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历史上宋太祖赵匡胤一生留下了不少动人心魄的侠骨义胆、除暴安良、拼杀疆场的故事。我这里要讲的却是一个侠骨柔肠、英雄救美的故事,而这个故事就发生在大荔县赵渡镇。话说宋太祖赵匡胤的父亲弘殷原是北汉一名将领,汉隐帝乾祐年间,奉汉帝之命带兵出征凤翔,与王景的契丹军作战。那时赵匡胤与贺家小姐刚成婚,他本想与父亲一起去西征,但母亲却以新婚燕尔,不宜离家出走为由拒绝了他的要求。然而赵匡胤并不甘心守在家里,结婚不到一个月,便偷偷地离家出走,想找自己的父亲以便在沙场杀敌立功,大展宏图。走到途中他才寄信回家,将自己的想法告诉给了母亲和妻子。赵匡胤初次出门不识路途,只知凤翔在长安西,便一路向西而去。大约走了半个多月,便来到了黄河边,这时看见一只小船靠在岸边,立即走了过去。一位二十多岁的艄公看见有人要过河,立即走出船仓笑着问道:“乡党,可是要过河?”“对岸是同州府朝邑县,离长安还有二百多里地。”赵匡胤一听过了河便可到长安,心里非常高兴,便上了船。在船上两人聊得很投机,赵匡胤知道艄公姓晁名义,以打鱼摆渡为生,艄公也知道赵匡胤去凤翔寻父是为了杀敌。到了河对岸赵匡胤拜别了晁义,向西走去。走着走着没想到却迷失了方向,竟然不辨东西。这天他走到一个地方,烈日当空、饥肠辘辘,正在犹豫犯愁,却看到不远处有一座庙,便紧走几步想赶到庙里去找点吃的。他刚走到离庙不远处,便隐隐约约听见有女人的哭泣声和众多男人的嘻笑声从庙里传出。直觉告诉他,庙里发生了什么事情,便加快了脚步。一进庙门,便发现院子里横躺着几个和尚和一个女人的尸体,十几个契丹兵正围着一个年青女子动手动脚,图谋不轨。赵匡胤大怒,高声骂道:“大胆胡贼怎敢在此无理!”提刀便向这伙契丹兵冲了上去。契丹兵看见一个身材高大,面如铜色的莽汉挥刀而来,便也举刀迎上,将赵匡胤团团围住。面对众多契丹兵,赵匡胤面无惧色。想到自己习武多年,尚未真正与敌人拚杀过,此时正是难得的好机会,顿时怒火燃烧、勇气倍增。他右劈左砍,不大一会儿便将这十几个契丹兵砍翻在地。看见自己周围横躺的尸体,他轻蔑地笑了一下,在敌尸上擦了擦刀上的血,便向那女子走去。“这位姑娘,家住何方,为何在此?”赵匡胤走到女子跟前问道。听见赵匡胤问,只见那女子连忙裹紧被契丹兵撕破的衣衫,站起来低头施了一个万福答道:“小女子乃河东人氏,贱名京娘,与母亲前日来到外婆家。今日来庙进香,谁知遭遇胡兵将母亲杀死,还要……”说着便又大哭了起来。“你外婆家在此何方,我送你回家,不知姑娘可愿意?”。赵匡胤正在问那女子时,庙外突然传来一阵战马嘶鸣声。赵匡胤急忙跑出庙门一看,只见百十名契丹兵正向庙里走来。他情知不妙,急忙返身回庙,拉起京娘想夺门而出,但这时契丹兵已将庙团团围住,他两人已无法脱身。一伙契丹兵拥进庙,看见地上横躺着十几个兄弟的尸体,再看赵匡胤满身血渍,知是赵匡胤所杀,立即将他二人团团围住,大声喝道:“大胆贼人,还我兄弟命来!”说着便向赵匡胤砍去。赵匡胤一边护着京娘,一边举刀相迎,周围的士兵也举刀扑了上来。虽说赵匡胤身材高大、武艺高强,但一天水米未进,加之刚才与十几个契丹兵拚杀,这时已感到困乏无力。
