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少芬发声!10年前因《甄嬛传》被骂惨,如今却发现:世间所有的坏,都源于不被爱

在《甄嬛传》中,所有人都可怜那个爱而不得的华妃,却少有人同情这位在深宫中寂寥了一辈子的皇后——乌拉那拉·宜修。

很多人觉得皇后不讨喜的原因,在于过分恶毒:作为剧中的反一号,她杀人于无形,招招致命,比任何妃子都更狠更无情。

她亲手害死了姐姐纯元,点燃了后宫中的第一把火,为这场浓墨重彩的宫斗大戏铺垫了极为重要的伏笔。就连皇帝最后对她也厌恶至极,并立下“死生不复相见”的誓言。但也有不少人对她表示同情,皇后扮演者蔡少芬在接受采访时曾说,“皇后也不是个坏人,她太爱皇帝,爱到一个地步有一点心态不好……”可皇后的黑化却不仅仅是“爱而不得”四个字这么简单,纵观皇后的整个生命就可以窥见:黑暗势力的阴影早在她的幼年就已经悄悄席卷了她。

庶女身份的自卑她出生于盛产后妃的乌拉那拉家族,本是雍正登基前王府中的侧福晋,后在姐姐纯元死后为继福晋,在雍正登基后册封成了皇后。虽然宜修和纯元两姐妹,同属乌拉那拉家族,但身份却不同。纯元是嫡女,宜修是庶女。可以说,皇后的一生,都搁浅在了嫡庶尊卑的制度里。“皇上,你可曾知道。庶出的女子有多痛苦,嫡庶尊卑分明,臣妾与臣妾的额娘很少受到重视,你何曾明白呀。”宜修曾向皇帝吐露。

在嫡庶层级分明的制度中,这是实打实的“不公平对待”。比如,虽生活在同一座府邸,庶女在吃穿用度上都远不及嫡女。庶女和母亲一并低人一等,不仅很多场合无法参加,而且还要接受嫡母的训诫和责罚。作为一个庶女,宜修在家族里没有决定权、话语权,一切受控于人。长期生存在这样的环境中,她的内心是自卑的,自我价值低。“因为是庶女,所以不受重视,地位低人一等,不配被好好对待。”这可能是她长期的自我评价和归因。这样的人格底色下,她也许自小便隐忍而克制。在家族中小心翼翼地察言观色,像一个小菜籽于夹缝中勉力生存,为自己谋得利益。也许,在这个女孩的心中,未来的丈夫是唯一可以让自己出头、改变地位的机会。所幸,她嫁给了一位“良人”,成了皇四子的侧福晋。作为第一个嫁进王府的女人,她与丈夫之间是有过甜蜜的。后来她怀孕了,丈夫允诺她,只要生下儿子就将她立为福晋,那么她的儿子就是嫡子。这是深深认同庶女身份的宜修梦寐以求的“执念”。只可惜,这个梦碎了。

姐姐纯元嫁给了自己的丈夫,越过自己成为了嫡福晋。更可气的是,姐姐的出现一下子挤占了丈夫全部的爱和注意。这一桩桩对于自小不受待见的宜修而言,都是创伤性的打击。因为,这意味着宜修将再次被钉在“庶女”“非嫡妻”的“耻辱柱”上,一辈子不得翻身。而这也意味着,无论是作为女儿还是妻子,她将永远背负着“低人一等”“不受重视”“不配被爱”的羞耻感。所以,她恨,她怒,她不甘。但可悲的是,宜修到死都不知道这一切是「无意识」为自己挖的坑。叶澜依驯马女出生,性子却骄傲自尊,张扬肆意。嫡庶之分的本质不在身,而在于心。正因为皇后对庶女身份的过于认同,才有了这样的悲剧。我们都以为生命的牢笼来自于外界,却不曾想,困囿你的恰是你自己。

“欣赏不能”的嫉妒在《甄嬛传》中,宜修可谓是做尽坏事,害人不浅。其中第一件,便是谋害其她妃嫔的子嗣。比如,抓住齐妃以夹竹桃花粉陷害甄嬛腹中孩子之把柄,夺去三阿哥弘时抚养权;她赐予祺贵人红麝香珠使其不孕;间接命令齐妃借九寒红枣汤使叶澜依无法生育;奉太后之命调制打胎药使华妃滑胎。很多人都对此不解,宜修已贵为皇后,太后是自己姑母,她又与皇帝结发多年,如果不出什么意外,要保住自己的地位不是件难事。无论以后哪位皇子继位,她都是皇帝的嫡母,被尊为母后皇太后。又何必冒这么大的风险谋害子嗣呢?

如果说华妃的势力是对皇后有威胁,所以需要动手铲除。那么祺贵人、叶澜依这些人,无论从身份和地位上都无法撼动皇后,为何还不放过她们?

