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兆光: 怎能妄称只有儒家代表中国传统? | 文化纵横

✪ 葛兆光 |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

导读】“我们是谁”,是事关民族与国家认同的重要命题。亨廷顿的同名作品给出了一个“我们是谁”的美国答案。很多人也在问,作为中国人,“我们是谁”?

葛兆光教授认为,历史基础固然重要,但仅仅依靠历史的源远流长,并不足以证明“我们是谁”。作为中国人的“我们”,从来不是单一化的,而是高度混融和杂多的。正因为接纳了多元文化与区域要素,中华文明才成其丰富,而其中真正起到维系和凝聚作用的,是共同信赖和分享的文化和制度。一直以来,我们不断追问“我们从哪里来”,注重追寻自我与民族的血缘根脉,但这恰恰忽略了民族认同背后的文化和制度因素。他深感如今人们内心那些共同信赖的基础并不坚固,因此,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追问我们从哪里来,更要追问我们如何才能获得精神与思想上的安全感和亲切感。而精神认同才是真正的“吾心安处”。

本文原载《信睿》2011年第9期,原题为《不要只问我从哪里来》,仅代表作者观点,供诸君思考。

不要只问我从哪里来

“我们是谁”?还是“谁是我们”?
“我们是谁?”
这本是塞缪尔·亨廷顿一本书的书名。从我这个研究历史的人听来,这大概是要讨论中国人的“来源”,我们的祖先是“谁”,我们身上流淌的是谁的血脉?不过,如果把这一问反过来说“谁是我们?”也许意思就反转过来,成了追问中国人的“认同”,就是什么人可以成为“我们”,什么人能够被我们承认为同一文化传统中人?
我曾经多次提到日本加藤周一的《杂种文化》,在普遍相信“万世一系”的纯粹历史,普遍自豪大和民族的语言一致、文化一致的东瀛,他居然敢说,日本文化、甚至日本民族不过是“杂种”,很让人肃然起敬。倒是如今的国人,对“杂种”似乎依然忌讳,尽管当年“古史辨”已经为重建历史,瓦解了传说时代的种种神话,但为了重拾自信,还是要证明自己文化“源远流长”和民族“渊源有自”。一句“三皇五帝到如今”,地方上又是建炎帝陵、黄帝陵,还得要级别够高的官员出来,向原本子虚乌有的“先祖”焚香祭拜。现在不止是炎帝、黄帝,还有女娲,也许将来这份越来越长的祭祀名单上,还得加上颛顼或者蚩尤。
“我们”实际上具有混融性
尽管“起源传说”很重要,每个传统都会为新人讲述“好久好久以前……”,告诉他们“过去的故事”,让他们知道“我们是谁”,我们和谁“血浓于水”,我们会有哪些“同祖同宗”的伙伴。但是,实际的传统却常常就像一条河,上游汇入百川,中游携泥带沙,到下游才宏大恣肆,滋养整个流域,甚或冲积成洲扩大疆土
你在长江下游取一瓢饮,这一瓢水可能已汇入青藏之水、巴蜀之水、澧沅之水。前段时间,我曾应一家报纸的邀请,写文章讨论思想传统,我就说,就算孔子韦编三绝学富五车,单靠儒家一脉单传支撑不起文化中国这片天。南朝人宗炳就说,周公、孔子两位老人家没出过国,没有见过独目三首、马闲狗蹄、穿胸旁口的人,没有见过不灰之木、不热之火、火浣之布、切玉之刀,也没有见过西羌、鲜卑、林邑、庸蜀的异俗,“周孔之述,盖于蛮触之域”,怎么可以说儒家就一家独大地代表了中国传统,它就是一脉单传地来自孔子的精髓,它就已经穷尽知识世界,后人只需要吃“现成饭”呢?所以中国传统里面才有佛教,有祆教、摩尼教以及景教,也刺激出了中国的一个道教。
文化如此,族群亦如此。现在的人对汉、唐有无限自豪,恰恰在汉、唐之间胡汉大混融。“三十六国九十九姓”,随着北魏南迁便成了“河南之民”,随北周入关中便成了“京兆人”。隋唐两代的首都长安,好多居民就是“胡种”,据说城里卖珠宝、耍杂艺、传异教的波斯人就好几十万口。说来也无奈,古代经典里面虽然一再说,“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其性也,不可推移”,中國和“夷、蠻、戎、狄”最好井水不犯河水。可事实上“中国”仍不免是“杂种”天下。就说唐代罢,不要说李白“生于西域,不生于中国”,就连刘禹锡也是匈奴人种,元稹也是鲜卑后裔,更不要说当皇上的李家了,身世本来混沌,就算他们“仅就男系论固一纯粹之汉人”,但经过通婚血缘已经杂糅胡汉,所以历史学家陈寅恪说,他们是“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文化纵横B站栏目全新上线

