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子路使子羔为费宰(11-25)

“学而优则仁”是孔子的一贯主张。子路推荐“子羔为费宰”,违背了孔子的根本原则,因此批评子路“贼夫人之子”。
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
【注释】
子羔:即高柴。
贼:害。
夫人之子:指子羔。
民人:平民和贵族,这是主要用来指代老百姓。
社稷:社,土地神。稷,谷神。社稷指祭祀土地神和谷神的地方,即社稷坛。社坛在东,稷坛在西。古代国都及各地都设立社稷坛,分别由国君和地方长官主祭,故社稷成为国家政权的象征。
恶:憎恶。
佞:强辩、狡辩的人。
【译文】
子路让子羔担任费邑的长官。孔子说:“他的学业还没有完成,这是误人子弟呀。”子路说:“那个地方有老百姓需要治理,有社稷可以施政,这些都是学习,为什么一定要先读书才算学习吗?”孔子说:“所以,我厌恨那种强词夺理的人。”
本篇首章就点名的孔子的主张。孔子认为,“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本章记述的“子路使子羔为费宰”显然违背了孔子的这一主张。
关于“读书”,即指读《诗》《书》《礼》《乐》等圣贤经典,学习这些知识可以修身,然后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当时,在鲁国为官的很多人并不具备很好的学问修养,子路当时便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据说,“子羔为费宰”应是在孔子“堕三都”即公元前498年之后、开始周游列国即公元前497年之前,当时子羔只有24岁。本篇前章孔子还有“柴也鲁”的评价,可见孔子认为不认真读书、学不优而出仕之人,是置其于不利之境地。
子路则认为,可以边做边学,在为政的过程中学习为政,不必非得要事先学习《诗》《书》《礼》《乐》等圣贤经典。现实生活中,学习的途径多种多样,子路的说法有一定道理,但此处是为自己推荐子羔为季氏家臣而狡辩,孔子当然要给予严肃批评。
儒家讲究先求学,然后从政。治理国家、处理大政相当不易,没有足够的学问学识而从政,相当于拿国家大事、百姓民生作试验品,既害人民,又害自身,还会危及到政权稳定。本章与《左传》“子皮欲使尹何为邑”结合起来看,其意就会更加明显。
附:子皮欲使尹何为邑。子产曰:“少,未知可否。”子皮曰:“愿,吾爱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子产曰;“不可。人之爱人,求利之也。今吾子爱人则以政。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伤实多。子之爱人,伤之而已,其谁敢求爱于子?子于郑国,栋也。栋折榱崩,侨将厌焉,敢不尽言?子有美锦,不使人学制焉。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学者制焉。其为美锦,不亦多乎?侨闻学而后入政,未闻以政学者也。若果行此,必有所害。譬如田猎,射御贯,则能获禽;若未尝登车射御,则败绩厌覆是惧,何暇思获?”子皮曰:“善哉!虎不敏。吾闻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我,小人也。衣服附在吾身,我知而慎之;大官、大邑,所以庇身也,我远而慢之。微子之言,吾不知也。他日我曰:'子为郑国,我为吾家,以庇焉,其可也。’今而后知不足。自今请虽吾家,听子而行。”子产曰:“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吾岂敢谓子面如吾面乎?抑心所谓危,亦以告也。”子皮以为忠,故委政焉。子产是以能为郑国。
译文:子皮想让尹何治理一个采邑。子产说:“尹何年轻,不知能否胜任。”子皮说:“这个人忠厚谨慎,我喜爱他,他一定不会背叛我的。让他到那里学习一下,就会更加懂得治理政事的方法。”子产说:“不行。一个人假如真正喜爱别人,那就应该让他得到好处。现在您喜爱别人,就想让他来管理政事,这就如同让一个还不会拿刀的人去割肉一样,多半会割伤自己。您的所谓爱人,只不过是伤害人家罢了,那么以后谁还敢求得您的喜爱呢?您在郑国如同房屋的栋梁,栋梁折断了,屋椽自然要崩塌,我也会被压在屋子底下,因此怎敢不把自己的全部想法说出来呢!譬如您有一块美丽的锦缎,您一定不肯让人用它来练习剪裁衣服。担任大官、治理大邑,这些都是人们身家性命之所寄托,却让一个正在学习的人来担当。大官大邑与美丽的锦缎相比,不是更加贵重吗?我只听说过学好了然后才去管理政事,没听说过就用治理政事的方式来让他学习的。如果真这么做,一定会受到危害。比方打猎吧,射箭、驾车这一套练熟了,才能猎获禽兽;假若从来就没有登过车、射过箭和驾过车,总是为翻车发生事故(翻车压死)而提心吊胆,那么,哪里还顾得上猎获禽兽呢?”子皮说:“太好了!我这个人很笨。我听说过,君子总是努力使自己懂得那些重大的遥远的事情,小人总是使自己懂得那些微小的眼前的事情。我是个小人啊!衣服穿在我身上,我是知道加以爱惜的;大官、大邑,这是身家性命之所寄托,我却认为是遥远的事情而忽视它。假如没有您这番话,我是不会懂得这个道理的。从前我说过:'您治理郑国,我治理我的封地,在您的庇荫之下,还是可以把封地治理好的。’从现在起才知道,这样做还是不够的。从今以后我请您允许,就是治理我的封地,也要听您的意见行事。”子产说:“人心的不同,就像人的面貌一样。我怎敢说您的面貌同我的一样呢?不过我心里认为危险的事情,还是要奉告的。”子皮认为子产非常忠实,所以就把郑国的政事委托给他。子产因此才能治理郑国。
(0)

相关推荐