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文学·散文·田健民】背馍上学的岁月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040

背馍上学的岁月

文/田健民

每当说起今天的孩子们上学,条件越来越好,国家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学校达到标准化建设,有的还选择了更好的学校就读。小学阶段大人接送上下学,初、高中在学校食堂就餐,住宿公寓化。有条件的家长陪读,上下学小车接送,真是吃、穿、住、行不用愁。回想我们背馍上学的岁月,真是今非昔比啊!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的小学、初中阶段都在我们九龙学校就读。那时同学们三、五人结伴上学,很少见家长接送,不管天阴下雨路滑,任凭风霜雨雪,早起晚归,从未迟到早退。特别是到了寒冷的冬天,不等天明就起床,自已点火盆,提着形状各异的小火盆,在巷道里呼朋唤友,一路相跟玩着说笑着去上学。小学四、五年级时赶上文化大革命,一段时间停课,也幼稚的随波逐流,后来按上级要求复课闹革命。初中阶段正赶业贯彻“五七”指示,学生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学工、学农……。初中毕业的哪一年国家重视教育,恢复了升学考试制度,1972年经过正式统考升入官池高中。
当时的官池高中,校址在开阔的沙滩地带,没有围墙,设施比较简陋。我们是学校成立后的第三届学生,高一、高二两个年级,两幢教室各两个班。一排窖洞和一排厦房为教师宿舍。一幢师生灶房。学生男宿舍是自已动手盖的茅草房,女宿舍是简陋的旧厦房。到了高二年级时暑假盖了一幢学生宿舍,秋季开学搬进了没有干好的新宿舍,冬季给地面铺上一尺多厚的秸杆草,同学们睡在通铺上还是热呼呼的,但是窗内玻璃上的水珠往下直流,可见当时的条件还是比较艰苦。操场设在教学区东边紧邻大华公路,教学区西边是各班的劳动园地。校园生活还是朴素而充实的。
那个年代农村的孩子能考入高中是很光荣的事情,我们村是一个较大的自然村,学校是解放初成立的公立完小,设施完备,管理规范,教师敬业,教学质量稳定,初中毕业时全班四十多名学生,我村就有十五名升入了高中。当时都是步行背馍上学的,学校离家走大路十五里,我们选择了走斜路,也就是从村南地里插斜进沙窝,走的就像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这样少走几里路程。我们三五成群,七八个相跟,都是提前约定好时间和会合地点。从家里出发时邻近的几个相约而行,几路会合的地点在大队林场庵子的地方。当时管护槐林的是一个博古通今有学问的李大爷,利用我们等人的空闲时间总给我们讲一些有意义的故事,经常鼓励我们这些后生,一定要好好学习,为家乡争光,做对国家和社会有贡献的人。记忆最深刻的是有一次给我们讲了古时一家作坊贴的告示语“作酒作成醋缸缸酸养猪养成象老鼠窝窝遭瘟”。目的是让人知道作坊经营的好,其不知有过路人念成“作酒作成醋,缸缸酸,养猪养成像老鼠,窝窝遭瘟。”起到了相反的告示作用。老大爷解释说过去古文无标点符号,诵读时要根据文义作停顿,不然的话意思就不同了。使我们明白了文言文断句的重要性,也就是现代文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至今,这个故事在我的脑海中记忆犹新。
当时的背馍情景是很感人的,背馍的布袋是母亲用老粗布缝的,布袋口子是用线绳穿着的,手一拉布袋口就揍合在一起,选用粗细合适的木棒系好馍布袋绳子,挑背在肩膀上。绝大部分背的都是纯玉米面馍,少数个别人背的是玉米面掺和一点麦面蒸的馍。冬季的时候拿上几个红薯,再就是有些家大人蒸炒些熟面,早饭时烫沫糊渴,每个人用罐头瓶子装些用红白萝卜做的辣子菜,夏季时瓶装的莱容易变质,有时拿些西红柿、黄瓜、青辣角之类的蔬果随便凑合。每次背的馍数量都预算好的,到回家时只剩空布袋了。记得刚入学不久逢星期三背馍,正赶上天下大雨,馍袋子空了,肚子饿了,唯一的选择就是冒着大雨,头顶馍袋子,一口气跑回家,可想而知到家时淋成了什么样子。
学校根据寒暑天气情况,对回家背馍提出具体要求,暑天因馍容易霉变,每周两次背馍,天冷时每周一次背馍。但是学生们都愿意背两次馍,原因是每次回家基本上可以吃到母亲做的饭。高一年级时已到深秋季节,班主任老师多次强调每周背一次馍,要抓紧时间完成学习任务。可是同学们总是消极迟缓,总想多回家几次。不得已情况下学校召开了全体学生动员会,校领导专门作了“珍惜时光,为祖国勤奋学习”的报告,同学们才打消了多一次回家的念头。好在当时国家根据学生家庭情况每月几斤不等的伙食补助,每顿可凭票领上二两小米稀饭。学生灶给每班两个大竹笼馏馍,同学们将个人的馍和红薯装在网袋里,由值日生轮流为大家服务。开饭时,争先恐后去拿自已的网袋,因每个人的食物稍有差异,有意无意的小误会时而发生,但同学们从来很少因之而不曾愉快。就这样度过了充满纯真、友情、快乐、有意义的背馍上学的时光。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不觉然,我们这一代人大多步入了花甲之年,回想起背馍上学的日子,至今记忆犹新。印记着一代人艰辛的求学历程,造就了我们富有个的吃苦精神,经得起艰难困苦的历练,走向社会后不论在农村、工厂、部队,还是从事不同行业的工作,大都能敬业爱岗,忠于职守,做出了自已应有的贡献,为下一代树立了做人的榜样。我们也殷切希望今天的孩子们要传承和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往期回顾:
【大荔文学·散文·田健民】家 风
【大荔文学·诗歌·田健民】家
【大荔文学·散文·田健民】坚守本心的普通老党员