“大哥,你赶快逃,不要管我!”京娘知道自己拖累了赵匡胤,便大声喊道。“我赵匡胤岂是无情无义小人,怎能弃你不管?”赵匡胤一边护着京娘,一边挥舞着刀。“好小子,我看你是位英雄好汉,只要你放下刀交出这位美人,我可饶你不死。”这时一个骑着赤色大马的人向前而来,大声对赵匡胤说。“胡贼!你将我赵匡胤当成什么人?老子今天就是死,也休想让我做出这不仁不义之事。”“好小子,嘴挺硬,那本将军就成全你。”只见那人说着便举起大刀猛地向赵匡胤砍去。赵匡胤这时已感到精疲力尽,根本无还手之力,只好硬着头皮举刀相迎,只听“哐!”的一声,赵匡胤的刀早已飞出三尺之外,只觉得眼冒金星、手臂发麻。“哈哈……小子拿命来!”契丹将领狂笑了一声,举刀便又向赵匡胤砍去,只听见“啊!”的一声大叫,赵匡胤安然无恙,而那位契丹将领却倒了下去。只见一个大汉手执弓箭,驰马而至,大声叫道:“哥哥!”这时赵匡胤正用身体护着京娘,自己准备一死,听见有人叫,抬头一看原是好友慕容延钊。原来赵匡胤偷偷出走以后,母亲心里非常不安,便把赵匡胤出走之事告诉给了延钊,延钊知赵母之意,便一路寻找而来。走到此地,发现了这伙契丹兵,正准备绕道而行,忽然听到赵匡胤的大骂声,急忙策马而来。这时看见这个契丹将领正举刀往下砍,便一箭中喉,救了赵匡胤。再说这伙契丹兵看见自己的头儿已死,吓得一哄而散。赵匡胤便背起已被吓昏了的京娘,与延钊一同出庙准备寻户人家讨口饭吃。天渐渐地黑了下来,三人走了一段路,看见一茅屋冒着炊烟,随即前去叩门。一个老翁开了门,当得知三人遭遇契丹兵,忙将他们让进屋内。这时京娘已醒,老人又在锅里添了一些米,做好饭让三人饱餐了一顿。赵匡胤从老人处一打听,方知京娘外婆家离此地尚有五里地,又恐半路上再遇胡兵,便决定在此借宿一晚,第二天再送京娘回家。由于白天与契丹兵拚杀半日,赵匡胤三人早已人困马乏,倒在炕上不一会儿就睡着了。大约二更时分,一阵战马的嘶鸣声把赵匡胤惊醒,推了一下旁边的延钊,两人便翻身而起,提起刀跑到院子里,听见门外人喊马叫,知是胡兵到来。这时老人与京娘也跑出房子,颤抖抖地站在赵匡胤的身旁。“小子,快开门,老子要砸门了!”门外传来契丹兵的孔叫声。赵匡胤一听这伙契丹兵是冲他而来,而且人数在百人上下,知道硬拚是不行的,便对延钊俯耳悄悄地说了一下。只见延钊点了一下头,迅速跑到后墙边,一个鹞子翻身便跳到墙外。就在这时,十几个契丹兵已破门而入,将赵匡胤三人团团围住。一个拿着火把的契丹兵指着赵匡胤,对一个将领模样的人说:“大人,就是这小子。”原来白天那伙契丹兵被赵匡胤和延钊打散后,这个举火把的契丹兵在逃的途中便遇上了这伙兵,于是便将庙里发生的事报告给了这个将领。谁知被延钊射杀的正是这个将领的弟弟,一听弟弟被杀,便怒不可遏,发誓要给弟弟报仇,便在这个兵的带领下,一路追寻过来,当看见四周只此一家,于是将屋子围了起来。再说延钊跃过墙后,看见外面火把通明,几十个契丹兵已将大门得严严实实,便大声骂道:“胡贼,老子在这儿哪!”