长按二维码观赏更多深度有趣视频

陈寅恪先生说得是。不止是唐代,宋代也一样,经历了种种异族藩镇和武人在中原的交错从横,经历了各色民族首领先后执政的五代,宋代再强调华夷之大防,很多或明或暗的血统和风俗也还是草蛇灰线地潜入汉族中国,就连大书法家米芾,据说前世便是来自西域的外国人,偏偏他玩儿的是最中国的书法艺术。和陈寅恪并称二陈的另一历史学家陈垣先生写过《元西域人华化考》,说的是蒙元时期好多西域人渐渐融入中国,学了汉家文化,不过,那时也有好多汉人经过通婚与交流,身上也融入了外国人的血脉。反过来,蒙元并不长的一朝里,好多汉族人倒也融入了蒙古,他们不光“辫发椎髻”穿了胡服,也不光“易其姓字为胡名,习胡语”,而且还学了蒙古人的习俗“弟收兄妻,子承父妾”,害得明太祖朱元璋刚刚当皇帝三十八天,就急急忙忙下诏书要移风易俗,“其辫发椎髻,胡服胡语胡姓一切禁止”。
可是,明朝之后是清朝,又一个不是汉族人的天下。
“我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何而来?
无法查遍每个人的血统,也无法检验所有人的基因,你不能奢望确知今天的中国人有没有楼兰美人的基因,有没有匈奴、鲜卑、高丽甚至罗马(想想甘肃那个罗马军团的传说)的血缘。也许,当我们追问“谁是我们”的时候,倒可以不必过度追寻血缘,“认同”的基础在文化,钱穆先生早就说过,“中国”不是一个国家,更是一个文化
“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这话看上去突兀,细细想却有趣,或许这一方面是夫子对诸夏过于自信,或许另一方面也因为他把国家秩序建立在文化上而不是制度上。其实就是儒家也承认,如果礼乐遵从中国,那个地方就是中国,如果风俗全是蛮夷,那么即使地方在中国,也只是蛮夷而已。所以孔子才能接受流亡海外,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犹记得以前一句相当流行的话,“工人阶级无祖国”,但只要听到《国际歌》就能够找到祖国,这让我想起苏东坡的“吾心安处是故乡”,给你安全感的“祖国”是“吾心安处”,而“吾心安处”就是现在时髦理论里的Culture Identity,文化认同与文化归属
文化认同与文化归属有三个要素,首先,你得承认这些人曾经有一个共同的历史渊源和文化传统;其次,你要承认这些人现在与“其他人”是不同的,不同的地方不是人种差异,更重要的是文化差异;最后,这些人相信彼此共享一些价值,相信将来要走一个共同的道路,所以要在这条道路上会同舟共济。

这里说的是过去、现在、未来三个面向,所以仅仅靠共同的历史渊源以及共同的肤色、语言、风俗,并不能简单地提供认同与归属,“认同”并不仅仅依赖于外在的族群特征,而依赖于什么可以是他们共同信赖的“文化”以及它所形塑的制度,这种文化与制度是否能够使他们安心,恐怕这才是最重要的。

(点击上图读解《文化纵横》2月新刊)

这种让他们安心的东西,一方面是历史,通过无数时代,纠纠缠缠地凑到一起,形成深入内心的文化,一方面是现实,经由种种观察,反复比较后成为共识,铸成共同依赖的制度。可麻烦的是,除了汉语、孔子之外,仅仅依赖炎帝或者黄帝祭祀?仅仅靠春节的舞狮和联欢?仅仅凭着念诵两句“学而时习之”或供上“天地君亲师”?“黄皮肤黑头发”的人们就自然归属到“炎黄子孙”来了吗?我深感如今我们内心中那些“共同的”、“信赖的”基础并不坚固。
亨廷顿(Samuel P. Huntington)在姓社和姓资的两大阵营冷战结束后,曾看到“文明的冲突”,而“文明的冲突”的核心就是“宗教”。也许,他有西方立场或者什么别的意图,也许他是后冷战时期报忧不报喜的“乌鸦嘴”,不过他让我们注意到,引起冲突的绝对信念和唯一信仰来自宗教,给人认同的巨大安慰与群体归属也来自宗教。尽管他沿袭汤因比(Arnold J.Toynbee)把中国也看成是人类七大文明之一,但是,缺乏强烈宗教性内核的中国文明,怎样才能像具有强烈甚至激烈的基督教信仰或伊斯兰信仰内核的“西方文明”与“穆斯林文明”那样,把各种各样、分布在世界的“人”凝聚在一个文化和制度的基础上,使“他们”形成“我们”的亲切感?
除了提供历史上“我们”的“共同起源”,谁来提供“现实”中的安全感与亲切感,让我们觉得是“我们”,并且让更多的人觉得,应当认同和归属“我们”?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
这是一首曾经很流行的歌,里面有一种漂泊感。现在,有人用“离散”来形容这种悲凉,那么什么才能使人感到“归来”的温暖?古代中国常说“归”,田园将芜胡不归,归园田居,少小离家老大归,那个“归”字里,有说不完的意义,并不只是秋风鲈鱼莼菜,要有“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那种温暖的家,才能唤来“风雪夜归人”,让他们成为“我们”,所以“认同”换个说法可以叫“归属”。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需要问的倒是,什么让人安心,什么让这块土地成为“家园”,什么使人“归来”,最终“他们”成为“我们”
(0)

