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业问题大都是老问题(3)

后段管理到底有多重要,一直以来也不能有一个合理的评价,甚至过去我本人都认为,如果前段做好了,后段是不会差到那里去的。
现在我反思这个观点,是因为我们这样有良好基础的人,在后段管理上会注重观察思考,及时纠正问题,也就是说不容易犯大错。如果不犯大错,那么自然也就差不到哪里去。
然而,对于香菇和黑木耳这些必须很大程度上依赖环境的菇种,甚至包括羊肚菌,后段管理都非常重要。特别是羊肚菌,长达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很多问题控制不好都可以造成大幅度减产乃至绝收。而这一次跨越四省的调查,发现后段管理粗放化,几乎是不治之症,是流行病。
张金霞老师在平泉的研究中心,就遇到这么一茬子怪事,他们引进了上海的一个菌株1501,打算做一下有点规模的栽培试验。他们选择了一家距离不远,技术口碑不错的农户合作。合作的方法是,他们提供菌种,农户制棒,总共做了一万八千棒,养菌结束后分棒子。研究中心到了菌棒长满的时候,开车拉走六千棒,余下交农户管理,各自开始各自的管理。
研究中心拉走的菌棒,立即刺孔上架。农户家里剩下的菌棒,过了两三天,也同样刺孔上架。
之后,也就一直差不多同步管理了,只是具体细节方法都是各干各的。
到出菇的时候,结果大出意料,菇农家里的情况非常不好,菇小、出的少、且畸形率很高,而研究中心的菇却不错(如图)。农户找到研究中心一看,自己也傻眼了,本来一肚子想说怀疑菌种问题,这下说不出来了。
由于这个菌棒都不存在挑选,前期都是一块儿做的,两地气候也没有差别,都在平泉县旁边几公里范围,没有海拔差,差异仅仅只有后段管理,还有可能菇棚大小有点不同。
研究中心管理的人也谈不上多么高水平,都是些年轻人带了临时工干活,只有一点,那就是正因为没有经验,所以不得不边看边考虑着管。而菇农那边就不一样了,可能觉得自己过去经验都不差,一贯就这么做,所以几乎就不加思索的干,那么我们可以想象,其方法细节一定是针对他过去熟悉的老品种的,对于不同品种来说,因循守旧很可能就是大错。
所以张老师跟我说这个事情的时候,非常感慨的说,从来没有意识到后期管理对品性表达的影响有这么大,几乎颠覆了过去的认知。其实我虽然相当重视管理细节,之前也都没有达到这样的程度,张老师说的几乎也是我要说的。
颠覆认知的事情还不止如此,我们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又发现这个行业存在一个一直以来都在错误进行的研究方法,关于这个,我将另行著文阐述,就不再这里详细说了。
而我这一次走过的许多基地,普遍存在的都是管理随意,机械对待具体工作,偷懒图省事,不讲究细节量化等的问题,自然也都是老问题。
根据河南的一些情况,我们发现,普遍性在减少刺孔次数,而指望通过增大刺孔针的直径去解决问题。其次,明明知道使用保水膜袋越夏困难,但总是希望不通过水分管理就把菇出好,结果顾此失彼。这些都是基于懒惰的错误。
注水就更加荒唐了,我在平泉柳溪看到一户农民家的棒子注水明显偏重,同时又发现有的棒子显然又偏轻了,跟他们说要注意,农民的回答很无奈,说人家那些做工的还嫌给咱家做事太麻烦呢,别家都很随便。这说明粗劣管理不仅不是个别问题,而是具有相当大比例的群众基础了。
山西万荣每年都要搞一次大户菇农的总结评比,结果,在相同价格的情况下,排名前十的盈利农户单棒产值相差2元以上是司空见惯,这还不包括那些做得不好不能进入遴选范围的。
在技术服务的范围里,许多自以为水平不低的技术员,结果不佳,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这个不能正确理解后期管理的真谛的老毛病。
很多年前,黄毅老师说过一句“与菇对话”,这个后段管理的经典总结,但如果走入那些农户家里,你会发现,有时候他们不光是不会“与菇对话”,而且会对自己的菇“拒绝理睬”。
2017年,在山西万荣,我们遇到一位菇农,怪罪生产菌棒的老板给他的棒子不好,许多棒子不出菇,菇少而且小,由于双方我都熟悉,他们请我过去看,结果发现菌棒普遍也是明显注水过重。他解释说因为不出菇,所以又注水催了一次。他以为出菇是靠注水催出来的,我也是醉了。令我们意想不到的,是在棚的一端,一个有开口的地方,也是他们的菌棒,有很大一片出的非常好。显然,这是因为那个地方通风良好,菌棒失水快些,当失水达到合适程度的时候,就出了,而且因为成熟度好,营养积累多,菇长得比别的正常管理地方的还要好。
我对他说,你为什么不看看这一片,然后想想为什么呢?如果你想到了是因为通风的关系,那么整个棚都加强通风管理,不就没这么些争论了么?然而,他就这么视而不见,当然,次年他去另一个地方做了,结果仍旧不好,现在他已经离开这个行业了。

(待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