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平,拿什么拯救你?(3)

顶风作案的说法有点过头,但逆潮流反动的帽子还是恰如其分。

二、真有人敢“顶风作案”

如果说前面讲是问题比较泛泛,现在我们就开始谈实际问题了。

2016年中央政府一条重要的政策是“去产能”,虽然有点羞羞答答,也算是承认过去的许多做法缺乏宏观概念,相当多的行业出现过剩,导致产业盈利水平严重下滑,食用菌的产能过剩是不争的事实,而且并不限于工厂化菇种。

2015年,香菇这个相对稳定的菇种也出现了严重的量升价跌。4月13日我到西峡双龙镇的香菇市场,那里已经是菇满为患了。在中国,永远不缺乏勇敢自杀的猛士,虽然香菇培植技术较为复杂,但前仆后继不绝如缕。在各种场合,不负责任的行业专家和媒体持续忽悠食用菌“脱贫致富”功能,“短平快”等,形成了宣传层面的普遍性虚假认识,应该是食用菌产能过剩的主要推手。

其实,任何一个新行业,无不会有一个短缺时期,但今天所处的时代,人类制造能力的强大已经相当空前,短缺时期越来越短,手机、电脑等所有新鲜事物无一不是如此,食用菌当然无法例外。

我实在弄不明白,政策要求去产能,阜平却选择了大干快上,所以这个事情应该不是“上峰有令”,而是下边有臭棋篓子撺掇出来的歪招。

领导人常常沦为被骗对象,毕竟人家也不是万能的,遇到一堆屎参谋,提供些假信息,推荐些伪专家,领导是架不住的。而一旦事情被强行推上去后,就挂上了政治正确的通行证,这个时候,就很难刹车了。

阜平香菇大跃进,估么着就是这样的事情。幸好我看到河北有两位我很尊敬的专业人士没有卷进去,这就是杨国良和王立安两位教授。4月10日这天,王立安教授去了平泉,和我擦肩而过,而且他要去的那个联系人也是我的朋友。而4月24日在合肥,我则有幸见到杨国良先生,并做了短暂交流。

可见这种事情是有很多人和我所见略同的,阜平这样搞法子,正常人是有所不为的,何况,这个与正确政策作对的事情,如果没有官面上的支持,谁敢?

但我认为,正经八百也没谁敢与政策唱反调,说说可以,做下去则早晚要现原形,因此这个事请的出现,除了被“扶贫攻坚战”的号角所裹挟之外,相关"专家"的犬儒秉性和无知是关键点。

如果按照他们宣称的规模要达到3亿棒的年规模,有必要说明一下这意味着什么。中国香菇最大的生产县是河南西峡,目前就这个规模,西峡人口47万,环境优越,是天然适合香菇生长的地方。其次为浙江庆元,大约为1-2亿棒,然后是湖北随县,也大约1亿棒多些,但随州有很多大棒(23cm折径),实际投料量可能与庆元不相上下。全国总体规模为15-20亿棒。,如果增加一个阜平规模,将凭空多出15-20%的产能增加量,这还是别人都不增加的前提下计算。

所以阜平香菇如果梦想成真,整个香菇产业则是噩梦降临,雪上加霜,想远一点的话,除非挤垮一部分别人,才会保持得了目前这个价格水平,也就是说,如果阜平不贫了,会有别的地方很多人因而回到贫困,这符合扶贫的原旨么?巨量规模砸一个小行业,这要多么痛恨食用菌行业的人才能干得出来?

阜平香菇大跃进的问题不是一点,而是很多,粗略的说几条吧:

1、气候

2、资源配置

3、市场地位

4、培植模式

5、品种筛选

6、地方行业基础

可以说,除了资金可能不是问题,其他都是问题,而且是大问题。

阜平的跃进,让许多人非常激动,一些有技术名头的假技术人士则蠢蠢欲动,或希望能够分一杯羹,或希望通过这个有点政治性的事情接近一下高层,这些人中有的也和我熟识,就不点名了,大家都留点脸面相见吧!

但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与潮流相悖,是不会有好结果的,用正确的描述就是叫“反动”,阜平的香菇运动,就是一个与科学技术和产业规律的反动。忽悠的层面越高,危害就越大,破坏也越严重。而在今天这个去产能时代,香菇大跃进还意味着经济原则的反动,这就更加有自杀式的意味了。

我习惯讲真话,但即使是习惯讲假话的朋友,讲句真话有那么难吗,讲了真话不会死吧?看着大把的钞票流水般浪费,你可以不心疼(反正不是你的),但看着被折腾的菇农们,你总该有点恻隐之心吧!

(待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