那可能与宜修的强烈嫉妒心理有关。嫉妒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情绪体验,我们很多人都会体验到。这与我们人类与生俱来的攻击性有关,在很多领域,比如地位、财富、容貌、身材等比较中,如果觉得自己竞争失败不如他人,那么嫉妒就会从心底冒出来。

嫉妒的确是难受的,但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有些人的嫉妒比较浅,可以自嘲,可以直言不讳自己的嫉妒,甚至有些嫉妒还可以让人更加努力奋发。但是,有些人的嫉妒比较深,剂量比较大,身心被嫉妒之毒浸染,就容易行为失常。比如宜修,她因为无法受孕拥有子嗣,便不允许别的嫔妃有孕,或者是把别人的孩子抢过来自己抚养。这就是典型的“我不好,你也别想好。”通过摧毁别人、剥夺别人、打压别人来缓解自己的嫉妒。再往深层走一步,这样强烈的嫉妒可能与长期的竞争失败有关。

宜修的姐姐纯元是活在传说里的人。皇帝称她,“世间终没有人能及得上纯元。”太后提起她,“皇帝可以信不过宜修,却不能信不过纯元。”甚至连宫女提起她,都是“福晋温柔娴雅,深得人心。”有这样一位性情样貌的姐姐,可以推测,宜修在这场姐妹竞争中是长期落败的。而悲催的是,她与纯元从小一起长大,无法拉远距离来逃避比较,但内心又没有足够的自尊自信来欣赏对方,所以就只能嫉妒。嫉妒,再加上宜修的儿子三岁高烧不治而死,姐姐却有了身孕。这个致命性的打击,更是摧毁了她的最后防线,内心积压的负面情绪全部投向姐姐。在成为皇后之后,这份杀戮也从姐姐这个对象泛化至其它嫔妃。嫉妒,令宜修如利刃穿心般痛苦,却无法表达出口。皇帝最后说她疯了。的确,深受嫉妒之折磨的人,是什么事都能干得出来的。

“爱而不得”的匮乏在《甄嬛传》的尾声,皇后做的桩桩件件事被揭穿,皇帝决定废后。宜修跪在皇帝面前,哭诉着:“凡是深爱丈夫的女子,有谁愿意看着自己深爱的丈夫与别的女人恩爱生子啊!臣妾做不到,臣妾做不到啊!皇上虽然以为臣妾悍妒,可是臣妾是真真正正深爱着皇上,所以臣妾才会如此啊!”这一刻,我不觉得她在狡辩。

其一,以她的心计城府,却始终没有如后期的甄嬛那般对皇帝下手。凭心而论,皇帝带给宜修的伤害并不浅。他曾给了她希望、宠爱,却又将这些一一收回,并移情别恋给了自己的姐姐。甚至,在她唯一的儿子不治而亡的雨夜,丈夫却与自己的姐姐在耳鬓厮磨,期待他们的孩子即将出世。她的痛苦愤怒如滔天洪水凌迟内心。可这把愤怒的利剑,却始终没有朝向罪魁祸首之一的男人。“臣妾多想恨你呀!可是臣妾做不到,臣妾做不到啊!”

其二,她百转千回的一生,无非是希望丈夫的一个转身和看见。宜修在嫁入王府之处,丈夫与她是有过温情的。“这对玉镯还是臣妾入府的时候,皇上亲自为臣妾带上的,愿如此环,朝夕相见。”虽然这一点点温情,很快便如沙漠里的水珠蒸发转移给了别人,但对于宜修来说,却是无法磨灭的体验。

她这一生,并未得到太多珍视。如果说在爱里成长的孩子,人格是结实的。那么不受重视成长的孩子,内心是存在破损和匮乏的,终其一生都在“被爱”这个需求上饥渴无比。所以,曾给过温情的男人,在她心里重如泰山。

这个男人身上藏着她的安全感,可以免其忧,免其苦,免其颠沛流离,免其无枝可依;这个男人身上藏着她的价值感,原来自己也可以被捧于手心珍而重之,而非如浮萍草芥。这个男人身上还藏着她的爱与被爱,若得一人心,白手不相离的梦。可是,这只是她的一厢情愿。终究是,爱而不得。这份固着的爱的匮乏,也让宜修将心底的愤怒不断滋长,利用皇后的权力谋害后宫里一个又一个人。但终究,这份释放的毁灭欲,最后也反噬了自己。

宜修的故事结束了,而你的故事还在继续皇后后来被废,打入冷宫。皇帝死后,新帝不承认她是母亲,她空以“皇后”的身份在冷宫度过一生。宜修的故事结束了,却令我们感慨万千。

作为一个女人,为何要与他人斗得你死我活,将自己的一生围绕着一个男人转?她的价值,难道仅仅只有这些?她的愤怒,难道只能通过伤害他人才能释怀?应该有更好的选择的。如果可以放下对庶女身份的过度认同,她会看到一个人价值和尊严的全貌是丰富而深厚的。可以去好好发掘善待自己的长处,增加自我对他人的意义和价值,好好地安顿在自卑中生起的愤怒,不断地超越自卑。

如果可以认识到自己强烈的嫉妒,那么嫉妒可以慢慢转化成让自己变得更好的动力。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拉远和他人的心理距离,学习着欣赏他人,那么她就涵容了自己的负面情绪,升华了攻击性,同时也保护了自己的边界。如果可以接纳自己对爱的匮乏,那么寄于他人处的需求就可收回自身。可以通过自己的智慧和谋略,真正获得安全感。可以将后宫打理得有条不紊,扎扎实实地获得价值。而这份自尊与自爱、格局与气度,也终会赢得对方的爱。余秋雨说:“人的生命格局一大,就不会在琐碎装饰上沉陷。真正自信的人,总能够简单得铿锵有力。”这给我们一个启发。当我们在人世浮沉,心生痛苦悲愤时,不妨抬头看看天空。看那宇宙洪荒、瀚海星辰,我们会在这份空间里找到继续前行的力量。

策划 | 饿鱼

编辑 | 鱼甜

主播 | 有声书主播,喜马拉雅搜索:主播宁语.粉丝福利来啦~

快速掌握梦想密码,打开幸福人生

名师带你规划人生蓝图

改写人生困境,让美梦成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