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告你的状、栽赃污蔑你,想破局这个案例很经典!

每天为你深度解读《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第25卷,汉纪十七

汉宣帝 元康元年(丙辰,公元前65年)

【原文·汉书】

广汉疑其邑子荣畜教令,后以它法论杀畜。人上书言之,事下丞相御史,案验甚急。广汉使所亲信长安人为丞相府门卒,令微司(伺)丞相门内不法事。的节三年七月中,丞相傅婢有过,自绞死。广汉闻之,疑丞相夫人妒杀之府舍。而丞相奉斋酎入庙祠,广汉得此,使中郎赵奉寿风(讽)晓丞相,欲以胁之,毋令穷正己事。丞相不听,按验愈急。广汉欲告之,先问太史知星气者,言今年当有戮死大臣,广汉即上书告丞相罪。制曰:“下京兆尹治。”广汉知事迫切,遂自将吏卒突入丞相府,召其夫人跪庭下受辞,收奴婢十余人去,责以杀婢事。丞相魏相上书自陈:“妻实不杀婢。广汉数犯罪法不伏辜,以诈巧迫胁臣相,幸臣相宽不奏。愿下明使者治广汉所验臣相家事。”事下廷尉治,实丞相自以过谴笞傅婢,出至外弟(第)乃死,不如广仅言。司直萧望之劾奏:“广汉摧辱大臣,欲以劫持奉公,逆节伤化,不道。”宣帝恶之,下广汉廷尉狱,又坐贼杀不辜,鞠(鞫)狱故不以实,擅斥除骑士乏军兴数罪。

【解析】

上面这段材料在《资治通鉴》中有删减,如果直接去读会有完全不一样地意思,所以上面地材料是在《汉书》中的。

所以今天的分析以《汉书》为准。

赵广汉是当时的京兆尹,相当于京城一把手。

他因为私人恩怨杀了这个荣畜,这事被人揭发上告,汉宣帝下令让丞相魏相和御史联合调查。

赵广汉为自保,安插心腹到魏相府上收集黑材料,获知魏相夫人杖杀奴仆之罪。

于是赵广汉把这个事拿来和魏相做利益交换,其意很明显就是希望魏相在赵广汉的事情上高抬贵手,那么赵广汉就在魏相老婆打死人一事上放一马。

魏相不吃这一套,赵广汉就把这事捅到汉宣帝那里,汉宣帝下令让赵广汉查办。

这下就变成狗咬狗了,而且魏相和赵广汉都得到了汉宣帝的授权。

这一点,关于赵广汉得到汉宣帝授权,在《资治通鉴》中是没写的。

赵广汉加速办理,立即突入魏相家中抓人,想要把这件事做成铁案,然后让魏相引咎辞职,从而解除自己的危机。

但,魏相棋高一着,直接倒打一耙,以赵广汉要挟为由,反咬赵广汉一口,再配合萧望之等人的助攻,直接把赵广汉给弄死。

以上就是上面材料的大概,没有逐字逐句的翻译,大致意思到位。

今天,要分析的不是赵广汉为什么失败,而是魏相面对赵广汉拿住了他的把柄、又有授权、又占得先机发动进攻,如何扭转局势的?

1.诛心

广汉数犯罪法不伏辜,以诈巧迫胁臣相

此时赵广汉已经占得先机,魏相比较被动,如果不反击,主动权在赵广汉手中,魏相铁定输。

魏相反击第一步并不是直接针对赵广汉提出的魏相老婆打死人。

而是针对赵广汉的动机来诛心。

之前赵广汉以此要挟魏相,言外之意就是,赵广汉搞这一出戏,就是之前要挟不成现在反来报复。

潜台词还有一层意思,为什么赵广汉要要挟魏相?

因为魏相在查办赵广汉,赵广汉心虚,所以才威胁魏相自保,不然他干嘛要如此?

从这点出发,赵广汉的动机就值得怀疑了,那么他在针对魏相老婆打死人一事上的调查可信度就会极大降低。

2.道德攻击

幸臣相宽不奏

面对赵广汉的要挟,魏相做了什么?

不搭理他,该干嘛还干嘛。

这话没有下文,但是细品之下,对于赵广汉而言又是当头一棒。

言外之意是什么?魏相是厚道人不计较,而赵广汉却要挟不成直接落井下石。

这两相对比之下,赵广汉真不是个东西。

这个就是道德层面对赵广汉进行攻击。

至于这个有没用,有大用!