相关推荐

  • 张晓兰:在哈佛听讲座

    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我有幸参加了国家留学基金委-哈佛大学文理学院联合培养博士后项目,在哈佛学习了一年.在这一年短暂而珍贵的时光里,除了埋头于哈佛大学宏伟而奢华的Widener图书馆里如醉如 ...

  • 赵吉惠:论儒学既是哲学又是道德宗教

    论儒学既是哲学又是道德宗教 赵吉惠 儒学是在继承.发挥殷周礼仪文化的基础上,由孔子创立.孔孟发挥的政治伦理文化,包含丰富的人生哲学与道德哲学,其要旨是对人的关照,是对人的生命价值的探究,是对人生的终极 ...

  • 关公文化的儒学价值观

    在中华传统文化体系中,有两位圣人,堪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经纬,即:文圣人孔子和武圣人关公.孔子以思想言论传世,关公以道德实践立身.两位圣人,一文一武,一柔一刚,交相辉映,光明朗照,共同为中华儿女提供思想上 ...

  • 胡洪侠|要成事,先成“士”

    余英时先生的书,我最早读的是那本<士与中国文化>.那时候并不十分清楚余英时是谁,买那本书是因为它是一套丛书中的一本.早忘了那丛书的名字,刚上网查了,叫"中国文化史丛书" ...

  • 对中华文化影响最为深远的:东方三圣人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早在先秦,就出现百家争鸣的繁盛景象.汉代以后,道家和儒家在诸子百家中脱颖而出,与外来的佛教并存.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儒释道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西方学者眼中,如 ...

  • #诸子百家 02 孔子与儒家学派 #传统文化 #国学 #教育 #小学语文

    #诸子百家 02 孔子与儒家学派 #传统文化 #国学 #教育 #小学语文

  • 葛兆光:怎能妄称只有儒家代表中国传统?

    [导读]"我们是谁",是事关民族与国家认同的重要命题.亨廷顿的同名作品给出了一个"我们是谁"的美国答案.很多人也在问,作为中国人,"我们是谁" ...

  • 复旦教授葛兆光:中国文化的五大特点

    葛兆光,曾任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现为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院长.历史系教授 01  中国文化典型的五个特点 什么才是典型的中国文化? 换句话说,即中国文化的特点--什么在中国比较明显.在外国不太明显?什么 ...

  • 葛兆光:什么才是好的学术书

    谈"什么才是好的学术书",我谈的范围没有那么广,只是一个大学里的学者尤其是历史学学者从学术史角度的观察.我想从学术史的角度来谈一谈在一个时代什么才是好的学术书,从学术史的行情来谈一 ...

  • 复旦大学葛兆光教授,讲禅宗

    复旦大学葛兆光教授,讲禅宗

  • 读葛兆光先生的《汉字的魔方》

    <汉字的魔方>是葛兆光先生从语言的角度来审视中国古典诗歌而写成的一本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学札记.为什么用魔方这个词语?他这样说:"用匈牙利人发明的'魔方'来比你中国古典诗歌实在是出于 ...

  • 读文||葛兆光:最是文人不自由

    本文来源:活字文化 本文转自:语言春秋 葛兆光,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研究生毕业,曾任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现为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院长,历史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中国宗教史.思想史和文化史.著有&l ...

  • 复旦大学葛兆光教授2017年在北京大学的精彩演讲

    复旦大学葛兆光教授2017年在北京大学的精彩演讲

  • 葛兆光东京读书记|“倭国是中华世界的一部分”?读冈田英弘《日本史的诞生》

    文︱葛兆光 2020年的前八个月,我在东京.此前已经到日本多次,总是想抓紧时间查找研究资料,所以忙着看书和写作,无暇四处参访.这次有八个月时间,不免就动了"日本走透透"的念头,本打 ...

  • 精选 | 葛兆光微信精品文章集(100篇)

    葛兆光,1950年生于上海,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本科及研究生毕业,曾历任江苏扬州师范学院历史系副教授.北京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现任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及历史系特聘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及东亚的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