说着便搭箭向一个骑兵射去,只听“嗖”的一声,箭中喉部,那位契丹兵应声落马。看见有人落马,契丹兵便吓得乱作一团,延钊趁乱迅速跑过去,一跃便跨上那匹马挥刀便向契丹兵砍去。赵匡胤听见延钊的喊声,知道延钊已经在外面动了手,还没等面前的契丹将领明白过来,便一只手拉着京娘,一只手挥刀向门外冲去。延钊与赵匡胤内外合击,契丹兵大乱。赵匡胤冲出门外,延钊立即跳下马,对赵匡胤大声喊道:“大哥,快上马!”,赵匡胤二话没说抱起京娘跨上了马。延钊用拳头狠狠地打了一下马屁股,那马受惊扬蹄飞奔而去。再说赵匡胤骑上马后,天漆黑也辨不得方向,信马由疆而奔去。跑了不大一会儿,听见后面有人追来,自己便又调转马头向左边跑去。天渐渐地亮了起来,一匹马驮两个人又狂奔了一个时辰,这时人困马乏,看看后边已无追兵,赵匡胤抱着京娘下了马。忽然听见前面有波涛声,牵马近前一看已到了黄河滩。一望无际的黄河滩没有一户人家,赵匡胤看见前面有一片芦苇荡,便牵马过去让马吃了些草,正准备返身寻户人家讨口饭吃,忽然看见远处尘土飞扬,知是契丹兵追来,赶紧牵马拉着京娘躲进了芦苇荡。契丹兵将领追到黄河边,看看前面已无去路,四周也无人影,正准备返回时,忽然赵匡胤骑的那匹契丹马从芦苇荡里一跃而起,嘶叫着向外跑去。赵匡胤知道自己已经暴露,便拉着京娘向芦苇深处跑,而这时的京娘早已累得气喘嘘嘘,两条腿象灌了铅似的走不动了:“大哥,你快逃命去吧,我实在跑不动了。”京娘上气不接下气地说。“胡说啥,我怎能撂下你不管?”赵匡胤说着便伏下身背起京娘向河边飞奔,这时恰巧晁义的船停在那儿,看见赵匡胤跑来,急忙喊:“赵兄快上船!”。两人上了船后,只见晁义举起撑杆,只轻轻地向旁边的栓船石一点,小船便迅速离岸向河中驶去。等到契丹将领追到河边时,船已离岸四五丈远。契丹将领气急败坏,下令放箭,顿时乱箭如雨般地向船上飞去。赵匡胤这时已让京娘藏在船仓里,自己便站在船尾挥刀挡箭。只见赵匡胤大刀飞舞,箭被纷纷打落在水中,眼看船已脱离了箭的射程,赵匡胤三人却毫发未伤。契丹将领大怒,自己搭箭拉弓射向赵匡胤。只听“哎呀!”一声,箭正中赵匡胤的大腿。京娘看见赵匡胤负伤,立即跑出船仓抱着赵匡胤大哭起来。赵匡胤笑着对京娘说:“没事,擦破点皮。”拔出箭头,撕破上衣裹住伤口。这时船已快到河心,晁义不敢松橹便拚命向前划着,望着远去的小船,契丹将领无奈地大骂了几句,便撤兵而去。那天风和日丽,黄河风平浪静,不到两个时辰船就划到了东岸。晁义扶着赵匡胤上了岸,让赵匡胤和京娘坐在岸边休息,自己跑到旁边一个村庄,叫来一位郎中临时给赵匡胤腿上敷了点药。就在这时来了两个人要去河西,晁义看见赵匡胤敷药后疼痛减轻了许多,人也精神了许多,便道:“赵兄,此处离姑娘家不远,往北走十里就到了。我先送这几位乡党过河,咱后会有期。”说完抱拳相别。赵匡胤目送晁义走后,便和京娘在附近村子讨了些饭吃。看看天色尚早,便一瘸一拐地护送京娘回到了家。京娘进门看见父亲,大哭了一场,把母亲进香遭胡兵杀害,自己受辱,赵匡胤相救之事哭诉了一遍。听了女儿的哭诉,京娘父赶紧拉京娘跪下:“好汉救命之恩,老夫在此跪谢了。”说着便要磕头。赵匡胤急忙扶起老人说:“晚辈岂敢受此大礼?”
