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力‖老油坊
榨油技术起源于北魏,在我国民间已有1000多年历史,我们村的油坊始建于清朝末年,有着一百多年打油经验。
记得小时候,听太奶讲起,我们村原来油坊是我二太爷兴建的,由于油坊失火全部烧掉了,现存只有油梁下面的石油盘了。后来的油坊民国初新建的,新油坊属于集体财产,据村里的老人讲起,建油坊时,发动全村力量,先是购买油梁,能作为油梁树木应比较硬,而且十分粗,有一定重量的树木。当时在邻村购买一棵白骨松,两人合围差不多可以抱住,组织人员砍伐,树在倒的过程中拦腰折断无法使用,最终做了油梁油盘两边支撑了。后来这根油梁是在胳膊峪买的,是一根长了几百年的栎树,树冠高7丈多,根部直径3尺来回。每家出两个精壮劳力,大概200多人抬回来的,安装后盖的油坊。
我们这里把榨油叫做打油,打油师傅叫油匠。好的油脂,首先,应对原材料进行炒制,闻见香而不糊为油料的上品。其次,下来进行碾压,筛子筛,达到碾压颗粒均匀,里面有油脂渗出为佳。在其次,上大蒸锅蒸熟闻见清香。最后包饼,上榨挤压出油的工艺过程。

我们村的油坊生意没有沣峪口油坊生意那么红火,开坊时间大概霜降以后,这时农忙季节已过,基本没有什么农活。十里八村的乡党带着自家炒制好的油料来到村里。
当时村里最热闹的地方,一个是碾子,另一个是油坊。早上天刚亮起,就听见碾子咯资咯资响着,接下来就听见鞭子抽打牛的声音,我们村的碾盘比较大,上面的碌碡(liÙ zhou)两边大小不一,离轴近的较大些,外面稍小点。一般劳力是推不动,一般碾压需两人,一人跟着牛绕着碾子转着,时不时翻搅一下油料,一人则用筛子筛着油料,保证颗粒均匀。筛子未漏下去的再放下碾子上滚压,直至筛子上面的全部漏下为止。
别看这活看起来不起眼,一般人可干不了,跟着牛绕着碾子转圈圈,不一会儿功夫就有点晕,下来就头晕目眩了,稍微走的慢点,牛的前脚就要踩着你的脚后跟了。一般碾压都给牛眼睛上面戴个东西,害怕牛吃油料,我们把带的东西叫(方言念àn niǎn),现在有人戴个眼睛,说你戴个àn niǎn,这是骂你。一家接着一家,碾压这油料。当时最好油料就是花生了,大豆这些根本舍不得用来打油,一般变卖换钱花。再下来就是栎籽、麻籽、椿籽、有的还有漆籽,栎籽油吃起来挺油的,但是没有吃惯后味有点苦,麻籽、椿籽油没有什么怪闻,当时也是上等油料,倒是漆籽油一般用来做蜡用的,有的家里实在没有油的就食用了,漆籽油不是所用人都可以食用的,有的人吃了会过敏的,满脸水泡,我们统称出漆了。
油坊一天到晚24小时不停,打油的来了一拨又一拨。打油的来时要带上柴火,一般为两捆干的木头,油匠负者蒸油料,打油的则负责烧火,锅下熊熊烈火不停的烧着,大概一小时左右,油料蒸的差不多,能闻到浓浓油香味了,油匠叫烧火停了下来,开始用稻草包饼了,用木锤敲打这,木制杵子墩实,包一个放在油梁下面石盘上,就这样一层一层整齐放着,大概20几个,最后把锅里油料全部放完了。在最上面油饼上放一个和油饼大小的木墩子,木墩子长期在油的浸泡下显得非常明亮。
这下激动人心一刻就要开始了,马上出油了。
打油人把事先带好油具放在油槽下面面,油匠择用大概五六寸见方,长约四五尺的方木夹在油梁上面,油匠吩咐打油人用手开始扳动油梁一旁圆盘,圆盘作用类同水井上后面辘轳,在绳索拉动下油梁另一端慢慢离开地面。就在刹那间,油顺着油饼外侧哗哗淌下流进油槽,最后流进油桶,油匠择用大铁锤敲打油梁上面方木,这时听到油的流淌声、铁锤打击声、木头的咯资声,直至油梁另一头升到三米多高,下面一吨的石头拉起,打油动作基本结束,这就是杠杆的原理。下来就要犒劳一下辛苦一整的油匠了,就是打油的负责给油匠做饭,一般都是打油的自带挂面,煮熟在上面浇上新打热油就完事了。这就是油匠的伙食。最后,油饼下逐点不渗油为止,油匠取下油梁木楔,油梁另一端落下,取出油饼,整个打油工序就这样结束了。油匠两人换班,疲倦不堪油匠师傅一头扎进油坊热炕,呼呼睡着了,就这样一天一天直至来年开春。

可惜,由于现代化榨油技术逐点取代了传统打油方法。老油坊的生意日渐消停,最后生产队把油坊便卖给私人经营,没有生意了,最后把油坊拆除了。倘若老油坊保留至今,我们可以把打油技术及油坊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了,看到贾平凹的小说《天狗》拍摄成电影里那个油坊画面时,哪有我们村的油坊那么壮观啊,想到老油坊被拆真的可惜了。况且现代榨油技术榨出油料,哪有传统压榨技术的油料那么香,传统压榨技术不夹杂任何添加剂和防腐物质,真正的绿色食品。
我想,在我有生之年力有所余情况下,重建老油坊,恢复这一及将失传的民间技艺,让它再现人间。
王金力 大专学历,现就任陕西林强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本人酷爱文学有许多文章在网络论坛发表,曾署名:草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