古代做官特别讲道德,一个人如果道德不行,哪怕再有才,出仕机会渺茫。

但一个人如果道德可以,哪怕才能不行也能够身居高位。

所以,为什么当年曹操搞“唯才是举”的时候,抨击的人不少。

而古代政治斗争,要把对方置于死地,第一招就是在道德上做文章,先把对方搞臭。

但是这里,魏相如此,并不能彻底把赵广汉搞臭,只能让汉宣帝心里厌恶赵广汉。

3.隔离

愿下明使者治广汉所验臣相家事。

事情到这个地步,其实魏相和赵广汉打平了。

但魏相的把柄依然在赵广汉手里面,想要破掉这个,就要先让赵广汉出局,阻止他施加影响。

不过魏相老婆打死人这事是客观发生的,赖不掉。

因此,魏相提出希望汉宣帝派遣清明的使者来调查他老婆打死人一事。

这句话同样有三层含义。

其一,魏相坦荡,不掩饰,你汉宣帝放心来查。

其二,赵广汉不能用了,用它就会往里面加私货。哪怕说赵广汉真没有加私货,有之前那些话在,汉宣帝也未必会信赵广汉说的。所以,换个汉宣帝觉得清明的人来调查,这样让人信服。

其三,把前面两点联系起来,给汉宣帝种下了一个觉得魏相以及他老婆的确没有干这事的心锚。

即,我魏相不怕调查,随你调查,因为我自信的确没干。

这就叫君子坦荡荡。

到这里,赵广汉出局,调查魏相老婆打死人一事移交廷尉处理。

4.废掉依据

下廷尉治,实丞相自以过谴笞傅婢,出至外弟(第)乃死,不如广仅言。

在彻底废掉赵广汉之前,魏相先要把自己给摘出来,避免搞得两败俱伤。

在廷尉处理案件的时候,大胆地搞了一出偷换概念、切割讨论。

首先,这个死的婢女因为犯错被魏相(或魏相老婆)打了。

因为有错在先,惩罚就有合理性。

其次,出至外弟(第)乃死。

这个犯错的婢女被赶出了丞相府,这个时候还活着。

言外之意就是,被赶出去是活的,出去之后死了就不管丞相的事了。

这个推断在古代成立,放在现在肯定不对。

但是,就当时来看,这个说法足够为魏相洗白,同时也给汉宣帝一个真相。

到此,赵广汉掌握到了魏相的黑材料,失效。

同时因为细节被还原,事情真相的公布,赵广汉又多了几个罪名,栽赃陷害、欺君。

5.送上助攻

至此,赵广汉差不多要完蛋了。

不过最后一击不能由魏相出手。

赵广汉之前对魏相这般,魏相哪怕秉公办理都极有可能落得打击报复的名声。

但对于赵广汉这样已经往死里得罪了的,又必须要打死。

这个时候,萧望之出手了。

司直萧望之劾奏:“广汉摧辱大臣,欲以劫持奉公,逆节伤化,不道。”

萧望之之前并没有参与这件事,他算是旁观者、局外人。

当赵广汉到这里之后,该有的罪名有了,汉宣帝对其感觉也恶化了。

由萧望之出手,既能免除魏相出手的负面影响,又能合理地把赵广汉送下去,关键萧望之作为旁观者说话有一定公正。

所以,赵广汉算是彻底到头了。

宣帝恶之,下广汉廷尉狱,又坐贼杀不辜,鞠(鞫)狱故不以实,擅斥除骑士乏军兴数罪。

你觉得萧望之和魏相有没有什么勾结呢?

【解析】

启发其实很明显,就在小标题中。

对于如果有人打你小报告、搞你、告你的状、揪着你小辫子不放等等,都可以用这样的套路来搞。

第一步,先诛心,让对方的举动看起来是在公报私仇。

第二步,强调自己和对方关系不错,甚至还要表扬他能够提出来。(这个和第一步可以分开使用)

第三步,建议换人调查,引入第三方破局,让对方不在这个对你不利的事情中给你添油加醋。

第四步,你的问题,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是另外一个维度的问题)

第五步,让第三方、旁观者、无关者出来说句“公道话”,彻底把主动权掌握回来。

至于第五步之后,是攻、是守、是忍就不是今天要讨论的。

注意,事情发生了,别急别慌,更不要强行对和对方对线、硬抗。

想要赢,一定要掌握主动权,跳出对方设定的战场,你另开战场,再把对方拉进来。

这样你才有胜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