再说赵匡胤在京娘家住了三天,在京娘父女的精心照料下,腿上的伤很快就好了。连日来,三人商量决定再去同州将京娘母亲的尸体运回安葬。次日三人又乘晁义的船去了河西,到了外婆家后,方知舅舅已将母亲尸体拉回并入殓,父女俩人又爬在棺材上大哭了一场。次日京娘父女和亲戚护送灵柩准备回河东,赵匡胤怕路上再遇胡兵,不放心又一同返河东。再说安葬了京娘母亲后,赵匡胤在京娘家又呆了数日,这时京娘与赵匡胤两人由一见钟情已发展为情投意合、依依不舍,这些情况京娘父早已看在眼里。一天晚上他把赵匡胤叫到自己房子问何时去凤翔,看见赵匡胤言语有些吞吐,知道赵匡胤不愿离去,便对赵匡胤说:“大丈夫志在社稷,且不可儿女情长。”赵匡胤听了这句话,脸立即红了,他知道老人的意思。第二天吃过早饭,赵匡胤便拜别了京娘父女准备西行寻父。离别时京娘拿出母亲给她的玉镯送给他,泪流满面,哽咽不止。赵匡胤一摸身上什么也没有,只有手上这把刀,正要把刀送给京娘时,只见京娘父说:“此去路途遥远艰险,切不可无防身之物。”赵匡胤一听这话,举起刀就向旁边的树砍去。只听“咔嚓”一声,碗口粗的树应声断为两截,他发誓道:“我赵匡胤日后如若负情,就象这棵树!”。过了几年,发生了陈桥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坐上了龙椅,成为北宋开国皇帝。有一天下朝后,拿出京娘送给他的玉镯,想起当年那段情缘,眼睛有些湿润,便派人分别去河东和朝邑打听京娘和晁义的消息。谁知人回来报告说未找见这两个人,宋太祖问:“可知其下落?”差官说:“京娘父得知陛下得了天下,自知女儿不配侍奉圣驾,父女俩一同去华山出了家。而晁义也认为他是山野渔夫,怎敢与陛下称兄道弟,便弃家而走不知去向。”宋太祖一听顿时潸然泪下,叹道:“他们两人让我赵匡胤做了负情负义之人。”为了纪念那段情缘,宋太祖便下旨将他四次过黄河护送京娘的那个渡口赐名为“赵渡”,赵渡镇便因此得名。
温孝林,大荔县人,网名大荔传奇,文学爱好者。曾编撰《组织员手册》、《大荔县纪检监察志》,著有《大荔传奇》、《古今大荔》等书。部分作品刋登于甘肃日报、白银日报、渭南日报、陕西建筑科技大学报、陕西老年报、民间文学等省内外报刋以及新华网、中纪委网、秦风网、西岳清风网、搜狐网、新浪网以及本县各网络平台、杂志。
作品《一个老纪检的心语》获全国一等奖,诗词《敬爱的周总理》收录于白银市《纪念周总理》一书。少时喜文,古稀未改,无才成作家,有幸当作者,仅此而已。忆往昔,从事工农兵学政,尝尽酸辣苦甜咸,成与败,荣与辱,云烟已散。看今朝,相伴妻儿孙女媳,不离油盐米面茶,赏秋月,勤笔耕,乐在其中。
总编:夏春晓
副总编:邢根民
顾问:马行健 张仕德
主编:李跃峰
编辑:张爱玲 高华丽
主管单位:大荔县作家协会
投稿邮箱:879101005@qq.com
备注:长按下面二维码关注
杨坚故里,美丽大荔。
原创高地,温馨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