部红旗谱”(中国言实出版,2021年1月—6月陆续出版),每一部作品内容都具有阅读和欣赏价值,读一本书就是加深对一段历史的了解,同时颇具史料价值和收藏价值。

《人间正道是沧桑——百年红色印迹手绘本》(商务印书馆,2021年即将出版)则重点以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管理部编《全国重要革命遗址通览》为依据,按照类似“本末体”的编排方式,依托400 处彩色手绘图为主体素材,用历史纵深的视角,完整勾勒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


| 艺 |  | 文 | 献 | 类 | 图 | 书 |

百花齐放

追溯来时之路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编著的《旧报新闻:清末民初画报中的广东》(岭南美术出版社,2021年1月版),取材于晚清和民国初年在中国各地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石印画报,包括粤港的《时事画报》《赏奇画报》《平民画报》,上海的《点石斋画报》《图画日报》《时事报》《舆论时事报》《民权画报》《神州画报》《时报》《民呼日报》,北京的《浅说画报》《北京白话画图日报》,天津的《醒华日报》,以及画师吴友如的作品汇编《吴友如画宝》。该书选取其中与广东和港澳相关的新闻画 1800 余幅,汇编成册,分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阴暗及杂编六大部分,为读者提供了一扇了解和感受清末民初广东社会风貌的视觉窗口,成为一部具备普及读物和专业学术高度的皇皇巨著。

收录明、清杭籍印人三十六家作品的周叔弢先生旧藏《杭郡印辑》(中州古籍出版社,2020年12月版),一函八册,八卷,一人或选一印,或选数印,后多附有边款,并于作品前附以印人小传。丁仁序中称:“余访求有年,盖以先世所藏所得武林诸家刻石几及千品。因择其尤精者,每人各拓数方,并附小传。间有友人所藏至精之品,不忍割爱,亦采入焉。”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刻钤印拓款本,书口上端刻“杭郡印辑”,下端“小龙泓馆”,封面有王福庵隶书“杭郡印辑”题签。该书曾经是周叔弢先生旧藏,现藏于天津图书馆,此为据之原大四色影印,收入《中国图书馆藏珍稀印谱丛刊·天津图书馆卷》,也是值得珍藏之品。

炳灵寺石窟是甘肃“三大石窟”之一,2014 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一书中曾提出,炳灵寺石窟不仅以石刻雕像作品见长,其浮雕佛塔和密宗壁画同样与莫高窟和麦积山石窟齐名,被誉为“中国石窟百科全书”,是丝绸之路沿线重要的文化遗产。《炳灵寺石窟》(安徽美术出版社,2021年1月版)以窟龛的营建年代划分为《169窟·西秦》《北朝至隋》《唐(上)》《唐(下)》《晚唐至明清》5 个分册,全面展现了炳灵寺石窟现存龛窟的样貌,反映出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是中国古代美术史的光辉篇章,更为中国古代史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形象史料。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副教授,成都当代美术馆馆长的吕澎,这一次从史实出发,系统地研究、论述了 1911年至1949年中国油画的发展历史,写就《中国油画史(1911—1949)》(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21年1月版)一书。书中记录了中华文化传承受到西方文化冲击,直至中西文化融合油画这一艺术形式的发展轨迹。讲述了李叔同、徐悲鸿、潘玉良、林风眠、刘海粟、常玉、颜文梁、冯钢百、陈抱一、关良、沙耆、赵无极、吴大羽等一批艺术家在中国早期油画发展中的历程,总结、评价他们的艺术风格和当时社会文化背景下的探索追求。作者和其20多人的研究团队足迹遍布世界各地美术馆、博物馆、美术院校和机构,历经十载的研究考证,精选了代表性作品和当时时代影像图片近1000幅收入书中,使得该书具有很高的学术史料价值和收藏价值。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