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仑:焦虑的事就让它焦虑着
01
问:冯叔,我发现自己以及很多朋友,都挺焦虑的。我们也挺努力,工作似乎也还可以,但就是感觉,除了年轻,啥也没有,啥也不是。尤其是,再看一看各种 APP 推送的新闻,感觉自己更焦虑了。好奇您年轻的时候焦虑吗?您有没有什么建议。
冯叔:年轻的时候焦虑,其实是挺正常的。
为什么这个年龄段会焦虑?人是一种挺特别的哺乳类动物,跟老虎、狮子最大的不同就是有青春期。老虎、狮子,性成熟就「成人」了,但人在十几岁性成熟之后,到十八九、二十岁成为成人社会的一员,中间有五六年时间,这叫做青春期。
在青春期,以及这之后的一个阶段,很多人会有一些选择的难题,于是彷徨、焦虑。这种彷徨、焦虑,就像青春痘,是在这个年龄里头正常的反应。
所以我觉得,应该焦虑的事就让它焦虑着,然后想办法把焦虑转化为一种选择的决定,把选择的决定变成一种行动的力量,把行动的力量变成改变命运、创造自己生活的勇气。
另外一方面,焦虑的情绪,实际上是被放大了。为什么这么说?
以前的人,可能也痛苦、也焦虑,但是人家不表达。比如我听我认识的知青讲,插队的时候,一场大火来了,去扑火,风向突然一变,半个连的人全倒了。还有的人住在穷山沟里,外边的人为了偷吃那点粮食,在窑洞里行凶,立即就是刑事案件。他们那时候多痛苦,那些痛苦都是生命危险。但是他们不写,媒体也不知道,当时寄封信都得邮一个月。
只是现在表达感受太容易了,而且媒体上也总在讲,于是你也觉得焦虑,你就被吓着了。
其实没必要,也不要太当回事。我们公司的年轻人里,也有时不时就会聊到「焦虑」,还有什么「内卷」、「丧」之类的,一天到晚都是这些词。但是我看他们,每天该干啥还是干啥,上班都挺认真的,生活也都挺好。
当然,这也与你愿意关注,愿意看什么新闻有关。
我有一阵看短视频,看到结婚、娶媳妇的,看上去,他们都挺幸福的,没有什么焦虑。而且每一个丈母娘,每一个老丈人讲的,都很感人,催人泪下的。
所以,媒体上表现出来的焦虑,你就看看,当做是观察一个阶段的社会情绪的窗口就好。
02
问:但我感觉,自己身边的朋友和我都是如此。您怎么看?
冯叔:这个话题,其实我以前也讲过。这有个小环境的问题。比如我周围的人,人生态度乐观、积极的人多。但如果你周围都比较「焦虑」,可能对你也会有影响。
如果想改变这种状态,还是要多跟一些有不同生活态度的人,去相处,去交流。
拿我自己来说,我十几岁的时候,一位老师告诉我,「你得追求进步。」我问老师,「怎么样才能进步?」老师说,「你得跟你周围在进步的人一起。」之后我就知道,我要永远和我这一代人中最优秀的人在一起。我跟着他们走,哪怕我比他们差,他们是一流,我是二三流,那我也算不错。
所以,在刚开始创业的时候,我们就做了一件事:学先进。当时我们主动去找,认识了好多人。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就知道了应该向谁学习,谁可以成为朋友。
比如,当时一个老板,我们想见他向他请教。可是他认为我们都是小孩,始终不愿意见。后来终于见到了。他的办公室很大,他坐在靠墙的大班台后,让我们几个人挤在一个小沙发上。他离老远跟我们说话。
我们去找他,是想学好,讨论企业管理,但是他跟我们讲怎么折腾人,说做生意的「互害模式」。他拿打牌的「锄大地」举例子,说「锄大地」就两件事:落井下石和以邻为壑。
他教我们这个,意思是说我们还太嫩,没有经验,要好好学打这个牌。结果他的员工把这套全学会了。后来他出事了,底下的人都「落井下石」,举报他。
这样的人,显然不是我们想长期交往和学习的人。
当时我也找到了王石。我们找到他那儿,聊天,喝的是白水,谈了一下午。他不停地告诉我们要学好,公司应该怎么做,应该如何杜绝那些乱七八糟的事。他还说到了我们公司未来可能遇到的问题。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他说的都很对,我又找他聊天,之后我就经常请教他,成了很好的朋友。
也就是说,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是需要有朋友鼓励、帮助和正面引导的。而长期的朋友,都是互相选择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