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滞动针疗法的初步认识
一切都要从“夹针”现象说起 夹针,在临床施针过程中经常发生,也称“滞针”。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施针部位肌肉痉挛,患者精神紧张导致针体“插而不进,拔而不出”的现象。当夹针现象发生时,施针部位的肌肉出现痉挛且疼痛感增强,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夹针现象之后,大多数患者的病情及症状会比治疗前有明显地减轻: 原因分析:
夹针时,增加了对穴位、经络的刺激强度;
夹针时,激发了组织、神经细胞的敏感性与兴奋性;
夹针时,痉挛的组织可使血管快速收缩,当痉挛的组织得以缓解时血管迅速舒张。快速收缩与舒张加速了组织的新陈代谢,改变了组织的微循环状态;
夹针时,可能会增加某些物质的释放,如类吗啡等物质。
经过长期的临床观察与实践,李振全医师研发出“滞针”针具,并在滞针动态治疗过程中,创造性地推出“滞针动态疗法”,又称“滞动针疗法”。
“滞动针”的魅力来源于创新
事实上,遍览典籍,我们也不难发现传统“滞针术”的存在。传统滞针术,是通过对针具的搓、捻手法使其固定在穴位上,如《金针赋》、《普济方》、《针灸问对》等与现代医学刊物都有明确地应用记载与报道。那为什么传统滞针术没有形成一整套完整的临床体系呢?很大程度上应该就是因为“器”之不到,也就是针具的限制。
滞动针疗法的产生、发展和完善,是基于针具改良基础之上的一次重大革新!通过对比,我们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出滞针针具与传统毫针的差别和进步:
针具
专利滞针 传统毫针 特点 针体表面设有微细凹槽,滞针快不易脱针 针体表面光滑,滞针难度大,易脱针。
操作
捻转提动、牵动、颤动、摆动,手法多样。 捻转、提插。 运动方式 组织运动 针体直接运动 得气 动态得气 捻转得气。 补泻方式 动态补泻 捻转提插补泻 一次性治疗时间 短,5~10秒 长。15~30分钟 运动幅度 运动幅度大,波及面广 不强调运动幅度。 动针波 产生动针波。 不产生动针波 动针效应 不仅作用本穴位、经络,同时作用相邻穴位与经络产生张网捕鱼效应。 仅限于本穴位、本经络。产生单干钓鱼效应。
功能
刺激穴位、经络充分,具备以针代刀功能,松解粘连、筋结组织功效显着。 刺激穴位、经络不完全,不具备松解粘连、筋结组织功能,不产生“以针代刀”功效。 留针 即针即出,不留针 留针,待气、催气、守气 由此可见,滞动针在针具的选用、捻转角度的大小、滞针的速度、得气的快慢、疼痛感的强弱以及对组织的损伤程度等,都远优于传统滞针术。
滞针的目的就在于动态治疗
动态治疗,又称“动针效应”,是通过有节律地、最大限度地、间接地组织“运动波”实现对治疗部位(如病灶、穴位、经络,脏腑、组织,周围神经及中枢神经系统)进行直接或间接地刺激,并通过“动针波”所产生的“动能”(针体提拉的力量、速度)与“势能”(针体提拉的力量、高度)激发和调动机体的潜能和免疫系统功能完成对机体机能的调理与疾病的治疗。
动针(提拉)幅度愈大,峰值就愈高;峰值愈高,聚积的脉气(能量)愈足;脉气愈足,动势愈明显,阳气上升得愈快。当动针(提拉)幅度下降或回位时,能量随之而减小,气体会产生弥散作用即“散瘀行气”作用。 动针过程 是适宜、良性、有效的刺激,当这种适宜的、良性的有效刺激生时,体内类吗啡物质的释放会增加从而达到抑痛、止痛之目的; 是组织与组织间的相互运动,有利于减压减张,有利于组织散瘀消肿; 是在动态中实现对粘连组织、筋结、条索的松解,使机体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 可以快速激发周围神经及中枢神经的敏感性和兴奋性; 可以快速改善病变组织的低氧状态和微循环障碍,促进新陈代谢,促使处于病理状态的组织像生理状态转化。 滞动针张开大“网”能捕哪些“鱼”?
滞动针疗法,派生于传统针灸疗法和现代微创技术。因其针具效应的“双重性”(针效与刀功)和滞动针效应的“多重性”(按摩、刃针、钩针、拨针等治疗效应),施针手法、技法绝非等同于传统的针灸,其产生的效应也绝非是“单干钓鱼效应”。滞动针强调动态操作,动态操作可以增强对穴位、经络的刺激强度,扩大刺激面积;它不仅使本穴位、本经络能得到刺激,同时相邻的穴位、经络也得到相应的刺激,即产生“张网捕鱼效应”。用滞动针操作直接施针松解可即刻产生“以针代刀”功效,即“针出结节散,疼痛消失”。
因此,滞动针疗法在临床应用中疗效广泛:
应用范围
施针目的 疗效观察 穴位、经络,脏腑 疏经通络,平衡阴阳, 功能调理 显效 急性软组织损伤 减压、散瘀、行气 即刻效应 慢性软组织损伤 松解粘连、结节、条索 即刻效应 经筋病 消灶 即刻效应 颈椎病 疏经通络,温经散寒 即刻效应 神经根型 解除神经根卡压 显效 椎动脉型 松解椎动脉周围组织 显效 交感神经型 松解交感神经节周围组织 显效 颈椎管狭窄症 松解、减压 有效 肩周炎 温经散寒,松解粘连 显效 腰椎间盘突出症 活血化瘀,温经散寒 显效 瘀血型 减压、散瘀、行气 显效 肝肾亏虚型 舒筋通络,补益肝肾 显效 腰椎管狭窄症 松解、减压 显效 膝关节软组织损伤 消灶疏筋,恢复功能 显效 肥胖症 调理脏腑,促进代谢 显效 便秘 生津通便 显效 美容 促进代谢,调理气血 显效 内外妇等科疾病 调理,施治 显效 脱发 促进毛囊代谢 显效
滞动针操作方法与作用
1、滞针操作,即把滞针针具通过捻转针体使其固定在治疗(学位、经络、痛点)
2、增强针感,滞针操作所产生的针感较传统针感针刺产生的针感快,针感强 动针操作方法与作用 动针操作,不是针体本身运动,而是针体作用部位的运动,即组织运动。目的是减压、减压、减张、散瘀行气,松解粘连、接触卡压,回复组织机体脏腑功能
手法操作
提动手法
介绍: 提动手法就是提拉固定后的针体 。 特点: 运动幅度以及运动面积大,适宜病变深,面积大的部位。
公用: 减压松解、散瘀消肿、疏通经络、平衡阴阳。
牵动手法
介绍: 牵动或者扯动固定后的针体 。 特点: 动针力度大、波及面广,适宜有一定危险不便于近端操作的部位如枕骨大孔 。
功用: 间接治疗作用,使相邻的学位、经络得到刺激。
颤动手法
介绍: 颤动手法即弹拨固定的针体 特点: 动作柔和、颤似琴弦。适宜结结小而僵硬,部位深、病灶距离神经血管较近的部位 功用: 软间散结、激发组织细胞活性和神经细胞的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