作者简介

田健民 ,男,网名:沙苑耕夫, 中学高级教师,退休之后热心参加文化活动,爱好书法、写作。善于发现生活中的闪光点,传递正能量,弘扬和传承祖国先进文化。先后加入大荔县书法协会、文昌书画院、诗词协会。书法作品多次参加县级组织的书画展,曾获优秀奖,被县图书馆收藏。文学作品诸见《沙苑》、《三河潮》和多家微信公众平台。

总编:夏春晓

副总编:邢根民

顾问:马行健  张仕德

主编:李跃峰

编辑:张爱玲  高华丽

主管单位:大荔县作家协会

投稿邮箱:879101005@qq.com

备注:长按下面二维码关注

杨坚故里,美丽大荔。

原创高地,温馨舒适。

(0)

相关推荐

  • 【大荔文苑】田冬泉:故乡的小路

    故乡的小路 文/甜泉水 踩着软绵的时光 和发小一起 走在童年 深深的回忆里 小路幽长 我们挽着裤管 河滩挖胶泥 水沟捉泥鳅 蹑手蹑脚走近 响声震天的知了 知了没捉住 却带走了我们 童年的梦想 小路幽长 ...

  • 【大荔文苑】王成:岁月静好不遥远

    岁月静好不遥远 文/王成 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不一定自己配套享受越阔气越美好.如果不懂调节享受,如果不会慢下来,如果不会沉淀,挣再多的钱也是累赘. 事出有因.有一位遥远的教师同事,平时超级忙,当班主任, ...

  • 【大荔文苑】游海燕:你若懂得,就请珍惜

    你若懂得,就请珍惜 文/游海燕 都说岁月静好,现世安稳.所谓的静好,大概就是在追求自己所想要的生活的时候,能不卑不亢地一边失去,一边寻找.静享一个人的清欢,守住内心的风景,聆听岁月的脚步渐行渐远. 我 ...

  • 大荔记忆|那些背馍上学的日子

    如梭岁月,匆匆又匆匆,不知不觉已年届半百.站在岁月的十字档口,总有些记忆永远沉淀在成长的心路历程里,伴我前行.衣食无忧的日子留不下太多的岁月印痕,背馍上学的六年却像是一枚苦难的印章,永远的镌刻在五十年 ...

  • 【大荔诗词】田冬泉:走向黄昏的梦里

    走向黄昏的梦里 文/ 甜泉水 隔着时空的距离 伴着黄晕的灯光 我驱车走向你 路过幽暗的村庄 穿过人群的拥挤 我听见了温柔的呼吸 我听见了神女的叹息 不要问我 为什么走向你 你是一块条形的磁石 不但吸住 ...

  • 【七个老师】田永梅——写出新闻的“深度”

    田永梅:曾在内蒙古苏尼特右旗.山西大同任教,现任内蒙古二连浩特第二中学语文教师.副校长,中教高级职称.多次荣获全旗.全市优秀教师荣誉称号,二连浩特学科带头人,"口岸名师". 写出新 ...

  • 柯云轩:【相逢是首歌】

    文/柯云轩   图/作者提供 春节快乐,恭喜发财! 本文应作者要求进行重新刊发,增加了作者与同学们青春岁月的一些老照片及聚会时的一些照片.目的是让同学们一起回忆那些曾经的青葱岁月,珍惜在一起相聚的欢乐 ...

  • 田琦 | 母校记忆点滴

    往期回顾  ·   赵处亮 | 孝义的"蜀道" ·   一篇有趣的小学生作文 | 二十年后回家乡 ▼  点击收听  ▼   作者:田琦 1978年恢复高考的第二年,孝义中学招收了第 ...

  • 【大荔文苑】田健民:为“城市美容师”点赞

    为"城市美容师"点赞 文/田健民 有这样一个行业 岗位不那么起眼 似乎可有可无 只是默默无闻 没有人把它当成一种职业 随着时代的发展 经济的繁荣 文明的提升 城市环卫势在必行 清洁 ...

  • 吴连田|难忘五中岁月

    + + + + 几年前,同学聚会回到母校,俯视四周,校园里教学楼错落有致,绿化美化,让人耳目一新,学习环境大为改观.今天有幸得到古田五中姚校长的邀请,撰写校友回忆录,我很高兴.我爱我的母校,特别是她筚 ...

  • 【大荔文苑】王成:小升初面谈那点事

    务实学习是提升自己的根本 --西安市小升初面谈对大荔县中小学生的启示 2019年6月16日和6月17日陕西省省会西安市举行了小升初面谈.五大名校初中部以及铁一中滨河校区初中部等等学校门口车水马龙,人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